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艺术特点
从雕塑上,从建筑上,从美术上三点分析:
古希腊雕塑
在整个西⽅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分重要的地位。西⽅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美术⽣⽣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对⾃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希腊雕塑
在整个西⽅美术传统中,古希腊雕塑占有⼗分重要的地位。西⽅美术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多年来,这种艺术精髓曾滋润着西⽅美术⽣⽣不息。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希腊神话是希腊⼈对⾃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古希腊建筑:现存的建筑物遗址主要就是神殿、剧场、竞技场等公共建筑,其中尤以神殿为⼀个城邦的重要活动中⼼,它也最能代表那⼀时期建筑的风貌。古希腊⼈的⽣活受控于宗教,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的最漂亮的都⾮希腊神殿莫属。古希腊⼈认为,神也是⼈,只是神⽐普通⼈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也不过是⽐普通⼈更加⾼级的住宅。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形有门廊的建筑。后来加⼊柱式,由早期的“端柱门廊式”逐步发展到“前廊式”,即神殿前⾯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演变为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形神殿四周均⽤柱廊环绕起来。希腊神殿建筑总的风格是庄重典雅,具有和谐、壮丽、崇⾼的美。这些风格特点在各个⽅⾯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美术
德国近代伟⼤的哲学家⿊格尔说过,在有教养的欧洲⼈⼼中,⼀提到希腊就会涌起⼀种家园之感。这⾮常形象地说明了,古代希腊是西⽅⽂明的发源地。
第⼆章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美术
第⼀节古代希腊美术
希腊所指区域古今不同,古代希腊的地域主要指现在的爱琴海地区,包括希腊半岛、⼩亚细亚西部沿海
地区、爱琴海上诸岛及南部的克⾥特岛。统⼀的希腊民族形成于公元前8⾄前6世纪,⽽在此之前的公元前3000年⾄前1200年的时间⾥,爱琴海地区就已经存在过早期青铜⽂明:先是克⾥特岛上的“⽶诺斯⽂化”盛⾏于爱琴海诸岛,随后是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化”影响到了整个爱琴海地区。可以肯定的是,亚洲的⽂化正是沿着⼩亚
细亚、克⾥特岛和希腊⼤陆之间的链状岛屿的路线出⼊希腊⼤陆的。虽然随着“迈锡尼⽂化”没落,希腊青铜时期所取得的所有⾼度发达的成就都消失殆尽,整个地中海地区经历了⼤约4个世纪的“⿊暗时期”,但爱琴⽂化⽆疑仍然是古希腊⽂化产⽣的前奏和序曲。
⼀、爱琴美术
