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导学案(教师用)      (  )
课题:17、茶馆                    成员 :    王洪侠 王乃华
班级 :                        姓名: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一)戏剧知识
1、戏剧的特点:(1)适合舞台演出(2)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3)人物语言动作符合身份与性格
2、把握学习戏剧的几个要点:(1)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2)把握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3)把握戏剧的主题
3、戏剧分类
(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不同:话剧、歌剧、舞剧、诗剧、歌舞剧、相声剧
(2)剧情的繁简和结构不同:多幕剧、独幕剧
(3)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 历史剧、现代剧
(4)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5)地域彩不同:
京剧(北京)、沪剧(上海))、豫剧(河南)、吕剧(山东江苏)、川剧、汉剧(湖北)、楚剧(湖北江西)、晋剧(山西)、黄梅戏(浙江)等
(6)演出不同:
舞台剧、广播剧、电影、电视剧等
(二)简介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
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言通俗,有“语言大师”之称。 ’
(三)《茶馆》剧情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五十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宣告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 历史画面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人物云集此处:信洋
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本文节选)
    第二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这幕出场的人物有三十多个,有台词的近二十个,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着,而正直、善良的人们无法摆脱厄运,社会渣滓却横行霸道。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命财产随时受到威胁,王利发在茶馆被人霸占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评和诅咒了这样的社会,表明旧中国注定要灭亡的命运。剧中通过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区的描写,暗示黑涪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二、导入新课: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茶馆》,去领略这大茶馆里的小社会。
三、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初步了解剧情,试着理出主要事件和人物.
字词积累:(注音)
趿拉    珍馐    文绉绉    说媒拉纤    绫罗绸缎      兵荒马乱
四、欣赏影片《茶馆》,把握话剧情节
五、讨论交流
1、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明确:这一幕出场的人物很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
的发展逐步展开。
要点:共写了25个人。
    要点:
  a.马五爷施威——洋教势力强大
  b、康六卖女——农村民不聊生
  c.常四爷骂洋货——洋货倾销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冲击
  d.鸽子之争——有钱人游手好闲
  e.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想发展民族工业
  f、秦庞交锋——戊戌变法
  g、茶客对话——戊戌变法
  h.常四爷被抓——暗探密布,社会黑暗 、
  i.太监买妻——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
……
这些人物,大约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
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
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
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等。
2、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 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
这些事件涉及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的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不可救药。
六、请学生分角初读剧本。(课文较长,人物众多,选取片段,读出其中的京味儿)
第二课时
一、体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导入:老舍被誉为“语言大师”,按照他自己的看法,剧中的人物对话应该是“话到人到”、“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也就是每个人物都有符合自己地位、身份和思想的个性化语言。下面我们来分析文中的语言及从中所表现的人物特点。
1、王利发:胆小怕事、安分守己、善于应酬、精明干练,不满现实又明哲保身,是个自私的商人。
表现在:a见谁都请安作揖。
b.张贴“莫谈国事”的字条,怕惹是生非。
c.“这点小事用不着您(秦仲义)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 (巧妙地回答秦仲义的涨房租要求)
d、送茶水给地位低贱的算命先生唐铁嘴。(辨析:“用不着相面,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本句是否说明他有同情心?)
e.“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
(难点解析: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分析: 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哲学;王利发的语言,非常符合一个茶馆掌柜的身份。他苦心经营裕泰茶馆,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像他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剧本通过这个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旧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王利发的悲剧命运,是近代中国社会小商人、小资产者生活和命运的真实写照,他的悲剧一生是对旧中国的血泪控诉。
2、常四爷:爱国、正直、刚强,是一个有同情心的旗人。
表现在:
a、“反正打不起来!真要打的话,早到城外头去啦;到茶馆来干吗?”(不满富家人为一只鸽子而械斗。)
b.“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痛心洋货倾销,国家的银子外流。)
c.“大清国要完啦!”(从卖女悲剧中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d.“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讥讽二德子,一针见血。)
e.“李三,要两个烂肉面,带她们到门外吃去!”(帮助卖女儿的村妇。)
f、“甭锁,我跑不了!”(被捕时毫无惧。)
 分析:常四爷的语言非常简洁,豪爽,还带有侠气,表现他的正直倔强,富有正义感,是
《茶馆》中一个爱憎分明、光彩照人的形象。他仇恨洋人,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刚强了一世的爱国志士,最后也穷困潦倒。这是一个正直的中国人的悲剧。剧本通过这个人物,揭露了旧时代政治的腐败,反映了爱国有罪、报国无门的荒唐现实。
穷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