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虽小,意义却大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其中吃粽子的习俗更是一种普遍传统文化现象。
端午节是中国人三大重要节庆之一,按照传统习俗,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正午立鸡蛋等皆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项目,而在众多习俗当中,吃粽子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而且,粽子更是端午祭拜的必备品。那么,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由来,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与端午节的来历联系到一起了。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而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而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现在大多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
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由此,便兴起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那么,粽子到底有些什么历史呢?它的做法又是什么呢?吃粽子又有些什么学问呢?还有,其他国家的粽子又有些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首先,让我们谈谈粽子的历史吧。
据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民俗专家赵之珩介绍说,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味食品。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而且技艺也相当高。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其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到了宋代,就有"艾香粽子",是用艾叶浸米裹的。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由此可见,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且在百姓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成为古代日不可或缺的食品。
并且,它的做法甚是简单。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到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
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古代的粽子制作工艺与现代的相差无几。
对于吃粽子的学问,我们都需要好好学习学习。吃粽子的时候必须要与蔬菜水果进行合理搭配,并且,不宜吃太多,吃后不能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性热,遇冷凝结不消化,腹胀。还有,挑选粽子的时候,要做到五小心,即小心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小心粽子的口味变化、小心粽子的质量、小心粽子的外包装、小心吃粽子是不是适宜。还有很多很多健康吃粽的学问,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出来了。
端午节食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一种特有的节令食品。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朝鲜的粽子:朝鲜人在端午节这天有吃“车轮饼”的风俗,人们把鲜嫩芽艾叶煮后捣碎,掺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朝鲜人成它为“车轮饼”。
日本的粽子:日本人过端午节时也吃粽子,不过日本的端午节是在公历的5月5日,日本的粽子
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做成的,粽子的形状与中国的粽子不同,其状呈种子形,别具一格。
越南的粽子: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叶包裹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他们认为,圆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节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缅甸的粽子 缅甸人爱吃粽子,但没有节日文化彩和纪念活动,只是作为一种食品而已。缅甸的粽子:缅甸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香蕉和椰蓉作馅,香气扑鼻,软酥酥的,甜滋滋的,令人陶醉。
泰国的粽子:泰国人包裹的粽子个头小如鸡蛋,因为是用绿粽叶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绿,味道十分清香。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新加坡的粽子: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后,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的米粉精而成的,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在国外,还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类型、不同口味、不同颜的粽子,虽然外表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本质还是相同的。都是粽子。
我想,在大家的眼中,也许都会认为粽子小小的,一点点都不起眼,只会认为是一种可以饱腹的食品。但,其实不然,它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和巨大的影响力。
它可以作为一种奖赏品。在唐宋时代,粽子也曾受到过皇室的喜爱。唐明皇在位时,每年在端阳宫里都要精工制作一批粽子和粉团。粉团盛于金盘之中,然后让宫女们用金质小弓箭去射盘中的粉团,射中者以粽子为赏。可是粉团滑腻,并不好射,宫女们为获得吃粽子的奖赏,必须全神贯注,认真拉弓引箭才行。唐明皇则在一旁取乐,并吟出了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这种宫廷游戏直到宋代仍然延续不断。
它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病的良药。古人还在粽子中加入药物,以疗疾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将治疟药与粽子并食来疟疾效果良好的记载。南北朝时,卢循将中药益智与糯米同裹,制成益智粽,呈献给宋武帝刘裕吃,他的脑力衰退、思维迟钝的症状。粽子也曾激发过古代诗人们的创作灵感。元稹有采缕碧筠粽,香梗白玉团;温庭筠有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姚合的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衰甚将簪艾一枝,
这些都是对粽子的歌咏。
后来,粽子也成为人们在端午期间馈赠亲友的礼品。旧时,一些朱门大户的节礼除粽子之外,还要配以桑椹、樱桃、荸荠、黄杏、五毒饼、玫瑰饼等时鲜物品。而小户人家则只能勉强裹几只清水粽,既充节物,又当食粮了。
由此可见,在古代,粽子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吃食,同时还是还可当做是良药,更是佳节馈赠亲友的礼品。它凭借着自己的特殊作用,成为了历朝历代的宠儿,所以才能流传至今而不被湮灭在历史潮流之中。因此,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就更应该好好保护“吃粽子”这个传统文化现象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
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传统文化现象是需要国人采取确切措施进行切实保护的,不论是哪个传统节日的哪个文化现象都是需要保护的,没有特例。像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成功事件,我们不希望再发生,也不能允许被发生。这就深刻要求我们,不论是国家还是人民,都需要提高自己的爱国情操,为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心、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