爱琴⽂化⼜称“克⾥特——迈锡尼⽂化”,由德国考古学家海因⾥希.施⾥曼和阿瑟.埃⽂斯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先后发现。考古学的成果揭⽰出⼤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爱琴海地区发展出了⼀种独具特⾊的⽂化样式,它的中⼼位于克⾥特岛上,使⽤线形⽂字A,依据传说中国王⽶诺斯的名字,此⽂化被命名为“⽶诺斯⽂化”,其宫殿艺术风格盛⾏于爱琴海诸岛,公元前15世纪中期,由于⽕⼭的爆发和其它不为⼈知的原因,⽶诺斯宫殿⼤多被毁,随后⽶诺斯⽂化的影响逐步消亡。这些灾难促使爱琴海地区的⽂化向希腊本⼟南部地区转移,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在那⾥出现了第⼆种宫殿⽂化,因发现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的宏⼤遗址⽽被命名为“迈锡尼⽂化”,这种⽂化使⽤与⽶诺斯⽂化不同的⽂字,使⽤的是
线形⽂字B,它是希腊语的书⾯体。⼤约到公元前1200年,随着爱琴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处宫殿的毁坏,迈锡尼⽂化宣告终结,接踵⽽来的是缺乏重⼤艺术创作的“⿊暗时期”。
克⾥特美术:克⾥特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诺斯复杂的宫殿建筑中,以建筑和壁画艺术闻名。⽶诺斯宫殿以模仿地中海东部原型建造的宫殿为特⾊,它们的室内墙壁和部分地板通常装饰着以灰泥作底的⽔彩壁画。壁画中的⼈、动物以流畅的线条和红、黄、⿊、⽩、绿、蓝等丰富的⾊彩绘制⽽成,并以⼏何形的装饰带镶边修饰,其中的《巴黎⼥郎》、《⽃⽜杂技图》、《正⾯看台⽔彩壁画》等以极强的运动感和写实性⽽⾮常有名。最近根据对公元前16世纪埃及艺术的研究表⾯,在肖像艺术和主题上都表⾯埃及艺术与克⾥特⽂化有密切的联系。除了与宫殿相匹配的⼤型艺术外,在克⾥特⽂化中没有明确的统治者的形相系统,也没有其他等⾝尺⼨的雕像。但⽶诺斯的艺术家却经常在彩⾊画⾥,在⾻、⽯圆柱印章上,在象⽛、青铜或黏⼟⼩雕像上表现⼈物形象。⼀种30厘⽶左右的双⼿握蛇的《彩陶⼥性蛇神》是⽶诺斯⽂明雕像的代表。
迈锡尼美术:迈锡尼⽂化繁荣于公元前1500年⾄前1200年。这⼀时期,迈锡尼在建筑、雕刻和⼯艺美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
很⼤的成就。迈锡尼和梯林斯的宫殿是最完整,也是最典型的迈锡尼⽂化的代表。和⽶诺斯城⼀样,迈锡尼和梯林斯的宫殿也是功能复杂的建筑综合体,它们通常也是室内墙壁和部分地板以⽯灰装饰,室内
壁⾯有⽔彩壁画装饰,但不同的是迈锡尼和梯林斯的宫殿都在巨型的防御⼯事保护之中。雕刻⽅⾯,迈锡尼的狮⼦门是这⼀时期少有甚⾄是唯⼀的⼤型雕刻品。另外,从迈锡尼叹为观⽌的墓葬陪葬品来看,当时⼯艺美术也⼗分发达。⾦⾯具(图) 、⾦制狮头⾓状杯、⾦印章戒指,各式各样的⾦制珠宝:⽿环、皇冠、垂饰、臂环、腿环、珠⼦以及零碎的⽤来装饰死者农物的饰品,银制的公⽜头⾓状杯,青铜⼔⾸和长剑,装饰着各种图案的彩陶等等,都以极为精致的⼯艺和精美的装饰⽽令⼈⽬眩。
⼆、古代希腊美术
神像和⼈像,神庙和寺院,神话和现实⼈物,希腊是民主的摇篮,是民主思想的诞⽣地,没有任何现代作品能与古希腊艺术相媲美,任何⼈都俯⾸于神。德国伟⼤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威廉宏堡这样赞美古希腊艺术。直到今天,这些精美的、不朽的艺术品,仍然作为古希腊艺术的见证受到⼈们的赞扬。古希腊是欧洲⽂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在哲学思想、历史、⽂学、艺术等诸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化的发展产⽣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整个⼈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化遗产。
