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就是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品味语言,就是指对文章语言的细心揣摩、辨析与联想,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更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发现它的语言特征。语文课标中也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课标提出的阶段目标中也指出:阅读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阅读教学就应该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精妙。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去玩味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培养。
从哪些方面品味语言:
1、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去鉴赏,包括用词、句式。 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2、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3、从语言风格的角度鉴赏
语言风格举隅:
.自然淡雅,如朱自清,用工笔写意蕴.
         .平和冲淡,如周作人,用淡笔写浓情。
         .苍劲雄健,如鲁迅,刚健之中见哲思。
         .绚丽浓艳,如徐志摩,用诗意写浓情。
         .清婉隽永,如冰心,用婉笔抒写柔情。
         .形象含蓄,如茅盾,用形象表达主旨
      4、从语体的角度鉴赏 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
      5、从情感的角度鉴赏 要善于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来的感情,或含蓄,或直露;或奔放,或细腻等。善于分析品味景中情、事中情、理中情等。
      示例:评《春》的语言特━━━清新、隽永、警策
朱自清的《春》之所以漂亮动人,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善于运用朴实、隽永的语句,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好懂,从修辞上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之后,节奏明快,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写春风拂面,说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藉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特点。语言富有表现力,具有的是一种朴素的美,平常之中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最后,作者禁不住对春天引吭高歌了: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
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个结尾奇崛,警策。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画卷之后,纵情地对春天予以赞美,进一步揭示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上点引学生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规律,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是一个广泛思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
一、咀嚼法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语言文字的品味,要,要细细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比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一句看似语义矛盾,要引领学生细细咀嚼似乎确凿。这一对词语放在一起,正表明了百草园过去与现在的矛盾。过去的百草园并不只有一些野草,还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可以玩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确实是我的乐园。但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园中儿时所有东西的印象都已经淡薄,所以它已不再是我的乐园。
二、比较品味法
比较,才能鉴别。这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语言品味中,最适宜比较法,以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之功效,具体做法有:
1.添加与原文相比
如《杏儿熟了》一课中写过路人羡慕杏树上杏子长得好的话:呵,好杏儿呀!教者可设计将其增改为:呵,树上结满了好杏儿呀!让学生比较哪句更好。学生反复品读后,觉得原句是过路人看到满树的黄澄澄的杏儿情不自禁地发出的由衷的赞叹;而增改后的话虽然完整却是显得做作,不如原句亲切、简洁、传神,从中得到了语言形式美的熏陶。
2.删减与原文相比
如《千里跃进大别山》中描述刘邓首长亲临前线指挥的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写道:只见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由纵队首长陪同,大步走了过来。细细品味 大步去掉好吗?学生略作思考后认为不好,因为此时刘邓大军正面临着敌军前堵后追、船毁水深的窘迫局势,大步正形象地反映了刘邓首长内心的焦虑。其间 大步走换成行吗?可以在讲台上分别做了匆匆跑过
和大步疾行的动作:,虽然也能体现出当时的心情,但有失镇静感;而大步走则是紧迫之中透着沉稳练达,正显示出刘邓首长久经战场、胸有韬略、稳步前进的大将风范。
3.调换与原文相比
调换,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语序,或改换其标点、词句、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语言的妙处。如教《春》一文,读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嫩嫩的,绿绿的这两个词语提到句首修饰小草好不好呢?偷偷地能不能换成暗暗地呢?让学生品读、推敲、切磋,领悟到:如果按照语法常规表达,这句话应说成嫩绿的小草不知不觉地从土里长出来,而课文中的句子修饰语后置,或者说修饰语独立为另外分句的谓语,使长句化短,更加口语化、情趣化,同时也突出了后置成分:嫩嫩的,指质地;绿绿的,指颜,表明生命力旺盛。草,植物名词,习惯上用搭配,这儿用,表示自主的、有意识的动作,健壮有力。偷偷地一般用来写人的,说小草偷偷地钻出来,是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构成了修辞上的比拟,从而将春天的小草人物化,描画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抒发了作者的兴奋和赞美之情。
4.前后改动与原文相比
如教《金花》,引导学生品味: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两个句子,先变换句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然后细细读一读,再和原句比较着读,学生领悟到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着急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此时教者紧接着问道:如果语序不变,将原文第一句句末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第二句句末的句号也改为感叹号,好不好?一致认为不能换。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应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原文第二句改为感叹号,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她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自己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语言品味,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形象,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深深情意。
三、情境体悟法
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特有的情境氛围下,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联想或想象活跃,美读的兴趣更浓,情味更突出。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境
如教《小珊迪》一课,首先让学生听诵读录音,绘声绘的诵读将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他们似乎看到一个穿着破衣服、打着赤脚、脚冻得又青又红的可怜的孩子,在街上乞求人们买火柴;似乎听到了小珊迪乞求那位先生的话语。他们的同情之感油然而生。接着,教者让学生默读深思、分角诵读,诵读最能揭示小珊迪美好品质的句段。当读到小珊迪被马车碰伤了,就要死了,临死前还让弟弟来还钱还挂念着弟弟这部分内容时,学生都是不禁潸然泪下。学生已入境入情了,感情的潮水奔涌着,一个可怜、可爱、可赞的小珊迪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再让学生带着对小珊迪的同情、赞扬的炽热的感情来诵读全文。小珊迪那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
2.运用图画展示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
  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可利用图画的展示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理解语言,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如教《月光曲》中皮鞋匠听琴声后产生联想的一段时,可巧用两个具体形象的画面:第一个画面向学生展示浩月东升微波粼粼的景象;第二个画面是风起浪涌的景象。画面使学生面对鲜明而生动的物象,情感受到触动。然后,
让学生通过理解微波粼粼等词语,想象出第一幅画面的美与静;通过理解刮起卷起涌过来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出第二幅画面由静到动的变化。学生看着具体形象的画面,很快就理解了词语,并进一步理解了课文内容。
3.运用音乐表达的内容创设情境
音乐富有优美的旋律,很容易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将他们的情感带入某种境界之中。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可以激起学生的情感,有利于深入理解、品赏课文语言,把握韵味。如《草原》一课的第一段,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草原一碧千里,满目绿,与天相接,那翠绿的颜仿佛一直流入天边,这草原的景,让人看也看不够。还可以出示一幅草原景图,让学生看着图画,听配乐朗读。美丽的图画、悠扬的音乐、优美的文字,把学生带入那秀美、迷人的草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得积极、学得投入。
4.运用恰当的提问和点拨创设情境
文章的重点段落主要词语最能展示人物性格和思想品德,最能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因此,
导读时得注意运用提问和点拨来营造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文章旨意。如教《月光曲》一课的第三段,设疑:贝多芬出于对穷兄妹的同情走进了茅屋,他看到了什么?这一举动说明了什么? 作为当时一名著名的音乐家,他能走进这间凄清的茅屋,是多么不简单啊!在那个世界上,没有人去同情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有身份的人是不会光临这间茅屋的,而音乐家贝多芬不仅走进来了,他还要为盲姑娘弹奏一曲,这足以表明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关心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