南方建筑,2021(3):
图1大岭村总平面图
于受到土地资源限制,具有规模小、分布分散的特征[7]166。在山水皆备的地区,人们倾向于选择背山面水的地段营造聚落。聚落通常筑于山脚,既能利用山体阻挡冬季寒风侵袭,又能便利地用水资源作舟船交通之用,还能迎来夏季凉风,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这种后枕主山、前临溪水,居中选址、负阴抱阳的选址模式符合传统聚落“枕山、环水、面屏”的理想环境模式,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利用自然条件创造舒适环境的生态智慧。  如广州番禺大岭村,背靠菩山,玉带河环绕村前,各式民居有序地排列在山水之间,河流前布置有各式农田耕地、鱼塘,形成“山-水-村-田”的空间格局(图1)。这种山水环抱的景观环境同时符合典型的生态循环小气候,利于动植物生长,使得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环境就此
塱头村建于临水高地上,既可免除水患,又能方便取水;利用高地建屋,不占用周边低洼的鱼塘及农田,合理利用了土地。聚落西面和生态林之间,有大片耕地,满足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人们自给自足的生产需求。1.1.3平原水网型传统聚落
  河网密布的冲积平原具备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特征,在以水运为主的时代早已成为商业重地,但不能忽略的是密集的河道水系也会产生重大的洪灾隐患。因此人们选址尽量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地基稳定、大农业生产体系最具代表性。1.2.1改造自然、促进循环的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模式是是围田区先民为解决水患与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长期探索创造出来的洼地利用方式,因在塘基上分类种植桑树、甘蔗、果树三种作物而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以及果基鱼塘。基塘农业体系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学原理,一方面将渍水地就势深挖成塘,可有效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另一方面将挖出的泥土堆积在四周成为塘基,显著地增加了可耕作的土地面积,衍生出了鱼塘养殖业。整套体系既改造了自然环境, 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体现了顺应与改造自然、趋利避害发展农业的智慧。在生产模式上,基塘农业利用生物间互惠共生的关系形成了循环发展模式,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功能[14]。其中以桑基鱼塘最为典型:塘基种桑树、塘里养鱼,桑叶可饲蚕、鱼可食塘沙、猪可食蚕蛹,鱼池里的塘泥又为桑树的生长提供了肥料,蚕茧加工后可进行售卖(图4)。养猪业互相依托,互相促进,形成水陆互动、良性循环的生产体系,蕴含着人们“顺天时,量地利,用地、人、稼”统一和谐的生态智慧。茧
茧桑
丝桑叶
养蚕塘泥
肥桑
桑叶
养蚕
深沟间作农作物深沟间作农作物抑制杂草,改良土壤
抑制杂草,改良土壤
畦面调整了作物与地下水位间距离
不同生境的植物以空间互补的方式
利用阳光、养分和水分
田边高大乔木阻挡强风
田边高大乔木阻挡强风
塘泥
塘泥
肥桑
245
3
种生产方式,如小洲村中果园在畦面种有荔枝、香蕉等旱作果树,果树行间根据不同时节种植有各类蔬菜、豆类作物,这样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农田的空间与地力,增加了收获的次数,极大提升了效益。从防控灾害的角度分析,间作农作物也起到了抑制杂草生长, 增加土壤有机质, 起到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结构的效果。农田外边缘往往还成排栽种有小叶榕、蒲葵等高大乔木来阻挡强风暴雨,削弱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伤害。种种措施展现出农业生产过程中灵活利用天时地利、及时防控灾害的朴素的生态智慧。
2“安身立命”的中观场所
  所谓“安身立命”指的是生活有着落,精神有寄托的状态。其中“安身”就是下来进行生产生活,即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需求能够被功能性场所满足;“立命”体现了人们高效组织空间的智慧。
  河涌水巷则是沟通聚落内外的主要交通路径,聚落
内沿河涌水道的带状空间往往形成一个个发达的对外商手拉手地球村
业区。如小洲村内的登瀛古码头,垂直于码头依次设置
各式商铺,形成了功能丰富的对外通道。除带状空间外,
水岸交接之处往往设置河埠,河埠一般由整齐的麻石叠
砌而成,是连系河道与住宅、街道的节点空间[16]。在聚
落生活中,它是平日人们取水的主要场所,也是供人们
上下船舶、停放船只的码头(图7)。在水陆之间,一个
个过渡空间被创造,虽然狭小,但具有同时归属水、陆
的双重属性,使河岸的分界意义被模糊,用较少的“笔墨”
便实现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智慧。
2.1.2生活场所景观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围田区传
统聚落的生活场所多围水而建。村前常布局有风水塘,
不同于客家聚落,围田区传统聚落的风水塘并不严格
图6梳式布局示意图
图7逢简村河埠图
图8松塘村开阔水塘
图9大岭村榕荫广场
6789
10
护农田(图10)。堤围的修建常伴随间窦的设置,闸窦是一种低水头的构筑物,能够调节水位、控制流
量,解决排水、防洪、灌概问题。两者相结合不仅能防御洪水,还能起到引水灌概、排出积水的效果[19]。此外,堤围还具有独特的景观潜力,当前围田区不少传统聚落通过环境整治手段,把堤围打造成一条条“水清岸绿”的亲水绿道。
2.2立命——精神性场所
  围田区传统聚落的精神性场所主要包括祭祀场所和水口景观,它们一方面是聚落举办流行与传统文化活动的场地,另一方面凝聚了千百年来村民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保存了集体记忆,是居民共同观念的体现。
2.2.1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场所
  由于对自然现象认知能力的不足,围田区先民们过去往往以祭祀神仙的形式寄托对风调雨顺的期盼,在景观的角度则表现为聚落内丰富的寺庙建筑和祭拜设施,一起,起到了维系感情纽带的作用。此外,不少传统聚落会把水口改造成为小型的水利工程设施,在水口周围垒筑堤坝以抬高水口的水位,通过相应的设备带动水流,从水口引水入村,方便居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起到带动村子内小范围气候的调节。可见,水口园林在承聚落精神性活动的同时,也与居民日常活动以及生产生活需求紧密结合,体现了围田区先民的实用主义精神以及活用场地,实现多种功能的智慧。
3“心安理得”的微观空间
  与宏观的聚落环境、中观的开放性场所相对应,人们的生产生活还需要私密或半私密的居住空间,这便是微观的景观环境。微观的景观环境蕴含的是一种“心安理得”的生态智慧,即指居住的空间能顺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化解不利因素,创造悠然自得的居住体验,具体可表现在庭院空间以及民居建筑两个方面。
图10堤围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小洲村内祭祀场所
图12大岭村水口景观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