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实践研究■王玉珏/邯郸学院
摘 要:职业幸福感是促进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工作,获得个人成就感的动力和源泉。本文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对某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了实践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措施。本文的研究对改进高校教师工作状态,提升职业幸福感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幸福感 调查 对策研究
所谓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并获得成就感、幸福感的一种持续快乐的体验[1]。职业幸福感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教师主动参与到工作中,以积极的心态、端正的态度、高效的工作去克服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2]。本文即对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展开相关调查研究,以期到提升教师幸福感,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调查实践
(一)问卷调查对象
对某高校200名在职教师进行了职业幸福感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8份,回收率达99%,且均为有效问卷。问卷调查对象中,以女性居多,占70.8%,男性29.2%;已婚居多,占79.2%,
未婚20.8%;主要为教师,占78%,实验员占10%,辅导员占12%;年龄25岁以下占2.1%,25-35岁占58.3%,35-45岁占27.1%,45-55岁占10.4%,55岁以上占2.1%;工作过的单位1个占62.5%,2-3个占35.4%,4个以上占2.1%;教育程度均在本科以上,硕士居多,本科占12.5%,硕士占77.1%,博士及以上占10.4%;现任职称以讲师为主,占41.7%,助教占29.2%,副教授占27.1,教授占2.1%;工作年限主要为1-5年,占47.9%,1年以下占2.1%,6-10年占16.7,%,11-15年占6.2%,15年以上占27.1%;月收入3千以下占2%,3千到5千占48%,5千到1万占46%,1万以上占4%。
(二)问卷调查设计
本次问卷主要根据被调查学校、
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共67道问
题,其中1-9题为基本情况,10-67题为
状况调研。状况调研题目共涉及七个
类别,分别是职业情感(8题)、薪酬福
利(7题)、工作条件(10题)、工作压力
(8题)、职业成就(7题)、人际关系(11
题)、身体状况(7题)。每道题目共设计
5个答案,分别是完全符合、基本符合、
不确定、基本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需
要受访者根据题设描述,选择一个最符
合自身情况的选项作为答案。
(三)调查结果统计
对所有问卷调查的答案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如下:
(1)职业情感:大部分受访者为自
己是一名高校教师而自豪,对高校教师
的社会地位感到很满意,对高校教学工
作感兴趣,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很满意,
对这份工作的稳定程度很满足,不是十
分愿意放弃现有工作,但工作略显乏
味、单调、枯燥。
(2)薪酬福利:大部分受访者对目
前的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绩效工资发
放不是十分满意,低于与自己年龄相仿、
教育程度相似的朋友,但对工作的付出
与所得之比、职称晋升与评定基本满意。
(3)工作条件:大部分受访者没
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行政决策,对学校教
学、科研管理制度的公正公平性不是十
分满意,对学校给教师提供的科研环
境、科研经费也不是分满意,但对学校
的教学、办公环境及教学设备感到满
意。学校在教师工作之初,提供了必要
的培训,能给教师提供较多的进修机
会,为教师的外出交流给予帮助。学校
领导关心教师的工作,有关部门关心教
师的婚恋问题,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业
余文化生活。
(4)工作压力:大部分受访者对
学校给教师安排的工作量感到满意,并
能够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
科研和职称评定使受访者感到压力大,
学术教研给受访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
压力,教师评价和考核方式让受访者感
到焦虑,大部分受访者会有失眠、神经
衰弱的现场出现。教学工作使大部分
受访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自己喜欢的
事情。
(5)职业成就:大部分受访者能从
学术、科研中获得成就感,看到学生成
长、进步有种成就感,能从高校教育工
作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认为从事高校
教师职业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
己的工作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与肯定。
(6)人际关系:大部分受访者在工
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从上级那里获得
帮助,工作也能够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鼓
励,能够获得同事的支持。在工作中,
大部分受访者能够与同事轻松快乐的
相处,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融洽的集
体关系。大部分受访者与同事能够相
互合作,并经常协助同事解决他们在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中的大部分学
生对受访者也是十分的尊重、有礼貌,
喜欢受访者的课程,师生关系融洽。大
部分受访者的家人也十分支持自己的
工作。
(7)身体状况:大部分受访者认
为,教学工作对个人身体造成了一定影
响:繁重的教学任务使身心疲惫,经常
出现头痛、腰痛、颈椎痛;繁重的讲课任
务会让咽喉出现问题,导致声音嘶哑。
但大部分受访者不认为身体健康状况
影响了自己的职业状态。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对
策研究
(一)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问题
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受访的高校教
师普遍认可教师这份工作,能够获得较
好的成就感,对工作条件满意,并拥有
较好的人际关系。但仍存在以下几个
问题降低他们的整体幸福感:
一是高校的教学工作略显乏味、
单调、枯燥;二是教师的工资奖金及福
利待遇、绩效工资偏低;三是学校的科
研管理、提供的科研条件有待进一步改
善;四是科研工作、职称评定给高校教
师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五是繁重的教
学任务对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造成了
一定影响。
(下转第169页)
(二)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对策
1、改善工作条件
高校教师的不幸福感主要来自对工作条件的不满意,包括工作内容、管理制度、工资待遇等,学校应详细分析造成教师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例如:让高校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制度修订、科研环境改善、教学条件改进等重要决策工作中,在全面了解高校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工作条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制度与工作管理、科研与教学条件更加符合教师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高校教师的薪资待遇,在无法提高教师工资的情况下,则应改善教师工作待遇,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生活等需要提供支持与便利,以弥补薪资方面的不足;开展以教师教学、科研内容为主题的专项学习、讨论、分享活动,以丰富教师的工作内容,并能为教师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技术、信息、资源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舒缓工作压力
