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我国报告文学三次繁荣的探求
作者:孙湘婷
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09
        孙湘五四时期,报刊事业迅速发展,这促进了我国报告文学的第一次繁荣。随着斯诺的《西行漫记》等作品传入中国,我国的很多文学家都走上了报告文学的创作道路,包括矛盾、萧乾等人。其中发表于1936年的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被评论者认为是较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报告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报告文学也愈加走向繁荣,写作报告文学的作家逐渐增多,众性报告文学的写作也逐渐兴起,如《中国的一日》等众写作的作品都被结集出版。因此20年代到50年代被认为是我国报告文学的第二次繁荣。
        然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浮夸的风气,而以真实性为基本特征的报告文学也没能逃离,很多作品都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而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以及之后进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对于拨乱反正以及报告文学的再次繁荣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发表于《人民文学》1979年第一期的《哥》被评论者认为是徐迟新时期的一个重要作品,也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报告文学三次繁荣的标志。《哥》讲述的是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时期依然以顽强的毅力攀登数学高峰,解决了无人能证明的哥德巴赫的猜想。虽然陈景润在时期受到严重的迫害,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但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张升阳说:这篇作品就是一篇解放知识分子的宣言书,报告文学成了大众的希望,成了人民的精神支柱,可以说80年代是报告文学的年代。
        而《哥》能够引发报告文学的三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分子被温情书写。《哥》选取的题材较新颖,知识分子成为了其中的主人公。文化大革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被打成右派,社会缺乏对知识和分子的尊重。而徐迟通过这篇作品展现了知识分子的崇高品格,对于新时期重塑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篇作品之后,黄宗英的《大雁情》等多篇反映知识分子题材的报告文学都相继引起较大反响,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之气。这些作品的主人公既是一个普通的人,也是国家的英雄,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繁荣所不可或缺的人才。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作家选择深入生活去发现美、书写美。关注现实生活,紧贴时
代脉搏,知识分子和普通劳动者得以进入作家的视野,展现他们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作品中的主人公陈景润在时受到批判,而新时期却被赞扬为楷模,主要原因是社会的格局更加开放,人们的理性意识不断强化,社会建设需要陈景润们的大量出现。
        普通读者了解时代的需求。80年代人们了解时代和社会的最重要的窗口就是文学作品,而以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著称的报告文学就受到很多普通读者的追捧。他们一方面希望反思文化大革命,而此时的知识分子题材的报告文学就大量指涉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性以及它对人性的戕害;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关心未来的社会发展,这样问题报告文学、全景式报告文学就在1985年前后大量出现,这些作品指出社会的问题,如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等,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展示是全方面的,作品的容量、思想力度都在扩大。
        《哥》成为80年代我国报告文学二次繁荣的开端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它源于作家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关注,作家抓取社会热点的敏锐性,对社会生活的了解程度,评论见解的独立与深刻无一不是对作家的考验。而多元开放的社会格局又为优秀的报告文学的产生提供了舞台,没留下多少优秀作品,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特殊的社会风气社
会环境阻碍了作家的思考。还有,普通读者对于优秀的报告文学的需求也成为报告文学蔚为大观的一个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升阳.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陈进波,马永强.报告文学探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