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炼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
一封信,一服退烧良药
—— 读袁枚《答汪大绅书》
文|王中翼  图|柳三变
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后辞官侨居江宁(今南京),在小仓山随园度过了几十年的闲居生活。袁枚提倡“性灵说”,工诗能文,所作书信颇具特。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及笔记小说《子不语》等三十余种。
答汪大绅书①
袁枚
尝谓佞佛者愚,辟佛者迂。②仆非迂儒也,平时不佞佛,亦不辟佛。以为佛者,九流之一家,周官闲民之一种。③圣人复起,不废九流,亦不废佛。至于人之好尚,各有所癖。好佛者亦犹好弈好锻好结氂之类。④所谓小是不必是,小非不必非,朋友不争,以全交也。⑤乃书来强仆亦从事于斯,则不得不辨。⑥
据云收放心非念佛不可,试问足下生时,先有心乎,先有佛乎?⑦孩提之童,但知有母,不知有佛,并不知有心也。君年四十,然后念佛收心。试问未念佛以前,心放何所?既念佛以后,心归何方?若云借口收心,则呼圣呼贤此口也,呼鸡呼狗亦此口也。⑧口何物不可呼,而何必呼佛?
足下云“收放心”三字,起于孟子,然则孟子之
注释
1
汪大绅:即汪缙(1725—1792),字
大绅,江苏吴县人。工诗文,受到袁枚称道。他笃信佛教,专门写信力劝袁枚信佛参禅,这是袁枚予以反对和辩驳的回信。
2
佞佛:迷信佛教。辟佛:排斥佛教。迂:迂腐。
3
九流:即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
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周官:本为《尚书》篇名,叙述周代设官分职和用人之法。引申为官吏。闲民:周代指未被授田,与人为役,无常职者。
4
弈:围棋。锻:打铁。结氂(máo ):用鸟羽兽毛编织饰物。
5
“所谓”句:大意是说朋友之间不必
为了小小的是非对错而争辩,以保持朋友之间的情谊。全交,成全交谊,保持友谊。
6
乃:你,你的。书:信札。强仆:强迫我。仆,谦称自己。斯:此,指迷信佛教。
7
收放心:收回放纵失度之心;使心思回归安宁。《尚书》《孟子》中都有此说法。
8借口收心:通过口中念佛收回心思。9
“然则”句:可是孟子的话并不是你
说的那个意思吧?
10仁民爱物:关爱众人,进而爱护万物。
仁,仁爱,同情,语出《孟子》。
11樊迟问仁:出自《论语·颜渊》。樊迟,
孔子学生。
12厩:马棚。
13子家子 :名羁,春秋时鲁国大夫。食
(sì)从者:给(生病的)属下吃。食,动词,给……吃。鲁昭公马死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14水旱断屠:遇到水旱灾害就禁止屠宰
牲畜。断屠,禁止屠宰。凶荒:灾荒。凶,年谷不熟。减膳:降低伙食标准。古代帝王常在发生天灾时吃素或减少肴馔,以示自责。撤乐:撤去音乐伴奏。
15钓而不纲 :只钓鱼而不用大网捕鱼。
言非欤?⑨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收放心而已。是教人收放心以勤学问,非教人废学问以求放心。夫人止一心,放心之心,心也;收放心之心,亦心也。以心收心,心在我,不在佛。舍心求佛,是犹淫奔之女,舍其在家之夫,而外求野田草露之夫,谓之丧心则可,谓之收心则不可。
足下又谓慈悲戒杀,即圣人仁民爱物之心,不知天地之性人为贵。⑩
樊迟问仁,子
曰“爱人”,不云爱物。11
厩焚,则曰“伤人乎”,
不问马。12鲁昭公之马死,公将椟葬之,子家子请杀以食从者。13圣贤贵人贱畜,大义昭然。朝廷立法,水旱断屠,可见屠杀者是天地之心,百姓日用饮食之常;而禁屠
乃凶荒减膳撤乐之变礼也。
14
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15孔子可钓之弋之,而放生乎?抑亦食之而不厌精,脍之而不厌细乎?
16
且子但知动物之有生,而不知植物之亦有生乎;但知禽兽身上之赤者为血,而不知草木身上之白者亦为血乎!今夫禾一穟之谷,纍纍然种之,可生无万数谷;而一旦付诸朵颐,则一禾之生机尽矣。17今夫菜青青然数茎之摇,虽叶干根斩,而中心犹翘然而起,一朝烹为羹汤,则一菜之生机又尽矣。安知一禾一菜,不隐隐呼吃乞命乎?18子以仁慈自居,必不食粟,不食菜,而后于心安也。而吾有以料子之必不能也。
仆常问彭尺木曰:“佛戒嫁娶欤?”19
曰:“然。”“佛戒杀欤?”曰:“然。”“人人可以成佛欤?”曰:“然。”然则万国九州,不四五十年,人类尽灭,盈天地间不过鸟兽草木。20
而佛之塔庙,何人建造?
