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神州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绿”观念
马骋超 陈毅坤 李灏
武警警官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有关于绿语调的阐述的古代诗歌
和文学理论入手,解释了东方特有的绿思想及相关的哲学指导思想。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和文学理
论(如归纳理论和情感传递理论、虚拟静态理论和边界理论)都有这样的观点,即主张人们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滋养、相互受益,进而保证在文化方面和审美方面的传统,这显然不同于过去100年来人们普遍尊重的对自然的要求和对自然的诉求。前者对于保护当前的生活状态和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关键词:古代文学;绿观念;关系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在各种各样的媒体和许多著名的作品中,“绿”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汇,表达了地球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人类现在和未来状况的感应。然而,“绿”意识并不是现代人的创造的产品,也不是环境科学方面的特殊范围。作家和文学研究者对“绿”这一职业、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有着很大的亲和力,并拥有丰富的“绿”思想资源。
一、与绿植物的联系
也就是说,就中国古代诗歌和文学理论而言,“绿”的赞美之词随处可见,在作者作品到处都充满着无限的喜悦和向往,表达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例如,刘禹锡的“苔痕上阶绿,草人帘青”就表达了一种苔藓是绿的,草是绿的,阴影是绿的,到处一片绿油油的景象;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就说明了一种一条河流保护田野,变成绿,而两行山脉带来绿的场景;杨万里的“芭蕉分绿与窗纱”说明了一种香蕉绿和纱窗的场景;王挥的“庭竹无人绿满窗”就描述了一种没有竹子和绿窗户的空间;吴叶巍的“绿玉窗前好写书”描述了一种碧玉窗写书的场景……这种诗可以很容易地在各种收藏品中到,真是数不胜数。
在诗歌中,窗外的绿仍然可以从书房里看到,诗人们期待的是远离城市座位的绿。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描述了一种越来越不适合世俗,性本来就爱山……长在笼子里,回归自然的场景,代表了混乱政治下很多有才华的人的选择,即摒弃肮脏的城市和城市官场,希望回归平原和宁静的农田花园。对于满足类似条件的后世学者来说,这样的价值将被视为一个标志。
陶渊明的作品,即使不直接写绿的文字,也不充满浓厚的绿意味:“鸟弄欢新节,怜风送余善”以及“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就描述了一种鸟取笑新的节日,爱风送玉山;平原上的和平带来了遥远的风,好苗孕育了新苗的场景!陆机的“璐绿叶而弄音”说的是陆有叶和农音,比较接近陶渊明的一个环节,给了一个让读者想象彩的场景。苏轼说后两句“非世之老农,不能识此语之妙”描述的是非世俗的农民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的美”,表明人们已经从陶诗中获得了绿的含义。
二、与生命的联系
爱绿就是爱所有的生命,成为所有生命形式的朋友,成为生命的摇篮。王伟在他的《别辋川别业》中的“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就表达了他对山川的真情实感。他的剧本《戏赠张五弟翘》中提到:“人 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主要说的就是人和鸟并不混乱,所有动物都是相互接近的,这也是一份直接表达万物平等的想法。古话说到海鸥殴鹭忘机,这是为了在不伤害各种动植物的情况下,为世界的共同利益奠
定基础。《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至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 者百住而不止”说的就是海上的人有很好的沤鸟,它们从沤鸟飞到海里。其父日,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 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 下也”说的就是听说所有的沤鸟都从你身边游过来,你带我去和它们一起玩。在明天的海上,沤制的鸟儿会跳舞,不会下坠。”表达了一种和沤鸟和谐相处的场景。魏徵·高柔引用了孙胜的话:“机心内萌,则 沤鸟不下”。黄庭坚的《登快歌》:“此心吾与鸥鹭盟”表达的就是一种与海鸥和苍鹭的心灵感应。陆游的《杂星》:“得意鸥波外,忘归雁浦边“描述的是一种离开鸥浪,忘记回到延浦的边缘,表达和欧浪之前的深情厚谊;余靖的《留题澄虚亭》说:“鱼戏应同乐,鸥闲亦自来。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辛弃疾的《水调歌头·盟鸥》提到带湖吾甚爱,千丈翠仓开”展示了他对绿树、绿水和海鸥、鱼和鹤的爱。从以上诗歌中可以看出,古人对绿的赞美是一种宽广的绿,蕴含着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而不是扭曲人类生命形式、尊重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想。
三、结语
保护生态需要转变现代范式,恢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不可避免地需要人们建立清晰地观点,进而扭转人们对于自然绿的看法,转而自然地热爱和亲近。《世说新语·尤悔》中提到陆机卷入了一场政治和治理争端,最终失败而被处死。当他被判刑时,他叹了口气,说道“欲闻华亭鹤 峡,可复得乎”,大概的意思就是华亭鹤峡的美景还可以再欣赏一次吗?华亭是陆机的故乡,具有清澈的泉水,还有白鹭夜莺在其间愉快的玩耍,他和他的兄弟陆云已经在这里很多年了。根据于林的记载,当陆机担任河北总
督时,他听到了警号的声音,并对周围的人说:“闻此不如闻华亭鹤峡。”然而,他最终远离海鸥和鹤,最终没有得到好结果。这可以被解读为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寓言:人类疏远自然,伤害自然,后悔往往为时已晚。
参考文献:
[1]刘晗.苏轼生态型人格研究[D].苏州大学,2017.
孙湘[2]毛艺桥.生态视野下明代白话小说中的自然描写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
[3]张献第.宋代理学文艺范畴的生态内涵研究[D].鲁东大学,2016.
[4]王书艳.唐代文人的赏石美学及其生态智慧[J].理论界,2014(0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