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檀 晶
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4期
檀晶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沈湘声乐教学艺术》由沈湘夫人李晋玮及妹妹李晋瑗根据沈湘教授两次声乐讲学录音整理而成,书中通过“声乐教学艺术”和“声乐作品解析”两部分诠释了沈湘教授的声乐教学理念。通过研读此书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一个好的歌唱家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头脑——思想、智力;第二是身体——歌唱乐器;第三是心——情感,心理。三者要协调发展,缺一不可。
[关键词]沈湘;思想;歌唱乐器;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4-0105-02
[作者简介]檀晶,女,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沈湘先生被誉为我国一代声乐宗师,著名歌唱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一生在追求声乐演唱与教学的艺术道路上饱经磨难,但艺术志向不改,最终收获成功。沈湘先生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十分喜爱西方古典音乐的留法医学博士家庭,自幼受父亲影响迷上了音乐,然而家人与社会的阻力使得他的声乐求学之路很曲折,但曲折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没有阻挡他对声乐艺术的执著追求与不懈探索。正因这份坚持不懈,才有了不断的进步与发现,也才有了今天“沈湘声乐教学艺术”的形成。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一书给我感触较深的有两点:一是要想在声乐学习上有所收获,前提条件是一定要挚爱这门艺术,这是学习中克服困难,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原动力。二是要具备学习的条件,即脑、心、身在歌唱中的完全投入与协同配合。
沈湘先生的艺术生涯告诉我们,在声乐学习的道路上会有艰难险阻,也会有摸不清方向的时候,此时,支撑我们排除艰难继续前进的动力就是发自内心对这门艺术的喜爱。有了痴迷的喜爱就不会轻言放弃,就会坚定地走下去,无论道路多么坎坷。否则,就会半途而废或者停滞不前。声乐的学习是在不断的认识、思考、否定、探索、发现中摸索前进的,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前进,才能越来越好。因此说,这份挚爱是学习声乐的前提与基础。具备了前提条件后,还要了解我们的歌唱乐器,即脑、心、身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一、“脑”在歌唱中的统领作用
头脑,即思想,智力,是思维器官。它是支配我们行为的总司令部。声乐的学习过程不只是“唱”那么简单,动脑是其学习的基础,是贯穿学习始终的前提条件。沈湘教授有两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要学好唱,光有好嗓子不行,还得有一个好脑子”;“动脑比出声更重要”。这两句话都在强调动脑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的作用有时远远大于歌唱的发声器官。动脑贯穿于声乐学习的全部过程中:从声乐学习的目的、方法、练声过程直到完成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处处需要思考。我们的头脑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和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要时刻伴随着分析与思考,只有想清楚才能做明白,如果只是盲目的学习,那么学习的结果也会很渺茫。
孙湘 首先,对学习方法的思考。沈湘教授说:“好嗓子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出得来,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各方面修养外,好的学习思想和方法是成功的关键。”这里提到“好的学习思想和方法”。那么“好”的标准如何界定,这就需要我们动脑筋思考与判断,不能人云亦云,盲目崇拜。如何获得好的思想和方法呢?而且,同样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人,或者说当运用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时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我们应如何把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做基础,要大量学习、研究声乐理论方面的著作,它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更能丰富我们的头脑,增强我们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当面对老师作出的指导时,我们能够充分的,正确的理解老师的意图,从而结合自身的条件及时的作出调整,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老师所说的话,印在脑子里,进行辩证的分析与思考,从中提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运用到发声练习当中。要将自己看做是老师,像老师那样细心地观察和分析自己
声音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们要“既是学生又是教师”。要将声乐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时刻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审视学习过程,揣摩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要有自知之明。除了对歌唱方法的分析思考外,还要了解自身的歌唱器官,对自己的发声器官及歌唱状态要做到心中有数,有“自知之明”,有独到的见解和创造性,这是发展歌唱能力的主导力量。因为歌唱器官的使用、歌唱运动所发出的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歌唱者细心的琢磨、感受、体会、尝试,在不断的思考中获得进步。歌唱中要有自己的主见,有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否则意见多了就糊涂了,就没有明确的方向了。