历经迈锡尼⽂明没落后持续约四个世纪的“⿊暗时代”,公元前800年左右希腊开始复苏,
众多独⽴的城邦在地中海周围建⽴起来,⼈⼝也开始不断增多。⾄公元前7世纪以来,希腊⼈就开始远离他们的故乡向外迁徙,并建⽴城市,修建神庙,希腊⼈向外殖民的过程中与周边⽂化的居民发⽣了冲突,各城邦在⼀致对外思想的强化下统⼀的希腊民族开始形成。在随后的⼏个世纪⾥,希腊表现出了与
过去⼏乎毫⽆关系的艺术的兴盛。
⼈们对希腊艺术的热爱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早在第⼀次⽂艺复兴时期,甚⾄更早,罗马⼈就相当推崇希腊艺术,他们收集希腊雕塑品并竭⼒去仿造。于是,在整个地中海地区,希腊艺术⼴为流传。但是,直到18世纪之前,⼈们在谈到古典艺术时,还是把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混为⼀团。随着令⼈赞叹不已、美丽绝伦的神庙和雕像不断的发现的,⼈们才清楚的认识到希腊才是真正古典艺术的诞⽣地。[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此,希腊艺术才重新呈现在世⼈的⾯前。今天,我们不仅能在希腊及其周边国家欣赏到古希腊艺术品,在地中海东岸、⼩亚细亚、北美洲、西西⾥岛,在意⼤利南部,古希腊艺术品⼏乎到处可见。化城
古希腊美术史通常分为⼏何陶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1、⼏何陶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
随着迈锡尼宫殿的⼟崩⽡解以其为中⼼的社会系统也烟消云散。希腊的⿊暗时代逐步袭来,⼈⼝骤减、贫穷和与世隔绝持续了⼤约两百年,直到公元前8世纪时希腊才⼜逐步复苏和振兴。这⼀时期是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希腊造型艺术的萌芽期。
在整个⿊暗和复苏期,除了陶器延续了早年的风格外,⼏乎没有发现任何将迈锡尼世界和⿊暗时期联系
在⼀起的线索。“原始⼏何陶”风格是这⼀时期艺术成就的代表,雅典是⽣产中⼼,也是各地陶器装饰的风向标。⼏何陶最常见的有陶罐和陶杯,它们的形状多由迈锡尼式陶器衍化⽽来,系快速制作。总体特点是:轮廓清晰、明快,装饰纹样规整、静谧。这⼀时期的陶器,依据先后表现出两种装饰特⾊:前期陶器局部装饰,装饰纹样种类不多,有同⼼圆、半圆、三⾓形、盘格图案和之形纹等,是⽤多枝画笔或者是多把圆规精⼼绘制的。后期陶器表⾯全部绘满图案,装饰纹样丰富,不仅有较前期更为规整、复杂的⼏何纹,还有动物、武⼠、战车等,造型都极为简略,横带状规则地排列于器物的表⾯。
2、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
古风时期是希腊造型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期。随着希腊⼈移民范围的扩⼤,东⽅的⽂化影响了希腊陶器外观的改变,埃及⼈的观念在建筑和⼈像雕刻⽅⾯对希腊产⽣了重要影响。然⽽,希腊⼈似乎永远都会以⾃⼰对⽐例、形状、式样的感觉,来对他们所借鉴的东西进⾏整改和创造。这⼀时期的希腊⼈在埃及建⽴了商贸城市,波斯帝国的势⼒也扩展到了地中海东岸地区,民主政体已经在雅典之类的城邦中建⽴,商业处于繁荣期,城邦间相互竞争,这是艺术发展的推动⼒。这⼀时期的希腊美术风格初步形成,成就主要表现在瓶画和建筑⽅⾯,雕刻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瓶画:迄今对古希腊的绘画所了解的⼀切,⼏乎都是通过陶器反映出来,尤其是装饰精美的陶瓶,是这⼀时期绘画艺术的代表。这⼀时期的陶瓶⽣产中⼼在科林斯和雅典,装饰上的叙事性题材也开始出现,
