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5篇
疫情期间,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轰动了居家抗疫的世界人民,许多人纷纷被杜甫的情操与诗句感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范文一
记得小学时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颇有深度的作文——《和杜甫对话》,当时我并不了解杜甫,不知道他仕途的坎坷,更不知道他生活上的潦倒困苦,结果文章写得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初中时,课本里又有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当时的我已经开始喜欢诗歌了。不过喜欢的大多是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不喜欢深究诗歌的思想内涵。对于杜甫,我常常拿他和李白比较,觉得他们虽然都是同时代的诗人,但杜甫的诗句太沉重,不像李白的诗,读起来那么豪放有气势,语句那么欢快激昂,像是一幅幅焕发光彩的油画。大唐,在我看来是那么的富有、繁华和美丽,而这一切都是缘于大多数唐诗中的描写,但杜甫的诗却是个例外,他象是个画艺高超的画家,在明艳的宣纸上铺开大块大块的淡墨,浓重而阴郁。
上了高中,又学了不少杜甫的诗,由于对每首诗写作背景的了解,杜甫的形象在我心中渐渐清晰起来。如果说李白是满腹才华不得施展,那么杜甫就更是怀才不遇。因为李白好歹还得过玄宗皇帝的赏识,而杜甫只是作了几天时间极短的小官,一生从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使他“致君尧舜上,再 使 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但他却在自己的穷困潦倒时,还关心国家存亡、百姓疾苦。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我彻底折服。他没有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和“五花马,千金裘”的小资,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那样的经济能力,更多的是他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生活,不似李白那样买醉解愁。他是一个活得很清醒的现实主义者。
一次,在一本诗句解析的书中,偶尔读到了关于杜甫的故事,最后写到,杜甫晚年没有了严武的接济,连草堂都住不起了,仅有一条小船漂泊江上。有个县令知道杜甫的诗名,给杜甫送去白酒牛肉,好多天没吃饭的杜甫吃得太多,结果腹胀而死。
读到此处,我不仅潸然泪下。李白因醉酒坠河而死,孟浩然因食鲜犯病而死,同样都是唐代的大文学家,杜甫却和他们不同命。但即便是这样,杜甫的死也比那些死后都要用山珍海味来祭奠的人高尚得多。
杜甫的一生,都在承受命运的悲苦,但正是因为他没有像其他文人一样得到朝廷重用,才使他有可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才让他从穷困潦倒中看到了社会的本质,体味到了百姓的疾苦。他的心,不仅包容了国家,还包容了天下苍生。
月夜里,如果你在读唐宋诗集,请忘却那些才子佳人、金殿玉阁和太平盛世,向最真诚的杜甫送去千年之后的问候。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范文二
当国家、民族处于存亡危急之秋,我们会想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当世道黑暗、生灵涂炭之时,我们会想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势,“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壮阔,以及“出师未捷身先死”之遗憾,“万里悲秋常作客”之凄凉,《兵车行》、“三吏”、“三别”之刺世……带给人思绪上的联想,情感上的共鸣,真是太多,太深了。
从杜甫的诗中,我读出了人生,感悟到个人与国家兴亡的关联;也从诗人起伏的人生经历中读出诗的意境及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我十分认同人们对杜甫的评价:杜甫是永远属于广大人民的诗人,他永远与我们同在。我愿追随古人,从书中去感受那常留天地间的千古绝唱!
一.浪迹丰草长林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一直是把“立德、立言、立功”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士人的理想。而受儒家教育和家庭传统的影响,杜甫从小告诫自己“不敢违仁”。这并非是他年轻时一时进取心的表现,而是他整个一生的道德追求和人生理想。杜甫之所以成为杜甫,在于他一生嫉恶如仇,对普通大众怀有深厚的仁爱之情,正如他自称“嫉恶怀刚肠”、“穷年忧黎元”。
决定一个诗人成长的因素很多,社会文化环境即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幼年的杜甫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书习字,写诗作文。加之杜甫早年生活的时代正好处于唐王朝“开元盛世”时期,因此受到中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例如:舞蹈、歌曲、绘画等。这些优秀的艺术在努力地塑造完美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一次次地唤醒杜甫内心的情感,培养着他的的艺术感受力。这无疑对杜甫日后的诗歌创作有直接影响。
除了艺术熏陶之外,杜甫早年的游历经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非常不一样的人生。
当时,杜甫做知县的父亲还在世,家境还算不错。这使得杜甫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自己出游
杜甫的诗有
和生活费用。他漫游过吴越,到访过齐鲁,放荡于齐赵,徜徉在梁宋;他结交了李白,认识了高适;他参加过科举,虽然这一次失败了,但是他依然怀揣着希望;他憧憬着长安,希望在哪里寻机会大展雄图……此时的杜甫完全还是一位沉浸在盛唐浪漫主义氛围中的翩翩少年,而他后来成为忧国忧民的写实诗人,需经历多么艰难的转变啊!
