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
教师经常从学生身上得到幸福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更多资讯尽在实用资料栏目!
教师的幸福感演讲稿(一)——爱我所爱 无怨无悔——爱人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解
今年2月5日,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法制周报》大力推出的典型新闻人物、扎根大凉山悬崖18年、撑起“天梯学校”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当选。42岁的李桂林是四川凉山乌史大桥乡二坪村的教师,妻子陆建芬是代课教师。由于二坪村小学建在峡谷悬崖峭壁之上,孩子们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每次放学、上学,李桂林夫妇俩都要把孩子们一个个背上背下,18年如一日。李桂林接受《法制周报》记者采访时,十分感动地说,“我们是平平凡凡的山村教师,这个感动中国奖属于天梯上悬崖小学的孩子们,属于大凉山的贫困山区。”对自己的获奖,他说很激动,也感到意外:“对于大凉山贫困山区来说,我们太平凡了,我们是农民的儿女。贫困山区要改变落后的面貌,改变下一代人,不像他们父辈一样没有文化、甚至不认识钱的历史现状,必须靠教育。如果没有接班人,只要我能爬得动,就要上山教孩子们。”李桂林说,他们夫妻俩已经离不开悬崖上的孩子们,也离不开山
里的乡亲父老。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推荐评选委员会为这对教师夫妇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8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他们是艰苦的,他们又是幸福的。”
教师幸福感作为教师的我们,感到幸福吗?
近几年,我们经常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经济在增长,幸福也会在增长吗?被美名为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教师,有职业幸福感吗?
我询问过很多同事“你们觉得当老师幸福吗?”答案几乎都是一致的:不幸福。而且,绝大多数老师都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即使要饭,也决不当老师。是呀,过去有句老话,叫做“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答案也是出奇地一致的:当老师太累了。那什么时候你觉得幸福呢?答案还是一致的:只有躺在床上的时候。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在某种程
度上可以折射出我们教师的幸福指数,都处于中等偏下的状态。
是呀,教师从事着既消耗脑力、消耗体力的工作,又承担着沉重的工作压力,由此带来的身心健康隐患是多方面的,相当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达到教师体的34.5%,长期站立授课、伏案批改作业等工作使颈肩腰椎病、静脉曲张等成了教师的常见病。教师目前也是心理压力巨大的高危职业之一。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教师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之一。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据权威统计显示: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产生这些情况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教师总是时刻面对几十名学生,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随着班级人数的膨胀,加上过多的授课量和各项考评压力,教师的工作负荷量正逐年增长。除了应对学生之外,学校每个科室都有一大堆其他事务等着教师去做。以前是备课、上课、改作业、管学生,现在加上各项计划、总结、交报表、迎检查、听评课,还有各种各样的会议。
2、教师职业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且复杂多样。教师不但要付出
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学生,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社会的诸多要求以及现实环境的种种限制。一旦教师犯了错,就会招来一片指责声。面对社会上的一些误解甚至是不理解,一些教师难免会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及教育理想产生怀疑。
3、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也不成正比。教师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收入状况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那些在乡镇学校工作的教师,辛苦程度不比城里学校轻,甚至更操心,可是由于生源差,很难与城镇学校的成绩相提并论。评优树先、职称评聘等问题更难解决,在不公平感控制之下也更易引发心理失衡。
既然教师工作那么辛苦,幸福感那么低,为什么还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反思自己追求的职业幸福感,我幸福吗?
什么是幸福?
为了了解到底什么是幸福,我特意查了词典,“幸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到底什么是幸福呢?这是见仁见智的事。
1、肖川教授的理解
北师大肖川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有一句朴素而却又有粘合力的话语:“教育作为人类关注自我延续的一项实践活动,涉及到两个基本的问题——方法与方向。所谓方向,就是我们的教育究竟应该为一个怎样的社会培养怎样的人。”肖川教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为幸福人生奠基,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
首先,幸福是什么?我们幸福吗?怎样才算幸福?
肖川教授说:幸福就是充实而又闲适,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所谓闲适,就是从容地、自主地面对生活,(现在我们的压力太大,有一个解放教师的问题。)所谓幸福,就是指内心的平安,自主地面对生活。这是我所理解的生活。幸福人生需要什么?
