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与文言文阅读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古诗词阅读。(42分)
(一)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映着天光。 ③子规:鸟名,杜鹃鸟。
2.“雨如烟”写出了雨的特点: 。读到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觉得尤为有趣,原因是 。(4分)
3.“闲人少”的原因是村子里的人“ ”(填写诗句)。诗人说“闲人少”,目的是 。(4分)
4.这首诗就像一幅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 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 的赞美之情。(4分)
(二)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字词。(4分)
使: 朝雨:
更: 故人:
2.读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时,你的眼前展现出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4分)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 。类似饱含送别之情的诗句还有许多,如“ , ”“ , ”等。(5分)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送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眼前。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旧时茅店社林边(往日) B. 明月别枝惊鹊(惊动喜鹊)4年级下册语文书
C.清风半夜鸣蝉(清凉的晚风) D.路转溪桥忽见(看见)
2.“西江月”是这首词的 。画“ ”的句子描绘出了乡村夏日夜景图: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惊起了 ;夜半时分, 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6分)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
D.整首词采用白描手法描写词人的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58分)
(一)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①之市,而忘操②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③。”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至:等到,直到。 ②操:拿、持。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1.解释下面的字。(3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
欲: 履: 者: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10分)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而忘操之。
(4)反归取之。
(5)何不试之以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至之市,而忘操之。
(2)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 )
A.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丢三落四。
B.做事要有时间观念,否则就会像郑国人一样失望而归。
C.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
D.要坚持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北人食菱①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席而啖菱。 啖: (2)欲以去热也。 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3.北人“强不知以为知”,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4.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悟,请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表达感悟,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4分)
A.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D.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
遂成大学。 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4.读了短文,你觉得匡衡的哪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3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