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伴我成长路作文5篇
诗香伴我成长路作文1
从我记事起,每天妈妈睡前都会给我读李白等许多大家的诗,但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李白的《静夜思》。后来我上学了,陆陆续续学了他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等,我终于牢牢记住了李白这个名字。
“他是谁?他还有什么诗?”我问爸爸。爸爸给我讲解他的诗意,给我讲李白的故事。我认为李白是诗坛“老大”我很崇拜他。爸爸说我没有他小时候聪明,我就借用李白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进行还击,爸爸笑了。放假后我还想去看看李白诗里描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祖国山河的壮观美丽。我总是在不自觉的想去探寻李白诗里描述的这个世界。
李白爱喝酒,人生向往自由,志向远大,为人磊落。我也希望能向李白一样自由、侠义地行走在人生这个江湖。我虽然只有二年级,还有很多无法理解,对这个社会也有着不明白,但我相信自己未来会像李白诗里写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终到达我人生理想的彼岸。
诗香伴我成长路作文2
望天空,不禁吟出“千里黄云白日曛”;望秋叶,不禁吟出“玉露凋伤枫叶林”;望明月,不禁吟出“更吹羌笛
关山月”。我的每一天就像这样,以诗为情,在这番妙词佳句中漫游,在诗境中成长。
这一点也不假,从我还在牙牙学语时,母亲就教我:“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我的童年就种下了*古代诗词文化的种子。可不是吗?坐在床上学“床前明月光”,看到樱花就学“十里樱花十里尘”。母亲喜欢诗句,我也喜欢诗句,我最崇拜的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多么唯美独特,简洁又包含了无尽的感情。
在诗境中的成长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速度过去着。一首首唐诗宋词读了又忘,忘了又读。记得我以前,只是觉得诗词顺口,可意思却一概不知,我读第一首诗的时候还是刚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是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秋风吹动着树枝屋外桂花飘香,到处是明月之光。在那深幽的夜晚,我坐在母亲的腿上听母亲浅唱低吟:“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我趴在桌上也小声念着这首诗。按道理,下一步是背诵,但母亲没有。她让我看,仔细观赏月亮。我看着那变幻莫测的云雾遮挡明月,夜空全无一颗星星,于是那圆月显得孤零,寂寞,惆怅使那宁静纯洁的天空忽然变得空旷而宽广。轻纱似的云一次又一次飘过了,但我却一直反刍着这首诗。当彩云终于把月遮掩时,母亲问我看到了什么?我很奇怪,这不就是那轮月亮吗?难道你看不到吗?我看着母亲,我回想那时看母亲的目光一定傻愣愣的!母亲回头看着我的样子,嘴里轻轻低吟着,仿佛是在讲一个故事,那是
一个忧伤的故事,一个关于明月的故事,令人心中起了一丝悲悯。后来母亲告诉我这个“故事”就是诗的意思。虽然那时这个“故事”我听得不太懂,但我觉得这是诗的远方。
母亲还说过,月是代表思乡,是代表团圆,我听着忽然的在心中升起
了,一种幸福感,这不仅是团圆的幸福,还是诗的幸福。
关于成长的诗歌我在诗境中成长,品人间真情,我眺望诗的远方,我在高呼“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想表达我的情感,用我的智慧,用诗句的方式表达:我向往“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友情;我希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迈;我相信“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哲理。
我在诗境中成长,你用宛如仙子地蹁跹起舞的美,深深吸引了我,教我如何不爱你。诗词的语言会化作黄钟大吕般的绝响,在我们年轻人心中激荡,并熏陶着后来的人,薪尽火传,留下无声的光明。
诗香伴我成长路作文3
诗歌,中华民族的骄傲之一,它从三千五百年前的《诗经》中悠悠走来,穿过丝绸之路上扬起的沙土,穿过青莲诗仙喝不尽的酒壶,也穿过杜工部忧国忧民的思绪中,穿过北宋安稳的炊烟,穿过南宋臣民遥望故土无尽的眼泪。轻轻地,悄悄地,似花瓣一般飘落在了我心里,也飘落在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里。
大抵每一个*孩子的宿命里都必定会有一段与诗与词的相逢吧,我并不是那芸芸纵生的`一个例外。在尚且年幼时,我便开始用那稚嫩的嗓音,口齿不清地背起一首首古诗,那一首首古诗不正似那清泉,一遍一遍地灌溉当时我幼小,不谙世事的内心吗?从那时起,诗与词便开始紧紧缠绕这我,也许,会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但说到底,到底是诗词缠绕我,还是我缠绕诗词呢?
我是喜爱唐诗的,爱它的雄伟大气也爱它的悠然自得。唐代的诗人不计其数,有多少人是匆匆留下一首诗后,便被时光吞噬得无影无踪的?我
也是喜欢李白的,这位青莲诗仙,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流离,他却不曾悲伤,他依旧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使已满身伤痕。他写过《清*调》,也写过《黄鹤楼闻笛》,他的一生,虽不是传奇,又胜似传奇。
诗,词的作者早已离我们数千年之远,那些追思,更是空想。
*曾这么写过: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香伴我成长路作文4
诗歌,风韵独到,诗歌,高雅纯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诗教传统,从“不学诗,无以言”到盛唐、明清,诗歌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爱诗、诵诗、作诗,使历代炎黄子孙沐浴在中华文明里,也使我们国家一直被称作“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永远是*人民引以为傲的民族瑰宝。
对我而言,那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字眼,是的另一种形式。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我认识了它——诗歌。那月夜下诵读《唐诗三百首》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诗歌给了我骄傲——一个孩子纯粹的骄傲,所以,上学后,我更是对诗歌情有独钟。语文课,只要是学诗,我听得最认真。由于我接触的诗歌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才明白诗歌原来不一定要如此整齐,原来不只有唐代才盛产诗人。
慢慢的,对于诗,我也有了自己的感受。我喜欢在反复吟诵中感受其凝练的语言美,在浮想联翩中感受其含蓄的意境美。喜欢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气势;喜欢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写实手法;喜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喜欢杨万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闲适之意。
是的,诗歌飞扬的文字让我真正学会感受。或许诗歌短小,但它总那么精辟;或许诗歌婉转,但它总富含真理;或许诗歌难懂,但它总是彩斑斓。诗歌就是一小扇窗,透过这窗,我看见了辽阔的天空,看见了宽阔的海洋。
诗歌,将继续伴我成长!
诗香伴我成长路作文5
寻寻觅觅,嗅过一路芬芳。蓦然回首,缕缕清香在心中荡漾。——题记
小时候,总喜欢手捧一本《唐诗三百首》,摇头晃脑的背个不停。最初,沉醉于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中流连忘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一泻千里让我叹服叫绝;“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百花齐放让我心旷神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天真烂漫让我童趣无限。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满足于风光无限好。慢慢的,更加懂得体会诗人的心声。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感受到深深的思乡之情;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倾听到母亲的浓浓爱意。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中品悟到伟大的爱国之情。
这就是我的小学生活,长大了,步入初中时代,我有了更高的追求。
现在的我,喜欢在灯火阑珊处,静静的聆听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墙上的钟摆凝重的晃动,品一杯香茗,翻开泛黄的古书,任由一缕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