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社会用语的现状以及规范化
                 
内容 摘要:  社会用语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不断反映人们生活发展的灵动语言,有着明显个性化,创新性,时代性等特征,它不仅是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应运而生,同时也受到外来词,传媒工具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对社会用语的规范化使用是每个使用汉语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  社会用语 特征 产生途径 问题 规范化
              德国哲学家,语言学洪堡特在1836年说过:“在语言中从来都没有真正静止的片刻,就好像人类思想之火永远不停一样,根据自然规律,它永远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社会用语作为一种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不断反映人类生活的生动语言,处于语言中最活跃的部分,它随着人类对新词汇新表达方式的需要不断地发生变化,无论从词汇还是语法中,使语言变化最灵动的表现,随着传媒手段地不断进步,社会用语引起了更普通的关注。
                                    社会用语的定义及特征
              语言是个开放的系统,是思维的载体,承载着人们对信息的表达,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稳定而又不停变化的状态,其中社会用语指流行于社会,面向公众的语言,它是语言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是语言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用语用于整个社会的公众场合,牵涉范围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们思维方式及交流沟通方式的变化。在这个信心爆炸的时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伴随其中的是瞬息万变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人们的大脑,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愈显得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社会用语包含的范围甚广,包括店名,商标,牌匾,路牌,快讯,广告,说明书以及各类宣传用语,行业部门服务用语,青少年流行用语,商贩叫卖语等等,它属于语言的一种动态形式,因此具有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显著特点,此外,中国当今社会用语还具有以下新特征:
(一)个性化的创新
创新性是社会用语的一种典型的特征,在张扬个性的时代,个性化的语言是个人来诠释信息的突现表现,这种个性化的创新主要可以表现在大致几个方面 1主题创新性 以一些电子产品的广告词为例,LG手机的巨幅广告牌上写着“我主张欣赏特立独行”;西门子说“无限创意,
推动世界”,摩托罗拉的广告词为“智慧演绎,无处不在”,西门子的广告词则是“灵感点亮生活”。同时这种在主题上推陈出新的创意点还充分表现在运动品广告词中,例如李宁“Everything is possible流行语言, Adidas的广告词是“Nothing is impossible,还有Nike的广告词是“Just do it等等。2搭配组合的创意性 a 词语的重新组合:这种全新的搭配方式往往是将原来互不相关的事物就某一共同点将其组合在一起,给人以新鲜的理解,例如“艾滋病高速公路”这个词,它是指由东南亚传入我国,沿四川,甘肃到新疆境内的一条快速感染的蔓延路线,它将“艾滋病”这个医学术语与“高速公路”这一建筑名词,借“高速公路”的特征来形容“艾滋病”的传播,独具匠心,也让人们有了更生动直观的理解。“蛋白质女孩”这个广告词随着王文华的同名小说为人所熟知,并成为一类女孩子的代名词,即指礼貌,纯情,健康,纯净,营养,圆满等特质的女孩子,而这种称呼往往很受年轻女孩子青睐。b 反语法搭配 最常见的有“副+名”结构,例如“很女人”“特别书生”“很青春”等等,这种用法是将一些典型的特征,还有一种现象是“动宾动词+宾语”结构,在很多报刊杂志的新闻报道上可以看到,例如“付费频道牵手”国家地理“等。3 旧词新释的创新性 词汇的意义并不是一直都固定不变的,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词义有扩大,缩小,转移三种基本变化途径,而在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词义的创新性诠释已经有了更大的变化,很多常用的词汇已经被标新立异的年轻人冠以全新的理解,例
如:美女(发霉的女人),早恋(早晨出去锻炼),大喜的日子(彻底大洗衣服的日子),月光族(月底前花光钱的的年轻人),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等等,这些带有一定颠覆性解释的词语往往流行于校园中,被校园中对流行新鲜元素颇感兴趣的学生们广为用之。
          (二)传播速度快,保鲜期短
                速食文化下的速食语言,在当今社会手机,网络,电视等传媒工具的推波助澜下,在社会中迅速传播,广为流传,而这些时尚气息颇重的流行社会用语往往会被作为一种时尚的产物,对其掌握运用程度快慢往往会被作为衡量一人是否够时尚的标准,因此无论从客观传播媒介还是大众心态上来看,社会用语的传播速度很快,但也正因为如时尚用品一样,人们对其新鲜度是由对此类相关事物的关注程度有关的,因此这类词语退出交际舞台也比较快。
        (三) 表达缩略化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急于用最简洁的语言高效地传达信息,社会用语作为一传播语言,其缩略形式越加明显,例如现在社会上很火的电视选秀节目“快乐男声”和“超级女生”,就被以“快男”“超女”来代称,而且这种用法颇受欢迎。
          (四)鲜明的时代气息
            语言不仅仅反映着人们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不断进步的精神文明,语言作为其中的产物之一,也体现了人们精神文明的提高。社会用语中鲜明的时代感就是很好的体现,例如2008年中国将举办奥运会,与奥运会相关的许多社会用语随处可见,例如中国移动的奥运口号就是“科技奥运自在移动”,商品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能使更多人去追求特别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因此出现了“小资”“SOHO”“白领”“布波”等时尚一族的称谓。
