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4课《穷人》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7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4.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2.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穷人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字,会写“渔夫、汹涌澎湃”等17个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关注环境描写,体会桑娜的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导入:读小说《桥》,我们感动于老支书的高尚品质,也初步领略了小说的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篇小说《穷人》。小说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了穷人的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揭示课题《穷人》,板书课题:穷人,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了解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作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高尔基曾这样评价他。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传记作品《三作家》中这样刻画他的形象:“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2.了解写作背景
《穷人》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太陌生。因此,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把握文学作品内涵以及更好地体会人物形象)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
预设:桑娜和渔夫一家生活困难,邻居西蒙去世后,他们收养了西蒙家的两个孩子。
2.学习字词
(1)教师出示词语:保佑寡妇魁梧黧黑渔夫抱怨糟糕狂风怒吼忐忑不安自作自受汹涌澎湃心惊肉跳波涛轰鸣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纠正字音。
(2)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澎、湃、掀、淋”右边的部分也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合体字,书写时注意把右边写紧凑。“唉、嘿、嘛”口字旁书写时要偏上一些,而且要窄一点儿,小一点儿。
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
1.教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围绕桑娜夫妇收养孤儿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
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1、2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盼夫归来”。
教师板书:等待丈夫
预设2:第3—11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探望邻居、抱回孤儿、忐忑不安”。
教师板书:抱回孩子
预设3:第12—27自然段展示的情节是“渔夫回家、夫妇商量、不谋而合”。
教师板书:决定收养
五、分析环境描写,感受“穷人”的“穷”
1.教师提出合作探究要求:自由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思考: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确实很“穷”?标注相关语句,并展开交流。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简单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关注第1自然段内容
预设1:桑娜在“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风暴”在这样的恶劣天气情况下渔夫还要出海打渔,说明他们的生活十分辛劳。
预设2:“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的品质。
预设3:屋外的环境与屋内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关注第2自然段内容
预设1:“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渔”,这说明他们的劳动条件差。
预设2:“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鞋穿”“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说明他们吃得差、穿得差。
预设3:通过以上描写,我们知道他们的生活窘迫。
(3)关注第7自然段内容
预设1:“又潮湿又阴冷”“稻草铺”让我们感受到西蒙家里住得差。
预设2:“旧衣服”“旧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穿得差。
教师总结:渔民们住得差、吃得差、劳动条件差、还要承受病痛的折磨。
教师板书:环境描写
(设计意图:抓住环境描写进行品读,初步感受桑娜夫妻的形象,同时也为后面感受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抚养孤儿的高尚品质作铺垫。)
六、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2.课后作业
(1)积累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深入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形象。
2. 能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提出问题:桑娜一家的生活条件是怎样的?
预设:他们一家十分贫穷,渔夫要冒着风暴出海打渔,两人终日辛苦劳作,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二、分析心理描写,感受桑娜的人物形象
1.(1)教师提出问题:在自己难以度日的困境中,你还会向别人伸出援手吗?面对两个孤儿,桑娜是怎么做的?阅读第8—11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
(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1:在第8自然段中“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预设2:第9自然段“忐忑不安”的意思是形容心神不。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自己的五个孩子,想想生死未卜的丈夫,她无比紧张、担忧未来的生活能否熬过去。
预设3:第9自然段中“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和第11自然段中“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两处心理描写细腻地刻画出人物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正是这样复杂的情绪,才让人深刻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作正确的抉择需要多大的勇气。
2.教师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刻画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活动?文中甚至还写了她责备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吗?
预设:这样的心理实际上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真实可信。正因为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形象更加高大。
3.关注标点符号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9—11自然段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何特殊之处。
预设:六个问号,四个感叹号,七个省略号,将安娜内心的自责、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
4.读一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9—11自然段,要读出一种时断时续的感觉,并结合桑娜的神态、动作描写,读出桑娜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心理。
教师板书:心理描写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最精彩的是让学生对桑娜心理活动真实而又细腻的刻画进行体会,感受桑娜因环境和家境的窘困而对两个孩子产生的内心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