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6期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35,N o .62019年11月
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
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N o v .2018
ʌ收稿日期ɔ2019G08G28ʌ作者简介ɔ韩春萍(1981-)
,女,甘肃灵台人,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多民族文学与影视研究.
批评家何为  «八论高晓声»的启示
韩春萍
(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㊀710064
)ʌ摘
要ɔ批评家王彬彬通过专业的文本细读重新评价了高晓声作品语言艺术等方面被评论者忽视的成
就.其中,高晓声小说中叙述者的 盘算 心理㊁曲折表达和作品中的鱼水意象是王彬彬的重要发现.本文结合«八论高晓声»和王彬彬的批评观,最后强调了批评家的审美能力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ʌ关
词ɔ高晓声;王彬彬;审美能力;批评家
ʌ中图分类号ɔI 206.7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19)06G0045G05
W h a t i s aC r i t i c :T h e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o f E i g h tE s s a y s o nG a oX i a o s h e n g H A N C h u n Gp i n g
(S c h o o l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A r t a n dC o mm u n i c a t i o n ,C h a n g  a n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710064,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W a n g B i n b i n ,a c r i t i c ,h a s r e Ge v a l u a t e d t h e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n e g l e c t e db y c r i t i c s i n t e r m s o f l a n g u a g e a n d a r t o fG a o
X i a o s h e n g  sw o r k s t h r o u g h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r e a d i n g .A m o n g t h e m ,t h en a r r a t o r  s p s y c h o l o g y o
f c a l c u l a t i o n ,t o r t u o u se x Gp r e s s i o n a n d f i s h Gw a t e r i m a
g e i nG a oX i a o s
h e n g  sw o r k s a r eW a n g B
i n b i n  s i m p o r t a n t d i s c o v e r i e s .C o m b i n e dw i t h E i g
h t E s s a y s o n G a oX i a o s h e n g a n d W a n g B i n b i n  s c r i t i c a l v i e w s ,t h i s p a p e r f i n a l l y e m p h a s i z e s t h e a e s t h e t i c a b i l i t y a n dm e n t a l h e a l t ho f c r i t i c s .
K e y w
o r d s :G a oX i a o s h e n g ;W a n g B i n b i n ;a e s t h e t i c a b i l i t y ;c r i t i c s ㊀㊀著名批评家王彬彬的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研究界独树一帜,最近出版的«八论高晓声»以他的文本细读系统研究了作家高晓声,他的研究缘起于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他在自序中说: 系统地研究了已有的评说㊁研究高晓声的文章,总的感觉是,绝大多数文章谈的都是 思想 ,留意到高晓声语言意识㊁修辞艺术者,少之又少.
如果高晓声本人系统地读了评说㊁研究他的文章,他应该不会很满意. 基于这些问题,王彬彬做了全新的文本细读,其重要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㊁高晓声小说中的 算盘 与 盘算 王彬彬以敏锐的审美直觉听见了高晓声小说中的算盘声,这种精打细算的声音让读者产生一种逼迫感,能够切身体会到小说人物所生活的境况.这种声音正是作品通过数字和账目所形成的
一种叙事声音.王彬彬发现高晓声的这种叙事语言在乡土小说中独一无二,大量的代表金钱的精确数字是每个人都能认同,都能理解的表述方法.这样的语言避免做出个人化的推论和判断,追求冷静,同时形成一种节奏和声音,唤起听众的共鸣.
王彬彬指出在高晓声小说中的叙述者总是以概述㊁诠释和议论,主宰着整个故事,叙事者总是牵着人物走.他认为高晓声的这种叙事手法受到了蒲松龄 聊斋体 的影响.这是非常具有见地的发现.蒲松龄借«聊斋»针砭时弊, 聊斋体 借故事表达观念的叙事方法启发了高晓声,这让他的语言既像 算盘 一样客观㊁精准,又夹杂着叙述者的评判和 盘算 .正因为叙述者的 盘算 ,才会将注意力放在 算盘 之上.王彬彬发现 算账,成了小说的一种结构性因素 .这种隐含的 盘算
的嘀咕声和噼里啪啦的 算盘 声形成了小说的和声,让高晓声小说的句子长短搭配,语言顿挫有致,将当时社会环境下农民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这又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农民心理,它超越了时代背景,
指涉一种功利的文化心理.
二㊁高晓声曲折表达中的揭示与解构
王彬彬指出高晓声是一个有强烈修辞意识的作家,他详细举例分析了高晓声作品中的顺势借意㊁仿用翻造㊁正词歪用㊁歪词正用㊁大词小用以及在数字上的 虚假的精确 等几种修辞手法.比如他分析短篇小说«周华英求职»中的 顺势借意 ,尤其是分析 人口  进口  糊口 ,非常精妙.«周华英求职»小说片段:
结婚以后,再把户口迁过去.那边的公安机关不同意,说是人口密度过高,
不许进口.至于过去以后,是否有厂可
进,更无人点头,看来不能轻举妄动,只
胡延平好暂留娘家,还可以继续在纸盒厂糊盒
糊口.所以第一个孩子是在娘家生的.
