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按照产业空间集聚与城市空间优化有机融合原则,健全完善以襄阳中心城区为核心、中小城市为支撑、特镇为节点、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风貌村)为基础的“四位一体”城镇体系,促进城镇聚落组团化、乡村聚落扁平化、生产要素集聚化、田园肌理网络化,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优化提升区域城镇发展体系
以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为重点,着力推进城镇布局网络化、功能高级化、建设集约化、风貌特化、管理精细化、环境生态化,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建立以多规融合为主导的区域城镇发展体系。
优化市域城镇格局
坚持以城带乡、一体发展,实施“中心带动、东强枣阳、西推河谷、宜(城)南(漳)保(康)成带”的空间发展布局,积极对接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平原“四大城市”,推进生产要素加速集聚,优化提升市域增长极功能。
完善城镇空间结构。坚持“集聚发展、轴线带动”的城镇空间发展思路,构建“一体两翼三带”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区域发展雁阵效应。
“一体”:即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科学确定中心城区的开发边界,加快推进襄州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大力提升核心引领区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吸纳人口、产业、资金能力。着力推动襄阳中心城区与周边伙牌、牛首、卧龙、欧庙、双沟、峪山等城镇在空间布局、功能统筹、设施共建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夯实襄阳大都市区的发展基础,成为带动襄阳市域发展的核心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引领区。
“两翼”:即枣阳市域副中心城市、河谷组团市域副中心城市。东部以枣阳为核心、西部以老河口—谷城组团城市为核心,形成沿汉十轴线“两翼”发展板块。进一步强化“两翼”集聚程度,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带动襄阳东西部人口集聚、绿发展的区域,发挥支撑全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带”:即沿汉江特城镇带、沿汉十先进制造业带、沿麻竹生态旅游带。以汉江沿线老河口、谷城、襄城、樊城、襄州、宜城重要城镇为依托,打造沿汉江特城镇带;以汉十高速沿线高新区、经开区以及枣阳、襄州、樊城、谷城、老河口省级开发区为载体,打造沿汉十先进制造业带;以麻竹高速沿线枣南、宜城、南漳、保康生态旅游资源为抓手,打造沿麻竹生态旅游带。
化城
“一体两翼三带”空间布局示意图
襄阳市人民政府健全全域城镇体系。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县级城区)为支撑、重点镇为节点、一般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襄阳中心城区为一级城镇。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为二级城镇,共5个,包括枣阳城区、河谷组团城区、宜城城区、南漳县城和保康县城。重点镇为三
级城镇,共22个,包括襄城区卧龙镇、欧庙镇,樊城区牛首镇、太平店镇,襄州区伙牌镇、双沟镇、峪山镇、黄集镇,南漳县九集镇、武安镇,谷城县石花镇、庙滩镇,保康县马桥镇、马良镇,枣阳市太平镇、兴隆镇、吴店镇、七方镇,宜城市小河镇,老
河口市孟楼镇、洪山嘴镇、仙人渡镇。一般镇为四级城镇,共计46个。
襄阳市城镇等级结构
襄阳市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趋势、城镇人口变化趋势和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城镇空间发展特征,优化城镇人口规模等级结构,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划襄阳市域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分为七个等级,其中第一级为襄阳中心城区,人口规模230—260万,达到Ⅱ型大城市规模;第二级为河谷组团城区和枣阳市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0—100万以上,达到中等城市规模;第三级为宜城市城区、南漳县城,人口规模20—50
万人,达到I型小城市规模;第四级为保康县城,人口规模10—20万人,达到Ⅱ型小城市规模;第五级人口规模为5—10万人;第六级人口规模为2—5万人;第七级人口规模小于2万。
襄阳市域城镇规模结构
襄阳市人民政府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对接国家“两纵两横”经济带和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关中平原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区别化发展的区域城市,加快打造“四大城市”融合互动的战略链接。发挥襄阳区位优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