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城
卫星城的概念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
卫星城的起源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的卫星。这是卫星城
卫星城发展阶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城联系起来,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卫星城作为一个概念,是在1915年,由美国学者泰勒首先提出。其特点是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有绿地与中心城区分隔,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其实也是所谓的逆城市化,也就是郊区城市化。
卫星城分类  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3类;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以到母城市中心区耗用5小时作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即处于特大城市影响范围内的村镇自然变质,导致城镇规模变大,与中心城市联系增多)及人为规划发生;按其与母市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
(一)工业城:即半独立式郊区城镇,内有从中心城市迁入的或新建的大批工厂,并建有相
应配套的居民住宅与生活服务设施。
(二)生活城:即卧城化城,主要是居民住宅区以及相应的文娱生活服务设施。
(三)文化城:集中设置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并配有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如科学城、大学城等。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过分膨胀,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吸引力
卫星城作用
世界各国建设的卫星城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工业或科学研究机构等而建设的;另一类是为了在大城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而建设的。卫星城镇作为一种积极的城市规划理论出现,已经有80余年历史。卫星城市是现代化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可以分担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功能,是中心城市职能的延伸。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又具有相对独立性。1924年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会议,把它列为限制大城市恶性膨胀的方法之一。
卫星城的趋向
近年来各国在卫星城镇规划建设方面的趋向是:人口规模适当增大;职能向多样性发展;尽量使工作与生活居住就地达到平衡;采用先进的交通系统与母城取得便捷联系。   当前卫星城的发展趋势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中心城市距离越来越远。这对发展生产协作,提供就业机会,平衡男女劳动力,提高公共设施水平,强化卫星城的独立性有着重要作用。卫星城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居民的住宅大量迁到郊区;
第二阶段,在郊区建立大型购物中心等商业网点及将工厂企业搬到郊区,从而使城市中心的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阶段,在周边郊区基础上建立具备居住、购物、娱乐等城市功能的新城镇。
  从表面上看,卫星城与城市郊区化一样,随着城市交通的改善、公交系统的完善及私家车的普及,使中心城市的居住压力得到缓解。但从本质上来说,城市的郊区化是城市地理区域上的自发延伸,依附于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的核外围;而卫星城则是郊区的城市化,一般都有整体规划,有居住、服务、工作等多种功能,环境宜人,在生产生活上形成新的有吸引力的反磁力城市,是中心城市核的外围新核。
卫星城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于完善的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健康运动设施和创造各种就业机会。卫星城将以多核的城市结构改变郊区化单核的摊大饼结构,使大城市呈现出众星拱月的多中心城市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郊区房地产的综合有序的开发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邻里单位
概念
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创建者
  1929年美国人科拉伦斯.佩里(Clarence Perry)创建了邻里单元Neighbourhood Unit)理论,其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组成原则
  根据C·A·佩里的论述,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第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
出现原因
  邻里单位是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产生的,是居住区的规划理论。其基本出发点一是以邻里单位为细胞来组织居住区,二是力图解决现代机动车交通对居民,特别是对小学生上学的安全的影响。
有机疏散
概念
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又可分为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产生原因
芬兰建筑师E·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
结构的理论。
概述
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式能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兼具城乡优点的环境中。沙里宁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机体,它的内部秩序实际上是和有生命的机体内部秩序相一致的。如果机体中的部分秩序遭到破坏,将导致整个机体的瘫痪和坏死。为了挽救今天城市免趋衰败,必须对城市从形体上和精神上全面更新。再也不能听任城市凝聚成乱七八糟的块体,而是要按照机体的功能要求,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有机疏散论认为没有理由把重工业布置在城市中心,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
基本原则
  把个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即沙里宁称为日常活动的区域,作集中的布置;不经常的偶然活动(例如看比赛和演出)的场所,不必拘泥于一定的位置,则作分散的布置。日常活动尽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围内,使活动需要的交通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都使用机械化交通工具。往返于偶然活动的场所,虽路程较长亦属无妨,因为在日常活动范围外绿地中设有通畅的交通干道,可以使用较高的车速迅速往返。
  有机疏散论认为个人的日常生活应以步行为主,并应充分发挥现代交通手段的作用。这种理论还认为并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使城市陷于瘫痪,而是城市的机能不善,迫使在城市工作的人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作往返旅行,且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
社区规划
概念
社区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社区发展目标、实现手段以及人力资源的总体部署。具体而言,社区规划是为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乡居民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社区开发与建设,从而制定比较全面的发展计划。社区规划又称社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