王彬彬分析道:
进口 是对 人口 的顺势借意,而 糊口 的意义则既与 人口 ㊁ 进口 关
联,又与 糊盒 关连,或者说 糊口 的
糊 是对 糊盒 之 糊 的顺势借意, 糊
口 的 口 则是对 人口 之 口  进口
之 口 的顺势借意
王彬彬指出这些顺势借意的词虽未背离词典意义,但远比词典意义丰富,它使得像 糊盒糊口 这样的普通词有了格外的表现力,分外有意义.除此之外,他还通过多篇小说举例说明这一遣词造句法在高晓声的小说语言中的普遍,像短篇小说«送田»中有一句 凭周锡林肚里那点墨水,还有什么涂不黑的呢?  墨水 在民间代表文化,暗示肚里一点墨水把什么都能涂黑,这和民间另一句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有异曲同工之妙.古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但是于高晓声只不过是顺势借一 涂 字之意就能让读者产生想象空间.高晓声顺势借意,行云流水,借力打力,他的小说艺术是打太极的中国传统套路.关于这一点,眼拙的评论者恐怕不大容易捕捉到这个 涂 字.在这里,我们发现优秀的批评家和优秀的作家之间往往 棋逢对手难藏行 .微妙的戏仿和翻造词语也是高晓声常用的修辞手法,像 英雄气短,奴隶性长 仿之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 拾得感 仿之 失落感 等等词语,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王彬彬经过细细品鉴,他认为这体现了高晓声对语言的高度敏感,是驱遣语言的能力达到炉火纯青境界的表现.
批评者很少会将小说语言的遣词造句作为分析重点,这大概是受到小说文体成规的暗示,王彬彬却独行于无人去处,重点分析高晓声小说语言的修辞艺术,抓住语言这一根藤蔓带出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这不得不让人叹服他的睿智.因着王彬彬的引领,我发现高晓声作品中这种曲折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他非常微妙的创作心理. 顺势借意 背后是高晓声对于 关系 的深刻洞察,不仅体现了他的一种语言水平,而且也能籍此得以感知五段受难生涯给他带来怎样的心理创伤.高晓声的 正词歪用  歪词正用  大词小用  小词大用 和用词的 虚假的精准 这几种修辞手法的目的都在于解构语词之后的常规概念,促使某些概念的固有框架发生变形.可以想象,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于其他作品的同质化修辞,高晓声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那些牢固的概念所形成的限制性信念就可能因此而逐渐动摇,将人从偏见中带领出来.
三㊁高晓声的鱼水情
审美能力高超的批评家总能从作品的语言艺术探知到意象所代表的潜意识深底.王彬彬八论高晓声,其中一论就是高晓声小说中的鱼水情.从高晓声的散文到小说,作家对鱼对水的感情和它们所代表的意象,仿佛是高晓声作品的一种内核,或者是存在于高晓声这个作家心理中的一种原型意象,一种审美兴奋点,被王彬彬捕捉到了.他认为高晓声是把鱼写得最好的中国作家,没有之一.他发现高晓声总是能从鱼的行为㊁习性悟出某种人生道理.王彬彬以其中的«黑鱼篇»做详细解析,他发现对黑鱼的嫌恶只是表现了高晓声表层的伦理意识,而对黑鱼的敬畏则透漏了高晓声深层的伦理情感.这种深层的伦理情感即是深层的潜意识情感,是一种心理的原型情结.王彬彬对高晓声鱼水情的分析和见解是对高晓声研究
非常重要的贡献,因为通过高晓声的鱼水情我们
能够得以窥见高晓声作品所折射出的双层心理结
构:表层的揭示和深层的和解.看似矛盾的态度
如何统一于一身呢?王彬彬敏锐地指出高晓声 包包扎扎,再戳一个洞 的写作策略.高晓声的作品出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所表现出来的 包
扎意识 在作品中多有体现,但又因为心有不甘,
他会 戳一个洞 ,采用隐秘的表达.要知道像高
晓声这样兼具审美 毒眼 与 毒手 的作家没有多
少,王彬彬借高晓声在小说«糊涂»中对主人公胡
延平的奴性的评说表达了他的悲哀:
二十多年的苦难不是白受的.七十年代末虽然重返文坛了,但渗进骨髓的
奴性和乍暖还寒的气候,使得高晓声重
新握笔时总是小心翼翼,分外注意 分
寸 .他总在提醒自己,要 包包扎扎 ,
要 搞一点模糊 .这当然严重阻碍了他
文学才华的发挥,也阻碍了他更深切地
表现苦难和更深刻地反思历史.
