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县“大城关”发展情况介绍
德化县发展和改革局
化城2010年11月25日
德化县辖18个乡镇、202个村(社区),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31.6万。地处闽中腹地戴云山麓,境内海拔超千米的山峰258座,峰连绵不断,地势起伏跌宕,峰回路转,没有超千亩的平地,交通相对不便。要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全面发展,难度大,投资量大,且发展慢、效益差。县委、县政府立足城关地处浐溪河谷盆地,浐溪横贯城区,地势相对平坦,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的实际,提出“大城关”发展战略并坚持实施,走出了一条较为适合德化城市发展的路子。
一、主要做法
(一)以产业集聚带动城市发展
1.扶持发展陶瓷产业。德化陶瓷生产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晚清以后,由于战祸连年,德化陶瓷业渐趋式微。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化县把陶瓷业作为支柱产业优先发展,精心制定并认真实施《德化县陶瓷业发展规划》,在领导力量、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传统的行业
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了陶瓷业的快速发展。1988年至今,聚集在城区及周边的陶瓷厂家从229家增加到1100多家,从业人数从1.2万人增加到8.3万人,产值从5400万元增加到71.3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先后被授予“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2.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村劳动力往城区集聚,原有的城市承载力明显不足,县委、县政府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立足城关地区条件较好的实际,广泛学习借鉴国内优秀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提出了“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并举,先后建设了26个住宅小区,实施了四期旧街改造,完成了9个“城中村”改造和18处房地产开发,动工建设了省级陶瓷民营科技园区等6个工业项目园区,城市骨架不断拉大,城关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目前的10.5平方公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在城关落户的条件;规划建设一批适宜中低收入者购买的保障性住房,满足部分无房者特别是进城农民工的住房需求;积极破解就学难题,免收中小学生借读费,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通过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城区人口由1978年的1.03万人发展到目前的18.65万人,城区集中了全县69.2%的劳动力、72.77%的中小学生、67%的经济总量、67.6%的税收收入,城市化水平达59%。
(二)以生态保护实现绿崛起
1.致力保护良好生态。改革开放以后,德化县陶瓷业迅猛发展,而传统陶瓷工艺以燃薪龙窑为主,每年烧毁木材10万立方米,林木蓄积量不断减少,甚至出现了不少秃头山,林瓷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即展开关于解决“林瓷矛盾”的大讨论,并于1982年作出“以电代柴,发展瓷业”的战略决策,之后,又推广应用柴油、液化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实现了清洁生产,目前全县近90%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10%左右使用液化石油气、柴油,结束了“以柴烧瓷”历史,解决了
“林瓷之争”,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并实施封山育林,森林资源储量直线上升,全县林木蓄积量1245万立方米,占泉州市的一半以上;森林覆盖率77.3%,居泉州市首位,是福建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先后被评为福建省、全国绿化模范县。
2.致力推进污染治理。落实政府环保目标责任,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禁止引进审批重污染型项目,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着力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同时不断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和垃圾收集点,提高了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率,污水处理率达82.2%,2007年以来共削减化学需氧量1187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扎实推进污染治理,抓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脱硫项目,2007年以来共削减二氧化硫433吨。通过环境保护和治理,德化的空气和水质优良,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6%以上,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遥感卫星图像和有关统计数据,德化县
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第29位,福建省首位。
3.致力发展循环经济。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争创国家循环经济先进县为抓手,深入实施《德化县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循环经济关键节点技术攻关,抓好微纳米钙系列产品、竹制品废料回收利用、废瓷回收再生陶瓷等循环经济项目,着力发展低碳经济,万元工业产值能耗由2003年的2.5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9年的1.26吨标准煤,形成了独具德化特的“1+3+1”(前1指经济社会生态循环,3指产业间、产业内、企业内部循环,后1指社会废旧资源处置再生利用和绿消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
社会、生态的“三赢”发展,全县呈现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三)以陶瓷文化铸造城市灵魂
1.注重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德化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本着“不让城市在改造、扩张中失去记忆”原则,以续写历史的心态,正确处理好历史文物保护与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的关系,科学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开发中保护、在开发中传承,延续瓷都历史文脉。如位于城东的屈斗宫古窑址,1988年1月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陶器外销和宋元时期中外贸易友好往来重要的历史见证,在开发城东时,不仅制定
了屈斗宫古窑址保护方案,还对其进行了维修保护。
2.注重陶瓷文化载体建设。为更好地展现精湛的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在加强历史文物保护的同时,注重加强陶瓷文化载体建设,建成了陶瓷街、全国唯一一所由县级财政支撑办学的大专院校──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并在瓷都广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瓷雕──“渡海观音”及陶瓷五行柱,在瓷都广场沿溪栏杆成功设立了展示陶瓷名家名作的玻璃柜,成为展示德化陶瓷文化的重要窗口,彰显了德化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增加了德化城市的厚重和深度。
3.注重培育陶瓷创意文化。立足陶瓷产业集优势,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建成了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瓷艺术中心,吸引了20多个国家300多位著名陶艺家前来创作交流,并成功举办中韩陶
艺家交流研讨会、福建省陶瓷艺术与陶瓷旅游品设计评比大赛、中国瓷都·德化月记窑国际当代陶艺家(柴烧)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陶瓷技艺交流活动,推动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实现“产业文化化、创意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以管理创新提升城市形象
1.坚持集约发展。德化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耕地极少,仅占总面积的6.3%,且由于历
史原因,城区企业厂房遍地开花,建设用地显得更为紧张。为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县委、县政府坚持堵疏结合:一方面,从2002年起在县城规划区内停止审批新投产工业项目的零星用地,堵住了土地无序开发的漏洞;另一方面,根据山区的特点,积极向荒山进军,大力发展“工业梯田”,将工业项目园区建在城区周边的山坡荒地上,先后建成了鹏祥、诗墩、宝美等工业项目园区,其中鹏祥、宝美等项目园区的土地80%为山地,并提供资金、技术等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上山,吸引了147家企业入驻,腾出了发展空间,实现了集约发展。
2.实行从严管理。根据城市管理工作涉及职能部门较多的实际,建立了由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行政执法、市政公用、环保、卫生、工商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实行部门联动,统一执法,不定时开展夜市餐饮、“门前三包”、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作业、“牛皮癣”广告、农贸市场的卫生状况、营业秩序、车辆停放等专项整治,依法对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交通安全的违法违章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增强了震慑效果,提高了执法效率。同时明确部门职责,避免执法真空和重复执法,如道路开挖,都要经过县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审核同意方可动工,有效地避免了道路到处开挖。坚持“露头就打”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