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浅析
作者:肖珊珊 张景发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6
        摘 要 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所以先有幸福的教师才有快乐的学生。就学校管理而言,应该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师在幸福的状态中,其迸发出的教育智慧和教育理念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只有拥有强烈主人翁意识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学生第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而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中坚力量,其幸福感指数更应受到学校管理层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收入 职称 性格
        1 高校青年教师的幸福感现状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校规模明显改善,生师比例也大大提高。于是一大批优秀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加入了高校教师这支队伍,并成为了高校教师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科研的一线力量,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然而由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他们同时也肩
负着巨大的压力。工作上,他们面临着来自教学和科研的压力,还有职称晋升的重担。生活上,他们又面临着购买住房、赡养父母,养育子女的重责,因而常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无形之中,青年教师已然成为了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弱势体。
        长期以来,教师这个职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被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过多地关注教师的奉献精神,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平凡人的需要和获得。我们应该营造一种使教师勇敢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氛围,并且为教师实现自身幸福生活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创造学生幸福生活的同时,生活得更幸福。
        2 高校青年教师幸福感影响因素
        2.1 收入状况
        幸福的人需要外在的富足。虽然收入的增加不一定造成幸福感的上升,但是诸多研究表明个人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关系。赣南医学院的幸福感问卷显示在受访的100名青年教师中有39人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待遇,占受访者的39%。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中坚力量,他们刚刚步入职场,却要面临物质生活的巨大挑战。当今社会,物价飞涨,房价攀升,青年教师
走上岗位不久,就要面临结婚,买房等巨大压力,不觉之中已然陷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境遇。而此时支持教师物质生活来源的工资就显得极为单薄,所以面对高昂的物价、房价,教师普遍偏低的待遇也有待改善。
        2.2 职称晋升
        其次面临的是职称的竞争与压力。在高校职称的评定是十分严格的,尤其是高级职称评定既要有教学质量和时数的要求,又要有科研成果的要求。高级职称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其社会地位高低的标志,是教师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目前高校职称是有岗位限制的,其中教学科研型的教授占教师总数的10%15%,副教授占35%40%。因此,职称评聘的竞争十分激烈,由此给教师带来的精神压力非常大。
        2.3 心理压力
        高校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时间不分8 小时以内或以外,每天伏案看书、备课,做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的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 ,甚至多达十几个小时。为较好地完成任务而通宵达旦地工作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经常的事情,许多人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明
显不足。再加上积极的休息方式(运动、娱乐)不够,许多教师在紧张工作之后都明显感到体力不支,疲劳过度。另外,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观点,这就要求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中必须知识广博、勤于思考,要大量查阅资料,亲自做实验或进行社会调查。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为了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同行、学生的争议也是常见的。因此,高校教师在工作中所耗费的体力和脑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这种工作性质也决定了高校教师容易产生身心疲劳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久而久之,就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致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疾病的侵害。
        3 提高教师幸福感的策略
        3.1 提高青年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
        职业的社会地位通常与该职业的待遇收入、权利声望密切相关。而社会地位就决定了该职业的吸引力。就目前而言,高校教师有着较高的政治和文化地位,而经济地位则有待改善。尽管近几年高校教师的收入和待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目前的物价房价的增长速度相比,高校青年教师的经济压力还是相当大的。从社会方面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法律政策,使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通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来增加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自豪
感,从而增加教师的幸福感指数。
        3.2教师幸福感 培养教师的良好性格
        所谓教师性格,是指表现在教师个体对现实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如乐观、热情、认真等。学校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培养教师的性格,并且方案引人而异,让教师担任与自己性格相吻合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工作中的摩擦,从而增加其幸福感。
        培养高校教师良好的性格有下列方法:
        1)教育教师能够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而扬长避短,逐步完善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自己的友好性格,这样就可以增加相处的融洽感,从而较少与同事朋友之间不必要的摩擦。
        2)针对性格差异,实施有效管理。古今中外,人才成功与失败的实践表明,除智力外,性格品质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从良好性格的培养上入手,让教师具有自信、坚强、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的性格。
        3)要千方百计使教师的性格与其从事的职业相适应。要注意教师性格互补的合理性,对于具有不同性格的教师,要发挥他们各自性格的积极方面,克服他们各自性格中的消极方面,使他们互相促进、以增加其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乐趣。
        3.3 理解与协调教师的合理需求
        1)对教师的合理需要,要尽量创造条件予以合理满足。学校管理工作者要深入到教师当中,了解教师的合理需要,要通过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满足住房等基本物质需要,并对有益于集体、社会的需要加以鼓励和引导。(2)发挥教师主导需要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主导需要。针对主导需要激励教师,可事半功倍。例如,针对年轻教师的主导需要是发展需要的实际,学校一方面可为其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可通过谈话、座谈等让他们畅谈发展的价值与目的,让其意识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张可,杨萌.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25.
        [2] 陈大伟.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 钟慧英.高校教师柔性管理研究[M].湖南师大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