此时两地的⼯匠已经是陶器制造和绘画的能⼿了,他们不仅能画出⽣动的动植物,还能绘制出由许多⼈物组成的带有情节的故事场景。此时,⾃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上签名。古风时期,先后出现的陶器装饰风格有:东⽅风格、⿊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东⽅风格,得名于陶器上普遍装饰着东⽅化花卉、植物和动物图案。装饰花卉填⽩图案最常⽤的是点状玫瑰花,⽽动物图案则千姿百态、各具神韵。公元前7世纪的科林斯出产的陶器是东⽅风格的代表。科林斯的希腊⼈同时也是⿊绘装饰风格的发明者,这种陶器装饰的技术最终体现出的特⾊是⾚底⿊釉图案装饰效果。雅典的瓶画家们为了使⾃⼰的作品更受欢
迎,还不断的尝试许多新的装饰效果,其中最成功的是红绘风格。这种装饰⽅法与⿊绘风格正好相反,主题依然是神话,但已经有了很多社会⽣活的内容。⽆论是⿊绘还是红绘陶瓶,就绘画技法⽽⾔,形像虽然依然留有古埃及程式化的痕迹,但是就写实和⽣动性⽽⾔,更多的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不仅有短缩法的运⽤,还有鲜活场景的努⼒再现。在随后的陶器装饰上,希腊的艺术家都不⽢落伍,尤其是许多“先锋画家”都在不断的创新,其中的⽩底彩绘风格在古典时期有着⼀定的影响。
建筑:古风时期的希腊,以⽯头为建筑主料的围柱式希腊风格建筑已经本形成,这尤其体现在神庙建筑中。当时,为神祗们建造神庙依然在各种⼯程中占了极⼤的⽐重。围柱式的神庙,往往被规则排列的⽯柱柱廊环抱在中间,⽯柱上⾯是⽯造横梁,神
庙前⾯设计⼀个门廊,门廊从下到上由台阶、柱座基、柱⼦、媚梁、中媚、上媚和三⾓墙组成。柱⼦⽀撑着建筑物的重量,檐梁通常由琢⽯堆砌成,很少装饰,中媚由⼀系列交错排列的三槽板和柱间壁构成,柱间壁上则⼤多带有浮雕装饰。檐⼝在建筑中充当了斜⾯遮盖体的组成部分,两⽚斜⾯遮盖体的下⾯与中媚同⼀⽔平⾯的部分是神庙的三⾓墙。三⾓墙上通常有雕塑装饰,开始的时候这些雕塑是浮雕,⽽到了古风时期末期都成了圆雕了。整个建筑以多种⾊彩进⾏装饰,神圣⽽华丽。
各种“柱式”的设计也因神庙的建设⽽不断涌现。但两种主要⽯制柱式,即“多⽴克柱式”和“爱奥尼亚柱式”,在古风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多⽴克柱式没有基座,柱体纵向带有平⾏的凹槽,由下到上逐渐变细,柱⾝中部较两端微微外凸。柱头由两部分组成:⼀块⽅形的厚扁平顶板和其下的钟形圆饰。这种柱式在⼀定程度上模仿了埃及与迈锡尼风格的柱⼦,体现出简朴、挺拔、威严、厚重的风格。帕特侬神庙是多⽴克柱式建筑的代表。相⽐之下,爱奥尼亚柱式则有⽐多⽴克柱式更密、⽽深的垂直凹槽,柱体从上到下也更为匀称,且下有柱基,上有涡卷形的柱头,富于流动感的柱式体现着华贵、柔美的风格。厄瑞克武翁神庙是爱奥尼亚柱式建筑的代表。波塞多尼亚的雅典娜神庙是建筑史上第⼀座同时使⽤多⽴克和爱奥尼亚柱式的建筑。随后的希腊柱式,在此两种基本柱式的基础上有很多的变体,其中柱头更加华丽的科林斯柱式在⼩亚细亚地区流⾏甚⼴。
雕刻:古风时期,希腊⼈在埃及建⽴商贸城市,这使希腊⼈看到了利⽤坚硬⽯块制造⼤型雕像的可能性。从公元前600年起,希腊⼈开始以⾃⼰为模特制作真⼈⼤⼩的雕像,⾸先是⼤理⽯像,后来是青铜
像。古风时期的希腊雕像多为⼈物站⽴像,最为风⾏的两种圆雕像是先后出现的男裸体青年雕像和着装⼥雕像。
3、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