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性情中人㊁一个爱憎分
明的批评家对他所爱惜的作家表现出的深深遗
憾,«八论高晓声»以此定论,后附以 高晓声受难
的五个时期 ,梳理㊁剖析了特殊历史时期苦难对
一个作家的影响.王彬彬通过高晓声的研究,将
我们的思绪引向历史和人性的更深处.
还是让我们再回到高晓声的鱼水情,鱼水意
象分布在高晓声的很多作品中.高晓声以刺虎鱼
比喻李顺大的容貌特征,以 青鱼 为陈焕生起绰
号.如果我们顺着王彬彬的发现再推测一下:高
晓声写水写鱼,观鱼如人,是不是反过来也成立
呢?他同样观人如鱼.以陈焕生的故事来看,这
种推测是成立的.站在更高的视角看世间生命,
人不比鱼高级多少,高晓声的«鱼钓»就写了一个
钓鱼的人刘才宝最终被鱼钓下水而送命的故事.
如前文所述,观鱼如人体现了高晓声的世事洞明㊁
人情通透,是非善恶高晓声心中了了分明;而观人
如鱼的视角却多了一种悲悯,一种理解,一种对永
恒生命力的敬畏.王彬彬认为小说«糊涂»可视作
是高晓声在写自己的心态和遭遇.在这篇小说中
高晓声批判作家胡延平的奴性也正是在审判他自
己.一个知道自己有奴性的人,一个审判着自己
奴性的人,他的心灵何尝没有煎熬?高晓声经历了艰难的挣扎一,方面他需要 包包扎扎 ,一方面
却又审判着自己的良知.历史加诸于个人的这种
心理创伤是需要被疗愈的,对作家来说,疗愈工具
就是文字了,高晓声的鱼水情正是他进行自我疗
愈的反映.正如王彬彬所发现的,高晓声对黑鱼
表现出来的伦理意识与伦理情感之间的矛盾,其
实也可以看作是高晓声对他人的心理矛盾.作家
在人与鱼之间来回切换视角看待世事纷争,以象
征的方式做着 思维换框 .同样面对的是生存环
境中的各种残酷关系,人如何表现,鱼又如何表
现.在视角的切换中,隐喻产生了催眠一般的功
效,它直接和人的潜意识对话,实现了N L P(神经语言程序学)式的 环境换框法 ,从而在一定程度
上缓解了作家的自我攻击.这在作品中就体现为
一种和解,一种对于边界的模糊.行文至此,一声
叹息.
四、重新发现高晓声的启示
王彬彬重新发现高晓声给文学研究者无疑是
一个巨大的启示.高晓声不是唯一被误解的作
家,当今的文学研究界有一个普遍的 装筐 和 贴
标签 的现象.研究者根据作家们的某些共性,把
不同作品装进一个筐,形成一种固定框架,贴上一
个 理论 标签.或者干脆根据西方的某种理论,
将作品视作诠释理论的材料,只要是符合这种理
论的作品全部纳入一个筐,凡是不能用这种办法
处理的作品,一概无视.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 排异 筛选机制,对一些炒作起来的热门作品或被各种研讨会㊁文学奖加冕的作品趋之若鹜,使一些平庸之作炙手可热,却让另一些无名作者的优秀作品失去了被关注的可能.王彬彬对此多次写文批评,在«一个批评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一文中,他说: 再精妙的理论,也只能 套 住作品里的所谓思想观点,却不能 套 住传达这些思想观点的语言.当一个文学鉴赏者,习惯了手持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去 套 作品时,离开了这种理论框架,他就会失语,而当他手持某种理论框架去 套 作品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价值趋同与价值错乱.当一种理论框架只能 套 住某种思想
观点时,所有似乎是表达了这种思想观点的作品,便都具有了同等的价值,这就是价值上的趋同.有的语言或许很精美,有的语言一定很粗糙.但所有
这些差别都被忽略不计.更有甚者,语言很粗糙㊁
文学性极差的作品,还可能得到更高的评价,而语
言精美㊁更富有文学性的作品,获得的评价却更
低.这就是价值上的错乱. 王彬彬发现研究和评
论高晓声的文章基本上研究的都是作品的 思想
观点 ,大概也是因为 思想观点 总容易往所谓 理论 上去套,而传达这些思想观点的语言却很容易被忽略.«八论高晓声»的重新解读足以反证
这种文学研究方法的弊端.不得不说当文学研究
者审美能力令人堪忧时,总是热衷以理论武装自
己,这似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王彬彬强调说, 文学创作者和文学鉴赏者,必须具有同样的基本素质,
这就是:对语言的敏感.一个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平均水平以下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像样的作家的.同样,一个对语言很迟钝的人,一个对语言的感觉不能超过平均水平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文学鉴赏者. 他疾呼: 如果说,一个作家应该像追求真理一样去追求语言,那么,一个批评家就应该像领会真理一样去领会语言. [1]语言是进入文学作品的阶梯,如果不能在审美层面做出细微鉴赏,对作品的优劣没有最起码的判断,就谈不上研究文学.这一点«八论高晓声»这本论著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王彬彬认为通过语言艺术对作品的品鉴和评论体现了一种审美能力,这种审美能力之高之精准可以用一个 毒 字来形容:
毒  刻毒 在日常生活中不是什么好词,但在文艺创作中却应该是一种正面和褒义的概念.审美眼光的 毒 ,审美表现的 刻毒 ,是难得的本领和素养.一个好的小说家要有一双观察生活的 毒眼 ,还要有一双表现生活的 毒手 .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是谓有 毒眼 :能把用 毒眼 观察到的东西精确㊁深刻㊁本分地表现出来,是谓有 毒手 .仅仅只有 毒眼 ,或许还无关修辞手法,但有 毒手 则意味着修辞艺术的高超.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仅有 毒眼 而无 毒手 ,那是十分令人遗憾的  而高晓声则是既有 毒眼 又有 毒手 的小说家.