二.沧桑路悲辛曲
如果唐王朝还是那个盛唐,如果上天再多眷顾他一点点,那么一切又会是怎样的呢?
如果杜甫在向皇帝敬献三大赋之后平步青云,成为“圣上”的肱股大臣,衣食无忧,地位荣誉,也许他除了大作“曲江赐宴”、“河清赋”之类奉承诗外,诸如哀民生之多艰的诗,恐怕无暇无兴趣也无实际体会去写它了。又假如杜甫终生一直处在像开元盛世那样的时代,一派,生活,他不曾看到国家满目疮痍,自己也未受颠沛流离之苦,就不会有那样多的愤懑和苦闷,不会看到那样多辗转沟壑的流民,也就无须为家园、为小民、为国家长声哀号。由此,后人也就不可能读到那千古流传的沉郁的杜诗!因而,我们是否又可以作这般“庆幸”:艰难时势,造就了一代诗圣;人生的不幸、国家的不幸,成就了杜甫在诗坛上的千古盛名。
三.人生和历史的反思
只有真正读过杜诗,读懂了杜甫,才会懂得他的伟大。
三十五岁以后的杜甫,开始踏上他艰辛又悲壮的人生。而我看到的是,即使仕途坎坷、穷困潦倒、病魔缠身、形容憔悴,他依然执着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依然在乱世里不忘国家和生民。
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怀揣着各种愿望和理想,无论是献身于崇高的事业,还是仅仅为了显赫的功名。有的人在自己渐渐谙熟世故中,不知不觉走上了另外一条道,也忘记了自己的少年志向。而另一些人,他们本能的感受生命的成长、成熟、兴盛和衰老,自始自终感受到生命之火在燃烧。他们不愿耗费生命,不愿年华虚度,因此,他们不论成功与失败,始终抱着早年立下的志向,用生命去做值得的事情。杜甫就属于这种执着于少年理想的人。而这也就是杜甫所带给我的最深的感受。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痛苦和不幸中,而如果我们真的遭遇了不幸,那么我们会怎样面对,我们会变成怎样的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要坚持理想和关爱他人。我想,这也正是古人跨越千年的历史,所最能告诉我们的。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观后感范文三
记起清江南织造曹氏四代宦海浮沉,没于曹雪芹。他过着从“粪土金银,弃掷珍馐”到“举家吃粥酒常赊”的生活,于是十年功成《红楼梦》。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代杜甫一生跨开元盛世和中唐乱世,于是在“万方多难”中成就了“诗圣”的大名。曹雪芹和杜甫,二者同样以文学作品填充了命运的落差,创作出至今仍领风骚的文学作品。
杜甫的一生,有两个主要的矛盾推动着他文学与生活的进程,一是他早年入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二是他中年应顺应本性爱民还是帮助统治者削民之间的矛盾。
在作者冯至笔下的唐长安城是整饬、庄严的,然而家家户户红墙映着的已是夕阳。被国家富强之景翳眼的玄宗不知桑门害政,将社稷国运交托于佞臣,便与贵妃纵情声,讽谏受阻,忠者见谪,信者被害,而当时蒙在“盛唐”政治上的便是阴霾。在后来驱使着杜甫诗载民间疾苦的一腔爱国热情、忧国思情在这时只被买买官职前为官之一次又一次的名不副实的选官考试
和越来越窘迫的生活打击着,这说明唐朝在没有破落得要买卖官职前谋官之路就如老鼠洞――见则堵之,也使得他与李白相处时亲睹的其豪放生活与现时入仕无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一边想念着李白,又一边不断予权贵以求官之诗,贫困与事业心注定杜甫无法潇洒。而此时杜甫的诗正如原文所说,“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界的美丽与雄壮”。
杜甫诗风的变化与他人生矛盾乃至唐朝国运的转折在时间上是有重叠的,但是最前者首先起了变化。孔语“四十而不惑”,从杜甫的诗歌之路的选择上看来的确如此。40岁写下的兵车行一诗开始,他诗的国土扩大了,他的现实主义诗歌由受苦受难的百姓填充而越来越入木三分,导致这个变化的是“他由于进仕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饿接触到人民的痛苦”。因为“君子不仕无义”而在入世与出世间拣出前者,又因为这个选择而悟得上述道理进而发生后来文学创作上的改变,看来杜甫本人虽然佛缘不深但他一生的经历总是规规矩矩的循了因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