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总复习材料(语文版)
第一单元
第1课《白杨礼赞》
一、文学常识
茅盾(1896—1981),现代著名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代表做:“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长篇小说《子夜》,短篇《春蚕》、《林家铺子》。
二、字词
主宰(zǎi)锤(chuí)炼恹恹(yün)虬(qiú)枝晕(yùn)圈秀颀(qí)婆娑(p?suō)倦怠(dài)倔强(ju?jiànɡ)驰骋(chtnɡ)宛(wǎn)然
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无边无垠(yín):没有边界,形容极为辽阔广大。
诸如此类:许多像这一类的。诸:众多。
参(cün)天耸立:(树木等)高耸地直立着。
不折不挠(náo):指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折:折断。挠:弯曲。
三、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质朴、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四、写作特点
1、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
2、有扬有抑、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五、重点问题
1、文章借物咏人,作者是怎样逐层深入地来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的?
作者先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不平凡,它生活在辽阔坦荡的黄土高原之上。再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不平凡,笔直的干、枝,叶子片片向上,皮朴实无华。最后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不平凡,正直,不折不挠。
2、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它“极普通”,说法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不矛盾。说白杨树普通,是因为它生长在西北高原,生长环境和外形都是极普通的。但它的内在气质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精神不平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以形、景的普通,突出其神的不平凡。
3、作者是如何抓住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来赞扬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精神的?
作者由白杨树的干“笔直,绝无旁枝”联想到北方农民的“正直”,由白杨树的枝“笔直”“枝丫一律向上,紧紧靠拢”联想到北方农民的“团结”,由白杨树的叶“片片向上”联想到北方农民的“上进”由白杨树的皮“光滑淡青”联想到北方农民的“质朴”。作者就是由对白杨树的品格的赞美,
通过联想过渡到对人的礼赞上。这里,白杨树就是人格化的树,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4、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
5、作者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却从描写西北高原的景开始?
这样写有两个作用:
(1)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
的不平凡。
(2)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反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6、作者为抒写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突出白杨树内在精神的不平凡,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作者先说白杨树算不上“好女子”,再说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7、第七段中的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难道……只觉得、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用排比和反问,由浅入深、由树及人地强调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文章达到高潮。
8、第八段的作用何在?
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明全文主题。
9、结尾为什么要提到贵族化的楠木?
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深化主题,呼应开头。
10、品析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地喷涌而出。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
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活力。
第2课《囚绿记》
一、文学常识
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原名陆圣泉,浙江天台人。著有《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散文集》,翻译外国作品《葛莱齐拉》《罗亭》《烟》《鲁滨孙漂流记》《希腊神话》等。
二、字词
陆蠡(lí)瞥(piy)见孔隙(xì)涸辙(h?zh?)移徙(xǐ)脉络(mài lu?)淅沥(x?lì)浆(jiünɡ)液葱茏(cōnɡl?nɡ)猗(y?)郁镶嵌(qiàn)蕈菌(xùnjūn)纤(xiün)细
揠(y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揠,拔。
急不暇(xiá)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淅沥:形容轻微的雨声。
猗郁:充满生气的样子。
瞥见:一眼看见。
至宝:最好的宝物。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三、中心内容
作者通过写自己在孤旅生涯中“囚绿”的故事,借窗前一株永向光明的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四、写作特点
1.结构精巧,变化多姿。
2.文章以对“绿”的情感为线索行文,并以赏绿、囚绿、放绿、思绿的结构形成作品特有的节奏。
3.借物抒情,以小见大。
五、重点问题
1、“我”“囚绿”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后来又“放绿”?
九年级语文上册“我”囚绿的原因是想借助自己喜爱的绿来驱散自己心中的郁闷,为生活增添一点亮。后来,作者要走了,出于对它的挚爱;也是因为作者被它顽强抗争的性格、追求光明自由的执著精神所感动了,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性格和命运,所以放了“绿”。
2、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
“他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好象病了的孩子”。
3、作者描写“绿”被囚的生长状况以及自己的心态有何用意?
展现青藤形象,突出青藤的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个性特点,而叙述自己的心态,从另一个角度表现青藤的不屈与执著。
4、文章临近结束,写了“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一句,对文章起何作用?
既点明文章的时代背景,又暗示出“绿”的象征意义,突出文章主题。
5、“绿”的象征意义?
象征不甘被囚、顽强抗争、执著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精神;象征永不屈
服于黑暗势力的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6、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好象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