教师幸福感
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是造成幸福
感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压力来源主要是
教学工作、科研任务等。受工作条件、
科研环境等影响,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
是不可能完全避免或消失的,只可能通
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舒缓,学校应重视
工作压力对教师的精神、心理、身体造
成的影响,在分析压力来源的基础上,
依靠有效措施帮助教师缓解工作压力。
例如:开展以工作压力舒缓为主题的专
项教育培训,聘请心理学、教育学、行为
学等行业专家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指
导,让他们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解工
作压力的有效方法;根据学校、教师和
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可以舒缓工作压
力的工余活动,如户外团建活动、瑜伽
健身活动、类活动、读书分享会、歌
舞文娱类活动等,注意活动主题和开展
方式应根据高校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实
际需求进行选择。
三、结语
通过对某高校200名在职教师进
行问卷调查实践研究,发现高校教师普
遍认可教师这份工作,能够获得较好的
成就感,对工作条件满意,并拥有较好
的人际关系,但对工作内容、工资待遇、
科研管理不是十分满意,科研与教学给
教师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对教师身体
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改善工作条件、舒
缓工作压力是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幸福
感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朱红,李广, 刘荣昆.地方高校教师
职业幸福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
保山学院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199~203.
[2]陈亮,杨硕.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
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 
2017(22):18~23.
基金项目:本文系邯郸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
1506016)。
作者简介:王玉珏(1988-),女,汉族,
河北井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
影视艺术教育。
(一)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法和步骤上略有不同。强调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应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与日常教学密不可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学习更新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教研,分析讨论教学设计,不断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二)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不仅能设计课程,更重要的是该设计能建立在对教材内容、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基础之上,是切实可行的。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实施依托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按照教学设计展开,包括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教师在教学组织上要实现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在教学管理上能熟练利用信息技术跟踪监测教学全过程。在教学评价上,教师能更加高效地分析学情、诊断学习、精准评估教学和学习效果,实现“多维度”的综合性、过程性评价。同时,教师要协助教学环境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使它们能够服务开放学习,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三)教研科研能力
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要具备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必须有提
出教育教学问题并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的能力。这项能力包括:①理论层面,
有理论指导,实践才不会盲目。教师应
该学习理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学设
计概念和内涵,了解教学设计的理论依
据,清楚什么是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
学设计。②政策层面,教师要时时关注
教育政策,跟上时代步伐,学习理解教
育文件精神,并能够落实实施。③实践
层面,根据教学设计理论,系统分析教
学问题与需求、确定教学方法与步骤、
做出教学评价。④环境层面,真实分析
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利用现有硬件、
软件和人文条件进行有针对性教学。
(四)技术应用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对教师的技术应
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知晓并能应
用多项技术,包括:①媒体制作能力。
基本的文档制作能力,视频、音频、动
画、图像媒体处理能力。这些基本能力
对作品的呈现非常重要。②资源设计
能力。包括教学媒体设计、网络平台设
计、教学软件设计、移动终端设计等,这
部分能力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
教师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设计出能广
泛应用于日常教学的软件或者平台。
③技术选用能力。虚拟仿真技术、人工
智能技术、全息成像技术、3D打印技术
等新技术种类繁多,能选择最适合学科
特点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强调
合理地应用技术,不是技术的堆砌。
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直致力于
探索借助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师基于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者认知的
分析,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学组
织方式,并能重塑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
方式。参赛教师需要思考:如何选题,
如何完成教学设计,如何呈现作品这几
个基本问题。这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学
实施能力、教研科研能力、技术应用能
力提出相应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贾颖绚,李宁.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
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北京市干部管
理学院学报[J].2015,30(2):67~69.
[2]莫凡.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的思
考——以2017 年参赛作品《调查与观察法》
为例.记录·教育[J].2017,12(18):109~110.
[3]鲁昕.以信息化促职业教育现代化[J].
江苏教育,2014,48(12):8.
(上接第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