第三,对歌曲所反映的内容、生活、情感等能够通晓,认识上有一定深度。沈湘教授说:“不要把时间单纯地用在发声练习上,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声乐上也会提高的。如果有了认识,即使走弯路也不会走得太远。”这就是说,我们要想完成好一部声乐作品的演唱,不仅要在声音的练习上下工夫,同时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要学习相关科目的知识来丰富我们的头脑。当拿到一首作品时,能够全面地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人物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作品全面细致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塑造更真实的形象,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然而,分析的是否到位就要看我们综合素养的程度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说:“动脑比发声更重要”。在“想清楚”的前提下,我们还要了解自身歌唱乐器工作的科学原理。如何将理想的发声方法运用在自身的歌唱乐器中,需要我们研究、了解歌者所具备的第二个要素:身即歌唱乐器。
二、把身体当成一件乐器,全身唱
歌唱是全身各部器官协同运动的过程,要想有好的歌唱,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歌唱时主要涉及的各个器官:
歌唱的乐器是自己的嗓音,一个人一辈子只有这一个嗓音器官,它身兼述职,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这件乐器需要我们按照生理的规律爱护她、调整她、使用她。如果把她损坏了是不能更换的,那就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我们要善待自己,要有意关照我们的这件乐器,要向医生一样诊断、调节自己。用正确的适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歌唱训练来重新塑造她。只有这样,才可能灵活自如地运用,使之更适合歌唱艺术表现的需要,发挥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来掌握歌唱的技术,歌唱艺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全身“唱”。
1.工作范围。从喉器往上到头部内后咽壁顶端的鼻咽腔,往下到横膈膜、腰部周围,这是歌唱乐器工作的范围。
2.乐器的构造。我们知道,声音是靠声带的震动产生,声带要靠气流通过而震动,声音要借助空气进行传播,音要靠共鸣腔体的协助使其丰满、悦耳。而气吸的产生、运用,声带的合理震动,不同共鸣腔体的协同合作以及语言的表达都要涉及我们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因此要全身唱,任何一部分不给力或说配合不协调都不会得到优美动听的声音。
全身唱就要有整个身体歌唱发声的参与意识,整体的积极性可以带动局部的积极性。“整身唱”的感觉是:整个身体向外舒展的感觉;腔体内要有上下通畅的气息;要调动全身的共鸣腔体混合而成共鸣音响,让歌唱的声音更长,贯穿全身腔体。在歌唱中,无论声音高,还是低,全身心都要处于既安静、平稳又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同时,还要把握好紧张与松弛的度,“该紧的地方要紧张积极用力”。例如,歌唱时横膈肌对气息的控制,要积极。“该松的地方就要大胆的放松”。例如,歌唱时口腔的松弛。“把干扰发声多余的劲儿去掉。”歌唱中运用了不必要的力量,必将影响歌唱的效果,阻碍科学的发声,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歌唱过程中对“紧”与“松”的控制要掌握好度,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要想全身唱,最基本的条件是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要像保养一件心爱的乐器一样,保养好自身的歌唱乐器,这件乐器的保养要用心,因为它看不着、摸不到!这件乐器的使用也要用心,因为它内在的变化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
三、心理与情感在歌唱中的重要性,用心唱
“心理感觉和思维活动,在歌唱发声的整个过程中,是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歌唱者在演绎歌唱艺术产品时,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首先,歌唱时必须有舒畅的心情和发自内心想要歌唱的欲望。
舒畅的心情与歌唱的欲望,这种健康的歌唱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在歌唱要素中,有心理要素与生理要素,关键在于二者的地位要摆对,搞颠倒了声音就要出问题。心理要素是处于主动的、主导的首要地位,其他有关歌唱发声的生理要素,如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以及唇、齿、舌、牙、喉这些形成语言的器官,都是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它们的运动都受着心理活动的支配。
歌唱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唱歌时要有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至关重要),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要求,否则是唱不好的。”我们会发现,在外部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歌唱欲望强烈时演唱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没有歌唱欲望的演唱,这就是心理因素主导作用的结果。当有歌唱欲望时,身体和思想的各部位都会积极的配合,包括心、情、全身、吸气肌肉、嗓子、语言、共鸣腔体等等就会主动参与歌唱。没有心理上的欲望,各部分歌唱器官就达不到完全投入与协同配合,也就没有好的歌唱效果。
其次,歌唱需要发自心底的感情流露。
歌唱需要思想,需要发自心底的感情流露,不然则是歌词与旋律的堆积,毫无彩。在歌唱的过程中脑、心、身一体,缺一不可,绝对不能局部投入,只有嗓子而无情感的内容,那不能叫做歌唱。歌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感情,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与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没有情感贯穿始终,就不会与听众产生共鸣。
歌唱主要是内在动作,而不是外表的,歌曲中反应的生活内容是多方面的,人物的情感喜怒哀乐丰富多彩,各种人物感情都应能理解、能感受、能表达,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基础、理解观察能力、文学艺术修养和语言文字能力。同时,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挖掘、领悟歌曲的内涵,运用歌唱技能技巧结合自身歌唱乐器声情并茂的演唱,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非常重要的方面。
因此说,在声乐学习与演唱的过程中,脑、身、心要全部投入,协同配合,缺一不可。对于身体中这件看不到、摸不着的乐器,我们只能用心去体会它,感受它,呵护它,然后合理的运用它。在不断的认识、思考、摸索、发现中使我们的歌唱乐器逐步达到更合理的歌唱状态。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