          (五)  更具人性化和公益化
              社会用语的人性化是人们文化素质提高,用语文明礼貌的体现,在许多公共场合以及广告词中命令口号式的用语被温馨体贴的人性化语言所替代,给人内心带来了一片绿洲,同时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例如在公园校园等一些公共场所,俄噢们可以看见明显的环保宣传标语“亲爱的游客,带走您的相机,留下您美好的回忆,除了您的足迹什么也别留下。”“每一片绿叶,都是一份绿的请柬,每一滴碧水,都是一份绿的馈赠”“我怕脏”,“芳草茵茵,踏之何忍”“小草微微笑,请您旁边绕”等等,一改“请勿践踏,违者”等生
硬冰冷的命令用语,人们看到这些温馨的用语,自然能体谅了,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的社会用语经常还会在新车的后窗上见到,例如“老面瓜,莫切”“别吻我,我怕羞(修)”“别追,已婚”等等,这些风趣地警示用语利人利己,有利于得到彼此的尊重和谅解。此外,很多公益广告,也值得我们去欣赏社会用语的公益化趋势,例如希望工程的公益广告词“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洲;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尚善若水,厚德载物”等等。
                          新社会用语产生的原因
        (一)新事物的出现
                词汇更新的最稳定基础便是新事物的产生,就语言的功能而言,是为了交流,传递信息,新事物出现势必会带来新符号的涌现,例如网络的出现在带动社会发展,增进人们之间联系沟通的同时,也为社会用语注入许多新鲜的血液,例如“顶贴”“BBS”“灌水”“斑竹”还有“偶”等等网络用语的流行。当然在电视,电影中反映出的新的社会现象,也被人们用在现实的表达中,例如在《新结婚时代》热播后,继而出现的“凤凰女”“麻雀男”的称谓,是对新的婚姻状态的形象描述,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
        (二)时代感与社会用语的融合
                语言与时俱进的发展脱离不了时代对其的影响,具有时代感的词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前几年的“非典”时期,近几年的“奥运”盛会,以至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等实事都带动了一批新鲜的社会用语。
          (三)旧词新释
              旧的词语是一个时间的范畴,并不代表其失去了生命力,反而在新的时期人们对词汇的创新和新的要求下,就的词汇会展现出新的生命力,给人们带来新的体验。
          (四)外来词的介入与国际化趋势的促进
                新词新语,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新词新语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外来词,外来词给汉语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了异民族异国土的知识和见闻。同时,国际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社会用语在此大潮下也迎来了所谓的国际化新突破新发展。其中对外来语的引用,大致分为两种途径,一种是对外来语的直接使用,一种是汉英杂糅。其中对外来与的直接使用更多是为了诠释新事物或者新概念的需要,例如“SARS”“布波”“量贩”“CEO”“VIP”“CBD”等等,都是阐释新事物的需要,而英汉杂糅的表达方式更常见,例如“
短短15分钟的小憩后,整个脸就像做了SPA一样水润”“今天你Google了吗”“他这个人很man”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章的标题也采用英汉杂糅的形式,例如《利用假日时间,和烦恼say goodbye!》,短信中也不乏汉英混用,例如“棒棒的body,满满的money,美美的beauty,多多的happy,心情时时如sunny,精神刻刻像baby.”其中中文与中文的音韵和谐及英文的押韵,使祝福短信琅琅上口。
          (五) 谐音换字的灵活运用
                社会用语借助谐音字的功能同样可以萌发出许多创意,尤其在广告语中更是屡见不鲜,例如某手机广告语“芯”动还不行动;某宝石饰品广告“一戴添娇”,中国联通的宣传语为“随时随地,得“信”应手,还有护肤品的广告语“为靓丽而战‘痘’等等,都是巧用了汉字谐音的特点而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六) 校园流行词语的表达
                流行词语代表着一种文化,反映了一种时尚,体现了一种情绪,它们中的一部分经过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被普遍接受校园流行词语是年轻人们求新求异的心里作用下,
以各种传媒工具为媒介在校园中广泛流行的一种社会用语,校园流行语产生的途径大致分为四类:
1 外来词语的吸收 这些外来词语包括(1)音译词,即音与义都借自外来的词,在当今校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音译词有“酷”,“托福”“秀”“派对”“卡通”等等 2)字母外来词,即指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外文字母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如MTV,HSK,WTO,MBA,GAMT考试,卡拉OK等等。(3)音译词,指汉语在引进外来词的时候,舍弃原来的读音,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用汉语语素构成的新词,如“超级市场(supermarket)”,“代沟(generation gap)”,“白领(white collar)”等.
2 固有词的改造
1)比喻类 这类词主要有“286”(喻指人的行动迟缓)“内存”(喻指人的知识量)“二饼”(眼镜)黄昏恋(快要毕业时谈恋爱)绩优股(优秀人物),崩盘(分手)等等。
2)反语类 这类词主要有“可爱”(可怜没有人爱),“天才”(天生蠢材),“好白”(好白痴)
3)别解类 这类词主要有“迷信”(盼望来信),“冒号”(冒充病号)等等
4)析字类 这类词主要有“竹本一郎”(“竹本”是笨的拆解,“竹本一郎”义即“笨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