希腊古典时期,具体来说从公元前480年左右波斯停⽌进犯希腊到从公元前338年马其顿的国王菲利浦⼆世统⼀希腊这段时间。这⼀时期的希腊艺术发展极为繁盛,尤其在彻底击败强⼤的波斯帝国之后,希腊民情奋发,国威⼤振,不仅官⽅⼤⼒赞助艺术,⽽且私⼈赞助艺术风⽓亦是异常浓厚,⼤到神庙建筑,⼩到印封⽤具,材质坚硬的持久性艺术品迅速增多,艺术的各门类都取得了巨⼤的成就,其中建筑和雕刻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
建筑:古典时期,希腊的建筑艺术⽇臻成熟,神殿、竞技场、剧场、⼴场等⼤型纪念物或公共设施发展迅速。总体⽽⾔,希腊古典时期的建筑体现出以下特点:围柱式是建筑的主要形式。在现存的建筑中,雅典卫城建筑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雅典卫城建筑,主要包括帕特侬神庙、俄瑞克特翁神庙、普罗⽪雷亚城门楼以及雅典娜胜利⼥神⼩神庙等建筑。其中的帕特侬神庙是多⽴克式建筑的最佳代表。它庄重典雅,具有和谐、精致、壮丽、崇⾼的美。其不仅体现在对多⽴克柱和爱奥尼亚柱的和谐运⽤上,最让⼈注⽬的是它在⽐例和视觉修正⽅⾯的卓越表现。9:4的⽐例设计在整个建筑的计划以及神庙的正⾯图上都得到了运⽤,使得建筑结构具有了内在的旋律。视觉修正术的⾼超运⽤,不仅是建筑艺术中艺术家即兴创作
的体现,也⼤⼤增强了建筑物的庄严之感。这明显体现在对多⽴克柱在建筑使⽤的改良上:柱⼦膨胀的轮廓减弱了由于透视⽽产⽣的收缩感,每边⾓上的三个柱⼦较其它柱⼦要靠的紧⼀些,⽽正⾯和背⾯的中间六个柱⼦⽐两边柱⼦间的间距稍⼤⼀些。⾓上的柱⼦⽐其它柱⼦要粗⼤约5厘⽶,以此来弥补蓝天存托下视觉上的缩⼩感。另外,圆柱从底部到顶部稍稍向内倾斜,⽽壁端柱则向外倾斜。整个柱座平⾯从其中⼼向两侧以⼀个很⼩的弧度略微倾斜,柱顶盘也出现了类似的处理技巧。虽然这些对⽔平和垂直的改进是微不⾜道的,但因为整个建筑⾥根本没出现过绝对的垂直和绝对的⽔平,⾃然也就从内容消除了建筑物外观的可能棱⾓了。同时,这些改进体现了⼀种向修正因透视带来的弯曲⽽趋“直”的变迁。这些建造极具活⼒的形式都进⼀步突出了整个建筑形式的庄严感,同时⼜达到了整体和谐。虽然,如今卫城虽只剩下了断壁残垣,但三个宏伟壮丽的神庙遗址还仍然显⽰出当年希腊建筑艺术的辉煌。
雕刻:希腊古典时期的雕刻,普遍使⽤青铜制作,已经摆脱了古风时期的⽣硬朴拙,获得了⼈体结构的精确性和⼈体形状塑造的完美性之间的平衡,具有⾼度的写实性和⽣动性,是⾃然美和理想美结合的完美典范,也是古典时期希腊雕刻艺术⾼贵、单纯、静穆的精神体现。今天,希腊古典时期留存的雕像为数不多,但从精彩的遗存品、当时的⽂字描述和罗马⼈⼤量的复制品中,依然可以看出希腊古典时代雕刻艺术的辉煌。古典早期的著名雕刻家有克⾥蒂乌斯、内西奥特斯、⽪弗格拉斯和⽶隆等。克⾥蒂乌斯和内西奥特斯的代表作有《诛殺暴君者组雕》和《克⾥蒂乌斯男孩》,其中《诛殺暴君者组雕》现可以肯定为⼆者共同创作。⽶隆的代表作现存的有《掷铁饼者》。⽪弗格拉斯则没有留下任何作品。上述作
品现在只存有罗马⼤理⽯雕刻复制品。《诛殺暴君者组雕》描述着⼿拿武器正欲刺杀暴君的⼀位年长者和⼀位年轻男孩,虽然其中⼤步⾏进式的姿势⾮常常见,但在表现⼈体结构时充满了⼀种⾃信。《掷铁饼者》其原作为青铜制作,⼈物⽐例准确,刻画真实,姿态新颖⽽充满动感,动作舒展⽽富有韵律。另外,这时期⾸次出现的富于个性化的肖像《蒂⽶斯托克利像》,五官极具个性化特征,⽆疑地属严真实性极强的个⼈肖像。这也体现着古典早期的雕刻家已经真切地征服写实技术。
