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北宋·苏轼)
版本导航:统编九上第13课;语文九上第17课;苏教七上第14课。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内容:开篇设问,把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表现出来,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内容:不知两句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更进了一步,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也更深了一层。
炼字:字把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不胜寒明写月宫的高寒,暗写月光的皎洁。
转朱阁,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炼字:30首月亮古诗转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表明夜已深;无眠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暗示了词人的忧伤。
情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写对月有怨,实际上写与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情感:前三句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婵娟指月亮,共婵娟就是共赏月亮的意思,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主旨:这是一首咏月怀亲词。上阕叙述了词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阕写对月怀人,情绪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金题演练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  )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 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
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                                                  (  )
A.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的“遁世”念头,表达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B. “我欲”“又恐”“何似”几词,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清影”则营造了一种孤独、凄清的氛围。
C. “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其中“何事”一词,表达了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之情。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3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C 【解析】词人开始苦闷、困惑,发出疑问何事长向别时圆;后来想通了,变得豁达,感慨此事古难全。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福。 全词以豁达乐观的情绪结尾。C项中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赏析有误。
2.(2)B 【解析】 “我欲”“又恐”“何似”这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虽然向往天上的生活,但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B项中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赏析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