不仅文艺创作如此,文艺批评也需要既有 毒
眼 又有 毒手 的批评家.以我之见,王彬彬的文
学批评观和批评实践至少给我们如下两个方面的
启示:
首先,文学审美能力是批评家的首要能力,体
现的是批评家对于作品的真诚和开放.对于批评
家来说,能不能对一部作品做出独立的审美判断,
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文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如果
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和理论对于文学批评有启
发,那也仅仅只是多了一种视角的参考,多了一种
方法的启发,只是帮助审美体验逐渐抽象化.思
想之光永远是由心灵之深刻之开放来滋养的,文
学批评是批评家心灵的参与,没有细读作品就妄
加评论,除了傲慢就是偏见.就连王彬彬这样的
批评家,在他系统细读了高晓声的作品之后,他也
发现他 以前对高晓声的认识,是很片面和肤浅
的. 一个批评家如此,何况一般研究者.虽然一
些不成熟的作品也可以作为研究材料,但评论家
必须有能力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挖掘这些作品的可
能性和局限性.这就要求评论家必须有知己知彼
的能力,如果对自己面对的对象不明所以,云里雾
里,远远地喝彩或者一通乱批,就有可能因此误导
一位老作家失去自知之明,走向歧途,也可能将一
位新秀一棒子打死.真正的批评家与作家如武林
高手对决,一招一式,功力如何,讲究旗鼓相当.
其次,从文本细读逐渐抽象为理论观点的 抽
象化过程 很重要,是批评家主体意识的体现,也
是批评家心灵自由度的体现.注重语言分析和细
节品鉴的评论能够辨别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从语言
艺术到思想观念的抽象化过程.作家如何在各个
层面反应自如,体现的是他心灵的博大㊁纵深和灵
敏.批评家注意到这个抽象化过程,就能仔细辨
别作品中各种看起来名同实异的概念,也能感知
到不同作家思想中的细微差别和情感层次,进而
减少偏见.美国语言学家塞缪尔 早川在«语言
学的邀请»(L a n g u a g e i nT h o u g h t a n dA c t i o n)一书中针对语言的抽象化所作的论述,对认识这个
问题有所启发.早川结合当时心理学研究的成果
指出停滞在某种抽象阶层上是思维 抽象化过程
受到阻碍 的体现,也是人的心灵不够健康㊁不够
自由的体现,在精神病人那里最为常见.这种停
滞体现在两种极端思维上,一种是停滞于琐碎细
节而不能得出抽象化结论,另一种是停滞于抽象
概念而不能联系细节.对于文学研究者而言,停
滞在细节和语言艺术的个别赏析而不能形成一个
关于作品的整体认识,无异于肢解作品;反之如果
停滞在某种概念而不能深入文本,就很容易 套理论 , 贴标签 .第一种极端容易让批评者迷失,第二种极端容易让批评者傲慢,不管哪一种,不仅不利于作家作品,也会养成批评者的极端人格.
借用塞缪尔 早川的观点可以说,真正的批评家, 在抽象阶梯的各个层面都能活动自如,他们能够迅速地㊁优美地㊁有条不紊地从高级阶层落到低级阶层,再从低级阶层升到高级阶层  他们的心智又活泼㊁又敏捷㊁又美丽,就像在树上飞来飞去的猴子一样 [2].愿这样的真批评家多一点.
ʌ参考文献ɔ
[1]王彬彬.一个批评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J].南方文坛,2011,(3):25G27.
[2]塞缪尔 早川,艾伦 早川.语言学的邀请[M]柳之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15G117.
[责任编辑:王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