佛之金像,何人供奉?佛之经典,何人传诵?岂非其说愈行,而其法愈坏。又何必周武帝之毁沙门、销佛像;韩昌黎之火其书、庐其居哉!21
即以佛之道,
还治佛之身,而佛穷矣。此类条尺木至今不答,吾子能代答之,吾将舍姑所学而从汝。22
纲,网之大绳,代指网。弋不射宿:射鸟不射归巢的鸟。弋,用系着丝绳的箭射猎。
16食之而不厌精,脍之而不厌细: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厌,满足。脍,细切的肉。语见《论语·乡党》。
17穟:同“穗”,谷物成熟后成串的果实。纍纍然:即“累累然”,连缀成串的样子。付诸朵颐:放在嘴里吃掉。诸,之于。朵颐,鼓动腮颊嚼东西的样子。成语有大快朵颐。
18安知:怎知。呼吃乞命:向吃它的人喊救命。
19彭尺木:彭绍升,乾隆年间进士,也迷信佛教,曾劝袁枚信佛,袁枚为此也有与之辩驳的《答彭尺木进士书》。
20万国九州:泛指全天下,全世界。人类尽灭:人类灭绝。盈:充满,遍布。
21周武帝:南北朝时后周武帝宇文邕,560年继位,574年灭佛教。毁沙门:灭佛教。沙门,梵语,出家修道者。韩昌黎:即韩愈,他反对迷信佛教,曾上《谏迎佛骨表》给唐宪宗。他在《原道》中说:“火其书,庐其居。”即烧毁佛教的书籍,把寺院改作民房。
22吾子:对对方的尊称,您。吾将舍姑所学而从汝:我将放弃我原来的学问而跟着您学佛。姑,同“故”,原来。
参考译文
我曾听说,迷信佛教的
人愚昧,排斥佛教的人迂腐。
我不是迂腐的儒生,平时不
信佛,也不排斥佛。我不排
斥佛教,是因为我认为佛教
也是三教九流中的一种,是
《周官》里面说的“闲民”
中的一类。圣人复生,不会
废除三教九流,也不会偏废
佛教。至于人的喜好追求,
各有所爱。喜好佛的人也犹
如喜好下棋、打铁、编织饰
物之类的人。所谓朋友之间
不必因为小小的是非而争论
对错,是为了保全彼此的交
谊。可是您的来信却强迫要
我也信奉佛教,那我不得不
辨明是非。
据您来信说,收回放纵
失控的心非念佛不可,那么
请问先生出生的时候,是先
有心呢,还是先有佛呢?婴
幼儿童,只知道有母亲,不
知道有佛,并且也不知道有
心的存在。您年已四十,才
通过念佛来收心。试问没有
念佛之前,您的心放在何处?
念了佛以后,心又归往何方?
如果说通过口中念佛可以收
心,那么念诵圣贤是这张口,
呼鸡唤狗也是这张口。口什
么东西不能称念,为什么一
定要念佛呢?您说的“收放
心”三字,缘起于孟子,可
是孟子的话并不是你说的那
个意思吧?孟子说:“学问
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
是把那放逸逃失的本心回
来罢了。”他这是教人收回
本心来勤于学问,而不是教
人废弃学问来回本心。人,
只有一颗心,“放心”的心,
是这颗心;“收放心”的心,
也是这颗心。用心来收心,
心在自己身上,不在佛那里。
舍弃自己的心却向佛去求心,
这就好比私奔的女子,
抛弃在家的丈夫,却到外面
去野男人,称之为丧心(丢
失本心)则可以,称之为收
心(收回本心)则不可。
先生又说慈悲戒杀,就
是圣人仁爱大众爱护万物之
心,却不知天地的本性是以
人为贵。樊迟问孔子什么是
仁,孔子说,就是爱人,不
说是爱物。马厩起火被烧了,
孔子只问“伤到人了吗”,
不问马的情况。鲁昭公的马
死了,准备拿简陋的小棺材
装着埋了,大夫子家羁请求
剖开来给生病的属下吃了。
可见圣贤以人为贵以畜为贱,
这个大道理非常明显。朝廷
法律规定,遇到水旱灾害才
停止屠宰牲畜,可见屠宰是
天地的本心,是百姓日用饮
食的常理;而禁止屠宰只是
灾荒之时减少菜肴、撤除音
乐的一种变通做法。孔子钓
鱼只是不用网捕鱼,射猎鸟
类只是不射归巢的鸟。孔子
可以钓鱼射鸟,但是他放生
了吗?或许是吃的时候把它
做得越精致越好吧!
再说,您只知道动物有
生命,却不知道植物也有生
命吗?只知道禽兽身上红
赏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知道,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江南春》中的名句,但是你知道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背景吗?