在书中,肖川先生讲了幸福人生的四个“有”:
第一、心中有盼头。即有目标、有追求、有所成就、有所向往。真正好的老师一定能不断地唤起学生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能把人生美妙的前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带着美好的期待、美好的渴望成长。
第二、手中有事做。有事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岗位,爱岗敬业。
第三、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这是所有人一个共同的需要。怎样使学校成为一个温暖的家、温馨的家?怎样打造一个相互支持、相互欣赏的团队?这是校长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领导、校长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更多地欣赏和鼓励我们的同事,更多的关爱,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是一个好领导的重要特征和表现。作为我们教师,除了亲人,还要有朋友,这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
第四、家庭有积蓄。经济上的富有是重要的,我们经常说富贵吉祥,首先是“富”然后才是“贵”。当我们在经济上富有的时候,就会显得大气,不会过分地斤斤计较,不会过分地在乎那些名和利。所以,我们消灭贫困,建设一个富裕的社会,是每一任领导的责任。整个社会富有了,我们也会富有。
2、我的理解。
第一,幸福是一种感觉。曾听过这样一个关于“幸福”的故事。从前,有个年轻人总觉得自已是最不幸福的人,他虔诚地向上帝诉求指点。于是,上帝带他来到了一个据称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幸福魔力峡谷,这个峡谷普通人一生只能来两次。回去后,青年遇到问题总是自已尽
力解决,而不敢轻易动用去魔力峡谷的第二次机会,在他的竭力支撑下,之前看似很难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到了晚年,他已经是著名的成功人士,回望一生,才感慨幸福原来就在自已的心里,它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态度。幸福的真谛不是在于你是否得到,而是你在争取幸福时的感觉。所以说:幸福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它不同于物质的东西,作为一种个体化的感觉,幸福感应该是植根于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如果我们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可以享受课堂带来的亲切感,感知学生目光中的求知欲,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可以感受学生成才的光荣感,体验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升级。就如同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我们有一种安全的幸福感、有一种舒适生活的幸福感、有一种自我成就的幸福感。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一种价值体现的幸福感。教师应用自己的精神来影响学生,把这种“幸福感”传染给学生,那么,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幸福的,这种“幸福感”的教育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幸福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有的人长期过着优越的生活,却并不一定感到比别人更幸福。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是幸福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教育
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育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去追求教育幸福、创造教育幸福的教师则更少。因此,要提高教师对幸福的认识,提升教师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教师的幸福感。也许有人说:“我的职业观很好,我能认识到对教育要‘热爱与公平’、‘服务与奉献’、‘理想与牺牲’,可我就是感受不到工作的幸福,只有厌倦。”但是“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这时,也许我们就到了要好好调整自己心态的时候了。我们要明白,没有一项工作是十全十美的,好风景永远是在山的那一边。任何一项工作从事久了,总会生出倦怠感,不仅是教师这项职业。所以说,教师有“职业厌倦感”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只能正视现实。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繁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呢?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素,在做好心态的自我调整的同时,充实些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会工作与休闲,学会苦中寻乐,学会享受教育。
第二:幸福是一种行动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这种梦想的主要动力和源头是
教师要热爱教育并将这种热爱化为行动,才能够时时体会教育生活的幸福。而教师的教育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教师是否在教育行动中寻求到快乐。教师的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求知的快乐、爱的互动、平和的心态。 “求知”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欲求教好书,先要爱读书”,作为教师,由于职业特点,与知识打交道是生活中的主要内容,而读书正是不断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读散文可以陶冶情操,将自己的灵魂进行洗礼;读侦探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明辨是非;读小说可以了解世间百态,感悟人生;读历史可以博古通今,纵观内外;读哲学可以内练思想,外练修养;读教育专著可以拓宽思路,精益求精…… “爱”一直是现代师德的永恒主题,然而“爱”不应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应化为实际的行动。如果你是男教师,可以将你的男性魅力注入课堂之中;如果你是女教师,可以把特有的女性细腻带到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里;如果你年轻,青年的活力热情正是与学生自然亲近的源泉;如果你从教数年,多年积累的经验正是处变不惊的沉着;如果你年岁渐长,慈爱和蔼的目光会带给学生祖辈般的关爱;如果你巳为人母,你对学生微笑时会自然地放射母性的光芒;如果你巳为人父,你立于讲台上的身影也会透出父爱的伟岸;如果你博学,举手投足间便散发出学者的智慧和教者的风范;如果你多才,言谈举止中也会向学生传递自信的魅力,原来教育本身就是换一种视角看到的生活状态。 “平和的心态”是处于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难得拥有的一种心理
感受,在教育的海洋里,拥有平和的心态正如扬帆的船需要和煦的风一样。“平和”不是平淡,而是漫步教育之路的坚持,是经历教育挫折的平静,是“教过留声”的痕迹……我们如果总把上公开课当作任务,把学生调研考试当作压力,把教科研学习当作负担,那么我们将不会拥有健康的工作心态。当我们抬起头会发现还有一座座“高山”有待攀登,还有一道道鸿沟没有逾越,这样的工作心态带给我们的将是沮丧的心情、消极的情绪甚至是悲观的人生态度。其实,没有什么比现在更好,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细碎繁琐、所经营的平淡事业正是教师的职业状态,有了平和的心态,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起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但幸福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只要你有了一个乐观平和的心态,幸福就会永远属于你。有了积极的态度,你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美好,幸福也真的成了你的影子,会永远跟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