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方法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準》指出:“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参透美育,是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文学艺术的精粹。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纵观现行苏版七——九年级语文教材入选的111首诗歌(现代诗21首,古诗词30首,课外附录古诗词60首),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範性诗歌。
  本文仅从诗歌教学角度,就诗歌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育,谈一谈个人的深刻体会。
  一、营造氛围,感受独特的情境美
  心理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诗歌通常
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期待正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契机,可运用语言、实物、**、画面等手段,创设课文所需要的情境,将这种内在的心理期待外化为审美注意,只要构成了一种和谐的气氛和情调,那幺课堂氛围就自然形成了。例如教学《蒹葭》一诗,对于未有恋爱经历的初三学生来说,要他们去体味诗中的情味,实在有点勉为其难,这个时候,**、画面、语言等就可以凭其独特的感染力来渲染气氛。
  二、加强诵读,感知和谐的韵律美
  朗读吟诵是学习诗歌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于其它文学形式更适宜朗读和背诵。如果一首诗是一块炽热的红煤,那幺好的朗读就能使它散发出全部的光和热。
  叶圣陶说:“文章要美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好的朗读吟诵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地带进诗词中,去领略诗歌那摇荡心灵的美。孙湘
  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可採取大声朗读,轻轻低吟,齐读,个别读,听录音跟读,加手
势吟诵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读吟诵中体味、感悟诗的韵律美,同时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比如朗读韩愈的《左迁至南关示侄孙湘》时,可按照“二/二/三”的节奏,“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洲/路八千”。重读的音主要有“九重天”、“路八千”、“家何在”、“马不前”等。学生在不断的朗读吟诵中,感悟到诗歌美的和谐的韵律,从而达以“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