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硬笔楷书字帖
  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网打尽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 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 特的书法文化现象。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 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 “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他小时候 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 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 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达到了“贵越品,古今莫二” 的高度。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 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 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 。中国书史上虽推崇 王羲之为“书圣” ,但并不把他看作一尊凝固的圣像,而只 是看作中华文化中书艺创造的“尽善尽美”的象征。事物永 远是发展的、前进的,王羲之在他那一时代到达“尽善尽美” 的顶峰,这一“圣像”必将召唤后来者在各自的时代去登攀 新的书艺顶峰。
 
  《兰亭序》 《二谢帖》译文:二谢面未比面, 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 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丧乱帖》译文:羲之顿首:丧乱之 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 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 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干呕帖》 《干呕帖》 , 又名《如常帖》 、 《昨还帖》 。纵 14.1 厘米,横 26.4 厘米,共 4 行 36 个字,五代至北宋时期的临摹本。国家一级文物。是 王羲之病中写给友人的短信。该帖笔意神采超逸,书风沉着 劲健,曾刻录于《淳化阁帖》之中,是流传有序的艺术珍品。
 
  《大观帖》大观帖,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帖工作由龙大渊 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 (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 。刻成之后置于太 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 ,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
 
  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
 
  《十七帖》 《十七帖》 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
 
  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 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 “ 《十七帖》长一丈二 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 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 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此帖为一组 书信,据考证是写给他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写时间从永 和三年到升平五年 (公元 347-361 年) , 时间长达十四年之久, 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清
人包世臣有 《十七帖疏征》一文可以参考。
 
  《乐毅论》 《乐毅论》四十四 行,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列为第一。梁陶弘景说: “右军名迹,合有数首: 《黄庭经》 、 《曹娥碑》 、 《乐毅论》 是也。
 
  ”真迹早已不存一说真迹战乱时为咸阳老妪投于灶火; 一说唐太宗所收右军书皆有真迹,惟此帖只有石刻。现存世 刻本有多种,以《秘阁本》和《越州石氏本》最佳。
 
  《黄庭 经》 《黄庭经》 ,王羲之小楷作品,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 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 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著作,相 传为老子所写,内容是以七言歌诀,讲述道教养生修炼的道 理。
 
  《黄庭经》字数不多,却内容深奥,语意深远,是道家 必修的经典。
 
  《行穰帖》译文:足下行穰,九人还示应决不? 大都当任。
王羲之 兰亭序 
  《哀祸帖》译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 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胡桃帖》此帖出自王羲之草书 《十七帖》 ,全文见《右军书记》 : ‘得足下旃 、胡桃药二种,知足下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知足下谓须服食, 方回近之,未许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 以当一笑。
 
  ’现存此帖已残,仅存 21 字。释文……回近之, 未许□□□。知我者希,此有成言。无缘见卿,以当一笑。
 
  《雨后帖》译文:今日雨后,未果,奉此,想□□能于言话 可定便。得书问,永以为训,妙绝无已,当其父转与都下, 岂信戴适过,于粗也。羲之。
 
  《寒切帖》又名《廿七帖》 、 《谢 司马帖》 。
 
  唐人勾填本,有乌丝栏。纵 25.6 厘米,横 21.5 厘米,草书五行,五十字。卷尾有董其昌、娄坚题记。此帖 宋代曾入绍兴内府,明代流入民间,明韩世能、王锡爵,清 王时敏等递藏,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书法艺术珍品。原文:十 一月廿七日羲之报:得十四、十八日书,
知问为慰。寒切, 比各佳不?念忧老久悬情。吞食甚少,劣劣!力因谢司马书, 不一一。羲之报。其中“谢司马”应为谢安。谢安为王羲之 至友。谢安于升平四年(公元 360 年)出山为桓温西司马, 时 41 岁。此信应写于此年,次年,即升平五年,王羲之逝 世。因此,此书应是王羲之晚年书写。此帖书体遒勁妍润 , 沉著流動,写时好像毫不费力,体现王羲之晚年书法高度成 熟,水到渠成,极致妙处。正如唐人孙过庭说: “是以右军 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励,而 风规自远。
 
  ”所以能够“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 。
 
  《长风帖》 译文:每念长风,不可居忍。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 深可忧。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知 得廿四日书,得(叔)虎廿二日书,云新年乃得发。安石昨 必欲克潘家,欲克,廿五日也。足下以语张令未? 前所经由, 足下近如似欲见。今送致此四纸飞白,以为何似?能学不? 《游目帖》译文: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
扬雄《蜀 都》 ,左太冲《三都》 ,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 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 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土,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 在彼,登汶领、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 于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