古典盛期的两位代表性雕刻家是菲迪亚斯和伯利克⾥托斯。这⼀时期,雕刻中的现实主义受到遏制,⽽理想化和单纯性趋势得以发展。菲迪亚斯的代表作是帕特侬神庙上的装饰雕塑和⾥⾯著名的《雅典娜⼥神像》,他古典盛期希腊最伟⼤的雕刻家,其作品同时也是古典盛期最可信和最⾼⽔平的代表。帕特侬神庙柱间壁、中楣、⼭墙上的雕塑⽆⼀不是古典时期的精品。柱间壁上,浮雕⼗分精彩,整个神庙共有92个柱间壁,《拉庇泰⼈同半⼈马搏⽃》是留下来的两块⽐较完整的作品,其构思⼤胆,情节极具戏剧化,半⼈马的清晰的⾝体结构以及这个动作敏捷、略微转⾝的拉庇泰族⼈的⾝体塑造是最引⼈注⽬的两个地⽅;中楣上,绕神殿⼀周的浮雕, 展现了雕刻家对⼈物的形象处理⾮常精通,展⽰的内容犹如电影胶⽚⼀样,展现着泛雅典娜节的游⾏,由骑兵、战车、众英雄、众神组成的画⾯节奏感变化万千,展现了各式各样的⾝体姿势、⼿势、⾐服、发型以及典型的没有表情的头部;⼭墙上,原创雕塑留下来的很少,东⼭墙上描绘的雅典娜的诞⽣已不复存在,仅有西⼭墙上不多的部分还可以看到,描述的是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之间为成为雅典保护神⽽展开的⼀场较量,作品中⼈物的⾐饰款式⾮常新颖,刻画细致深
⼊,带有能展现⼈体曲线的褶皱,体现出⼭墙中⼼事件中⼈物⽣理和⼼理上的渐变反应。《雅典娜⼥神像》,⾼12⽶,⽤⽊胎包以⾦⼦和象⽛装饰,据说雕像达到的艺术境界超越当时所有的艺术家。
波利克⾥托斯是另⼀位古典盛期最出⾊的雕刻家。他的作品追求⽐例和平衡,追求⼈性的光辉和神性的完美。代表作品有《持
⽭者》、《束发带的青年》。《持⽭者》⾮常有名,原作是青铜雕刻, ⾄今保存有50多个⼤理⽯复制品,⼤多数学者认为这个雕像表现的是阿喀琉斯。雕像⼿上拿着⼀根同样沉重的⽭,呈⼀条承重腿和⼀条⾮承重腿的⾝体姿势,充分探究了⾝体的反应动作。⾮承重腿略侧后,脚跟离开地⾯,呈“⾛路的姿势”,平衡的⾝体结构也暗⽰了向前⾏进的动作,肌⾁绷紧的形式和松弛的形式同时出现,但两者的关系处理得相当和谐。脸部
表情平静、冷漠,这种平静的感觉是全盛古典时期雕像的⼀⼤特征。《束发带的青年》头部转幅较⼤,发型表现的更加丰富,也更具造型感,是制作稍晚于《持⽭者》的优秀作品。同时, 波利克⾥托斯也是⼀位艺术理论家。他的《法则》⼀书系统地研究了站⽴式男性雕像的完美⽐例问题,认为完美的雕像是⼈体的头部和⾝体的⽐例是1:7,对当时乃⾄后世艺术家的创作产⽣了重要影响。
古典后期,希腊雕像开始由健壮、沉静和超脱的⽓质向风格优雅的抒情式转变。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是普拉克西特利斯。他的代表作有《赫尔墨斯与⼩酒神》、《尼多斯的维纳斯》等。其中《尼多
斯的维纳斯》可能是古希腊雕塑中第⼀个完整的⼥性裸体像,也是普拉克西特利斯最负盛名的雕塑。她柔韧的⾝体略呈“S”形,肢体圆润,回避的⽬光带着淡淡的羞怯。此作品共有49个复制品存世,但这些复制品明显缺乏原作品微妙的柔和之美,因为罗马时期的作家和诗⼈对作品具的流畅和柔美的评论⾮常清楚。他们赞美她绝对地和惊⼈地逼真,是完美⽆瑕的典型⼥性美的表现,⼀位参观者竟被她彻底征服,甚⾄跳上柱础去拥抱她。同样,《赫尔墨斯与⼩酒神》也没有强调肌⾁的⼒量和姿态的张⼒,⽽是细腻的肌肤和含蓄的线条。但是,正如我们对古典时期各⽅⾯了解到的情况⼀样,我们对古典时期雕刻艺术的了解还有待深⼊。⽐如,1972年刚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对青铜运动员雕像,他们⽆疑是古典时期的原作,但是并不符合我们⼀贯概括的“理想化”的特征,他们写实、⽣动、健美,⽛齿、眼睛等细部环节精妙绝伦,或许是我们不清楚的古典时期雕刻艺术的另外⼀个精彩世界。
4、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
