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
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
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首先,何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就是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包括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网络新词语,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的专业术语和网民在聊天时所用的特殊用语三个方面。其次,流行是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事物和观念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继续推广的过程,涉及语言等领域。最后,我们必须要明确社会发展这一概念。我方认为,今天辩题中的社会发展是以人为基础、以民生为重、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通过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运行机制的不断优化,并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发展的社会发展。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的发展有利有弊,但是纵观当代,放眼未来,不难看出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的发展必然是利大于弊。
我方认为网络语言的利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方面。网络语言的流行为商家提供了丰富的商机,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大大推动了
人类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马尔塞克在1965年提出语言拥有价值、效用、收益等经济特征,能为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服务,其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商业价值。流行语言
文化方面。网络语言的流行是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剂。网络语言的标新立异、形象传神体现了其独特的创造性,大大丰富了语言文化。网络语言中所投射出来的追求平等、富于创新、尊重个性的时代精神,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从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政治方面。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一些政府性的政策法规更亲切和平民化,不仅拉近了政府与公民的距离,也使政策法规的宣传得到更高关注度,更易于被公民所了解所接受。如最近上海警方推出的“警方诚品”防宣传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正体现了网络语言的流行对政治发展的奇效性。
人际交往方面。网络语言促进了人与人关系的亲密性和和谐性,进而促进社会关系的不断优化,推动社会发展。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大背景,网络语言以其的幽默诙谐的特点和较高的信息传输效率在缓解人们压力、放松心情的同时提高了人际交往的便捷性。
思想方面。网络语言的出现正是人类强大创造力的体现,网络语言的流行在带动人们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水平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出了更有创新性的、符合时代的新理念。
同时,我方并不否认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发展存在弊端,但是只是其中一部分较粗俗的网络语言对文化的传承发展存在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可以在网络语言发展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被净化,同时被规范。我们都学过哲学,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处于主导地位,而次要方面只处于支配地位。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发展的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同时我方呼吁大家积极抵制网络语言流行对社会发展的弊端,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发展必然是利大于弊。
三辩
对方辩友认为新的网络语言混淆了原本词语的含义。但是请注意,这是利用原有的汉语词汇赋予了新意,词汇的写法和原来是一模一样,大家只是对它产生的新意不理解。就好像粉墨登场原本是上台演戏的意思,后来大家赋予了这个词为坏人乔装后露面的意思。难道我们就说后来人的这个引申义是不利于汉语文化发展,以至于不利于社会发展吗?
对方辩友大谈在严肃场合政府场合使用网络语言是无稽之谈,但是事物都是分场合使用。就
像你在葬礼上播放了《今天是个好日子》这首歌,难道就说是这首歌的错吗?在正确的场合使用网络语言才能起到最积极的作用。
既然对方辩友一直对我方所定义的网络科技与文化语言避而不谈,那好,我们就用事实来论证对方喜欢的网络交际语言,好不好?
第一、网络交际语言对社会民生热点的抨击。“楼脆脆”是对某些行业置老百姓生命安全于不顾的批判,“蒜你狠”“姜你军”这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我爸是李刚”是对“官二代”的鄙视。在这些汹涌的民怨背后,官民之间的对峙,物价飞涨的民生焦虑值得人们深思。
第二、网络交际语言对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是关注社会的眼睛,在无形之中促进了社会发展。“喉舌”《人民日报》惊现“给力”一词,正是我国传统媒体正在逐步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读者的要求。
第三、语言并非凝滞不前,其发展历程必须由历史说了算。20世纪初叶的中国,也曾有这样一场类似规范汉语与网络语言之争的“论战”——这就是文言与白话之争。最后历史选择了白话文,促进了社会发展。就像历史选择了“手机”而不是“大哥大”。网络语言一出现,我们就马上一竿子打尽,用这样的心态保护语言真是语言的悲哀。
网络交际语言尚且如此,更不论在网络科技语言和网络文化语言的作用之大了。因为其与经济科技成果直接相关。因此,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
四辩
谢谢!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给力的精彩辩论,可是对方辩友总是是嘈嘈切切错杂谈,大错小错落一盘,浮云岂能遮望眼,且听我等慢细言。
第一,刚才在您方看来小部分不文明网络语言已严重威胁到社会发展,在我方论述中也承认该小部分弊端,可对方辩友仍无视眼前网络语言带来的这么多利。这明显以偏概全。我方认为,在战士手中是保家卫国, 在坏人手里可能谋财害命。语言只是交际工具,是用来骂人,还是赞美人,完全取决于使用语言的公民个人素质。公民都有自由使用任何语言的权利,要想堵住恶源,不如大家都别用电脑了。再者,少数网络交际语言中出现的一些脏字脏话,也是现代社会语言中演变过来的吗?若追究责任,难道不应是现在全球使用的人类语言吗?试问网络语言何罪之有?
第二,对方辩友提到网络语言的流行在社会的滥用对民众造成不良影响。而实际上我方看到
的事实却是:俯卧撑、躲猫猫、做梦死、楼脆脆……这些以网络的惊人传播力顶成众口相传的网络热词成为许多丑闻当事人最恐惧的噩梦。从丑闻中提炼出一句流行语,就可以成为强大无比的批判武器。显然,说不良影响,也是对腐败贪官的不良影响,而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不正是推动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发展吗?又何来社会弊端?
对方辩友从头到尾谈论网络语言的弊,皆源于对方辩友不知何为网络语言导致不知如何正确运用,就盲目的认为弊大于利,这岂不是所谓的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以偏概全吗?因此结合我方123辩观点,我方认为:只要将网络语言正确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社会力量,大力倡导语言规范,杜绝网络语言中不规范不文明现象。其流行对社会的发展必将是利大于弊!
首先,网络语言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大放异彩。譬如网络专业术语病毒、电子商务等于IT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他让世界了解IT,从而成为当今社会主流产业之一,大大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事例在我方之前的论述中已得到印证。
其次,在国家语言委员会推出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系列中提到网络语言,显现了社会政府对网络语言的重视,不正是确认了网络语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吗?再者,各项法规
中对其进行了规范,目的在于正确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大大降低了不良网络语言造成的负面影响,目的就是在于确立良性网络语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生活是多元的,不可能要求语言表达一成不变,我们的语言表达手段也应该随之丰富,否则就会滞后于社会生活。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与现代社会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有语言的巩固发展离不开诸如网络语言这样的新语言的不断推动得以确立与强化。网络语言并没有从根本上冲击改变现有语言,只是增加了大量的词汇,我们所看到的是使用语言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多了.
对方辩友:当您上网聊天打字太慢时,难道没有使用简便快捷的网络词汇吗?当您沉醉于我方精彩的辩论时,不如赠予我们一句给力吧!可见网络语言不仅丰富了对方辩友的美好人生,也丰富了辩论赛的趣味性。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平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我方最终认为: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发展是利大于弊。现场在座的各位,对于这个问题,你应该懂的!
谢谢!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同志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你可以从中最快地查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中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
3.现实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为了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学建立因特网教室,普及计算机因特网知识,推动中学生家庭上网,实现远程教育与知识共享为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网上课内外辅导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
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们身边,学校的网站不正搞的红红火火,林寿桦书记、陈欣老师不也建议大家去学校的网站看一看吗?年段、班级的网页不也都在紧锣密鼓的制作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