佛教传入东土以来,逐渐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传播流行,成为深刻影响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一大思想学说。它与土生土长的儒、道鼎足而三,并称“儒释道”三教。经过汉末、魏晋数百年的战乱,佛教迅速流行开来,到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从平民百姓到王公贵族以至于帝王后妃,狂热膜拜,僧尼最多时达两三百万。无数信众竞相布施钱财、地产,全国各地大兴土木,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成为
各地最抢眼的建筑。历经北朝数代的开凿建设,数万个石雕佛像密布云冈石窟,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北魏的都城洛阳,数十年间就建起庙宇一千多座。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历数洛阳城著名伽蓝(佛寺)七十余座,追忆了当时的盛况。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后妃、公主带头兴造寺塔,有的皇帝也狂热痴迷,不但大力宣扬,甚至多次出家事佛。各地寺庙林立,僧侣云集,出家当和尚俨然成为一时风尚。都城南京成了佛教的中心,寺庙众多,香烟缭绕,“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那段繁盛历史的咏叹。遗存至今的还有著名的大报恩寺、灵谷寺、栖霞寺等。
到了隋唐时期,佛教更是繁荣昌盛,登峰造极。
的是血液,却不知道草木身上白的也是血液吗?如今一根禾穗上的谷物,就是连缀成串的种子,可以
生长出无数的谷物,可是一旦放到口里吃了,那么整个禾穗的生命全没了。如今几株青翠的蔬菜,即使叶子干了菜根断了,可是中间的菜心还是挺直地长出来,如果一旦把它烹煮为菜肴,那么整个青菜的生命又没了。你怎么知道一禾一菜,不会无声地向吃它的人祈求饶命呢?您既然以仁慈自居,那么一定不会吃粮食,不会吃蔬菜,这样才会感到心安。可是,我有理由料想您一定做不到。
我曾问彭尺木道:“佛教禁止嫁娶吗?”他说:“是的。”“佛教禁止杀生吗?”他说:“是的。”“人人都可以成佛吗?”他说:“是的。”既然这样,那么整个世界,不用多久,人类全部灭绝,遍布天地之间的不过是鸟兽草木。可是,佛教的宝塔寺庙,谁来建造?佛教的贴金塑像,谁来供奉?佛教的典籍经文,谁来传诵?如此看来,岂不是佛教的学说越是盛行,而它的法规信条越是显得恶劣?又何必要像周武帝那样灭掉佛教、销毁佛像,像韩愈那样倡议烧掉佛经、把寺院改作民房呢!即使用佛教自身的方法,来对付佛教本身,佛教也山穷水尽了。这几条彭尺木至今不能回答我,如果您能代替他回答我,我将放弃我原来的学问而跟着您学佛。
佛教学说纷出,发展为净土宗、禅宗、律宗等八个宗派,盛行各地;从西天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唐太宗为他建起了宏伟的大慈恩寺;北朝开始开凿的龙门石窟,迎来了鼎盛时期,皇家贵族争相开窟造像,著名的卢舍那大佛就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大多数最高统治者都崇奉佛教,好几个皇帝都是佛教的狂热崇拜者,唐宪宗更是派使团把释迦牟尼的舍利(佛骨,即火化所留下的遗骨)迎请到皇宫中供养,从而在全国引发一场浩大而狂热的礼佛风潮,社会各阶层趋之若鹜。《资治通鉴》记载道:“
王公士民瞻奉舍施,唯恐弗及。有竭产充施者,有燃香臂顶供养者。”全国各地庙宇多达数万座,僧侣无数。
然而物极必反,盲目疯狂失去理性的行动必然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两个佛教最兴盛的时期,同时也是佛
教遭遇最大劫难之时,先后
出现了三次全国性的反佛、
灭佛运动,史称“三武灭佛”。
除了政治原因和思想文化的
冲突以及其自身的一些问题
之外,经济方面也是一个重
孙湘要原因。由于沙门历来可以
免除租税、徭役,僧尼杂役
人数众多,寺院经济规模庞
大,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
加重了国家和人民的负担。
如此种种,促使封建国家政
权采取极端手段,以维护社
会稳定,扩大经济来源,加
强封建统治。“三武灭佛”
其一是北魏太武帝灭佛,他
下诏各州杀僧人,拆寺庙,
毁佛像,禁民信佛。其二是
北周武帝灭佛事件。他下诏
“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
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
驱僧破塔……宝刹伽蓝皆为
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摧毁寺庙数以万计,强令大
批僧尼还俗,从事本业。其三,
是唐武宗会昌(841—846)
年间的排佛事件,又称会昌
法难。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
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
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这是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
孙湘》中的诗句。当初唐宪
宗敕迎佛骨,韩愈从儒家立
场出发,上《谏迎佛骨表》,
予以坚决反对,提出:“以
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
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
后世之惑。”并表示:“佛
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
咎,宜加臣身。”他“欲为
圣明除弊事”,却让笃信不
疑的唐宪宗大为震怒,欲处
韩愈以极刑,后经人说情,
才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为随
后的唐武宗废佛打下了基础。
唐武宗即位后,痛感佛教寺
院的规模比皇宫还要大,十
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于
是发动了持续多年的全国性
灭佛运动。强令僧尼数十万
还俗,没收其财产,放归本
籍充作国家的纳税户;一切
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
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
铸钱,铁则交本州铸为农具。
从此,极盛的佛教再次走向
衰微。
五代十国时期,佛教逐
渐恢复元气,再度流行,许
多政权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
施,其中周世宗又发起过一
次灭佛行动,再次抑制了它
的发展。
90x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