西波战争之后的岁⽉是希腊艺术发展的“黄⾦时代”,但随着希腊两⼤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拉开序幕,连绵的战⽕肆虐了从⼩亚细亚到西西⾥的整个希腊世界。最终以雅典的失败⽽告结束。但是,希腊北⽅的马其顿国国王菲利浦⼆世⼀举剥夺了各城邦的独⽴地位,统⼀了希腊,这是希腊进⼊希腊化时代的标志。随后,他的⼉⼦亚历⼭⼤更是将势⼒向四周扩⼤,建⽴了地夸欧、亚、⾮三洲的⼤帝国。但是,作为亚历⼭⼤帝国⼀部分的希腊,⽂化的影响⼒依然强⼤。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和征服,希腊⽂化得以冲破区域性的限制⽽向更⼴阔的范围传播。但随着年轻的亚历⼭⼤⼤帝的去世,帝
国分崩离析为⼏个王国。到公元前270年,经过战争的吞并剩下了马其顿-希腊、塞琉西帝国、托勒密王朝三⼤统治区域。这⼀时期,希腊艺术开始与当地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以不同地区为中⼼的各种风格。“希腊化”所指的具体时段,是公元前323年亚历⼭⼤⼤帝逝世以后300年左右的时期。这⼀时期的艺术被称为泛希腊艺术。
利西波斯是希腊化时期第⼀位重要的艺术家。他在公元前336⼀前323年期间相当活跃,因为许多史料都称他为亚历⼭⼤⼤帝做了肖像。他偏好使⽤青铜,作品明显体现着个性化的⾃然主义。创作上他提倡⼀种新的⼈像⽐例标准,即确定⼈体的头部和⾝体的⽐例是1:8,与波利克⾥托斯确定的⽐例相⽐,其雕像⾝体更为瘦长、头部更⼩,⽽实际上他的雕像⾼度并没有增加。亚历⼭⼤⼤帝的肖像⾮常多,但不能确定哪⼀个是他的作品,所以,《刮汗渍的运动员》就成了他最有说服⼒的代表作了。《刮汗渍的运动员》表现了利西波斯直接向传统的古典主义式视⾓发出的挑战。雕像所表现的运动员正⽤刮擦板将⾝上的油腻刮擦⽽下。他的⼀条⼿臂直伸在⾝体前⽅,⽽另⼀条⼿握着刮擦板的⼿臂则与之形成直⾓。因此,⾝体宽阔的前部被分割,观赏雕像的视觉空间⼤幅度地延展,⽽观赏者被引导、甚⾄可以说是被迫仔细凝视整体,⽽不仅只是观其正⾯和侧⾯。另外,雕像侧出并转动的⾜、弯曲的膝盖都使得⾝体的下部产⽣扭转感,⽽连同位于上部的⼿臂位置,⼀并形成了偏转的⽔平中轴。从⽽使结构式的古典主义正⾯被三维的运动感所取代。
欧提基狄斯是利西波斯的门徒,也是希腊化时期重要的代表性雕刻家。他的作品体现出⾃然主义的形像,
满怀抒情⽽⼜富于东⽅情调,《命运⼥神》是他的代表作。留存下来的同样
是原青铜作品的⼤理⽯仿制品。⼥神的样貌是⼀个⾝披褶皱⾐服的⼥性,端坐在岩⽯上,头戴⼀顶皇冠,右⼿前臂蜷握着⼀捆⼩麦,⾜边有⼀个少年在游⽔,表现内容都富含寓意性,⽽且以各种因素组成⼈的形式代表着城市,这些都是⾮常新颖的。
将希腊化艺术从古典主义时代的艺术区别开来的诸多特征,在⼩亚细亚的帕迦马城的《宙斯祭坛》中都表现出来了。这座祭坛⼤约建于公元前170年,由两条局到的浮雕带装饰。第⼀条是环绕基座的2.3⽶宽,长90⽶的横饰带。另⼀条是与祭坛同⾼的柱廊内墙上长约73⽶,⾼约1.5⽶的横饰带。第⼀条浮雕带上⾯的像表现为诸神跟巨⼈的战⽃,保存的相对完好。这件作品⼗分壮观,但与古典时期希腊雕刻重在表现和谐与精致不同,它更重于追求强烈的戏剧效果。战⽃进⾏得激烈凶猛,笨拙的巨⼈被获胜的诸神打倒,他们肌⾁像⼤块坚硬的节瘤般肿胀,皱眉之下的眼睛⿎起,并在极度痛苦中紧咬⽛关狂乱地向上看着他们的征服者。每个形象都富有狂乱剧烈的动作和颤动飘扬的⾐饰,即便没有刻出全部细节,也能以光影效果暗⽰出极端的⾃然主义形体,为了使效果更加强烈,浮雕也不再是平伏在墙壁上,⽽是⼀批近乎脱离墙体的圆雕⼈物,他们似乎要涌向祭坛的台阶。同样,希腊化时期具有此风格的还有很多,如《⾃杀的⾼卢⼈和他的妻⼦》、《拉奥孔》等。《拉奥孔》⾮常具有代表性,作品中艺术家以极度的狂烈戏剧性对特洛伊的⼤祭司⽗⼦三⼈悲剧性的展⽰,彻底让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折服。的确,希腊化时代的艺术喜欢这样狂暴强烈的作品:它想动⼈,⽽它也确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