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卷第 2 期2024 年Vol.34 No.22024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 (Social Science Edition )DOI :10.20004/jki.ujn.2024.02.004
论司马迁言“使人不倦”“使民不倦”
王子今
(西北大学 历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摘要] 《史记》中有言及“使人不倦”“使民不倦”的文字,以为是政治成功的赞语,但参考《史记》其他所谓“不倦”语例,发现“使人不倦”“使民不倦”具有激励社会能动性与创造力的意义。司马迁有关论述,体现了开明史学家对于行政史、社会史关系之观察的重要发现。相关论说为考察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之动力的形成和持续的原由,提供了积极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使人不倦;使民不倦;行政史;经济史
[中图分类号] K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3842(2024)02-0048-07
《史记》赞美政治成功,有言及“使人不倦”“使民不倦”的文字。参考司马迁笔下频繁出现的其他“不倦”语例,可以理解“使人不倦”“使民不倦”是对全面激励民间能动性与创造力的社会领导作用的很高等级的评价。
汉代语言文字习惯,“倦”与“卷”或许义近。司马迁的有关论述,体现了重要的历史发现和深刻的社会思考,亦暗示行政史与经济史、社会史的特殊关系。“使人不倦”“使民不倦”的政策能够促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提升,这一认识为考察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进程中发展动力的形成与持续,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启示。
一、《高祖本纪》“使人不倦”
汉并天下,刘邦终得建国。司马迁记录了这样一个生动的庆功场景:“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对于“无赖”语义,裴骃《集解》引录
了晋灼的解说:“许慎曰:‘赖,利也。’无利入于家也。或曰江淮之间谓小儿多诈狡猾为‘无赖’。”
①所谓“无利入于家”的解释切合“治产业”话题。不过“小儿多诈狡猾”,可能更接近“太上皇”“大人”原意。《史记》中还有两次使用“无赖”一语。《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
无赖。’”《史记·吴王濞列传》引袁盎语:“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率以反。”②从上述
史料可知秦汉社会语言习惯,以“无赖”为贬斥语。后一例“无赖”与“奸人”并说,鄙视的态度尤其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兰台学术计划”)“中华文明起源与历史文化研究专题”委托项目“中华文化基因的渊源与演进”(20@WTC004)。
[作者简介] 王子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邮箱:dcsj@sina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86-387页。②(汉)司马迁:《史记》卷106《吴王濞列传》,第2752、2830页。· 历史研究 ·48
论司马迁言“使人不倦”“使民不倦”
明朗。《史记》直接记载“太上皇”与“高祖”对话中“无赖”一语的使用,与司马迁笔下多处表露的对刘邦的不敬是一致的。《史记》对刘邦“屠城”行为的记录,也可以看作所谓“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①的例证之一。②
不过,以记述刘邦事迹为主题的《史记·高祖本纪》,最后有“太史公曰”作为对刘邦时代的历史总结:“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③
此段史料充溢着对刘邦的高调赞美之情。
刘邦建国,创立了汉家天下,夏商周“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的历史轨迹,似乎出现了转折的条件。司马迁说:“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肯定的意味是非常明朗的。“天统”之说,似乎照应了对于“天人之际”历史规律的某种感觉。班固在《汉书·高帝纪下》借用了“得天统”的说法:“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④《汉书·郊祀志下》又写道:“高祖始起,神母夜号,著赤帝之符,旗章遂赤,自得天统矣。”⑤班氏的天命观和正统观对“得天统”一语有所申发。后来还有《汉书·李寻传》“先帝大圣,深见天意昭然,使陛下奉承天统……” ⑥之说,宣传了政治合法性和权威性的保障,在于“天意”。但这都是距离《史记》论“汉兴”颇为久远的事情了。
司马迁所谓“汉兴,承敝易变”,主要是说对“反酷刑法”的“秦政”之“缪”的“拨乱反正”。《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⑦《汉书·武帝纪》:“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⑧《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⑨而我们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所谓“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中“使人不倦”一语的意义。
二、《平准书》“使民不倦” 
其实,《史记·平准书》“太史公曰”在总结经济史的发展趋势时,也曾经以“使民不倦”语句赞扬商汤的成
就。说法和《高祖本纪》极其相近:“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⑩前置“承弊易变”的说法,竟然完全一致。
读上下文,可以体会司马迁的思路。“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此“盛”“衰”“终始”之说,与前引“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似有承袭关系。司马迁还
①(汉)班固:《汉书》卷62《司马迁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8页。
②王子今:《刘项屠城史事辨正》,《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394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下》,第81页。
⑤(汉)班固:《汉书》卷25下《郊祀志下》,第1271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75《李寻传》,第3191页。
⑦(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392页。
⑧(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第212页。
⑨(汉)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第1030页。
⑩(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42页。
(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42页。
49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说:“《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纳职焉。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以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货币有多种形式,“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社会经济形势变幻无常,“于是外攘夷狄,内兴功业,海内之士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事势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①。所谓“激然”,以及前引所谓“日不暇给”等,都体现出“奋迅拔起”②“驰骛”③“奔扬”④的节奏风格。⑤这种节奏特征在行政方式方面的表现,即睡虎地秦墓竹简《为
吏之道》所谓“兴之必疾,夜以椄(接)日”⑥。以快节奏追求高效率的“不倦”,是需要“郡县长吏”等各级行政人员带头实践的。⑦
《史记·平准书》“太史公曰”从经济发展进程的角度,分析了从“唐虞”“殷周”时代至“天下争于战国”,再至“秦”“并天下”的历史变化,并进行了总结。其大趋势体现所谓“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的自然力量。而高层执政者“使民不倦”的行政作用,尤其值得重视。
三、刘邦“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和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 
《史记》一言“承敝易变,使人不倦”,一言“承弊易变,使民不倦”,而“使人不倦”和“使民不倦”语义是一样的,自然也不能排除“使民不倦”因后世避讳传抄时改写“使人不倦”的可能。宋刻《昌黎先生集》卷37:“臣闻古之求雨之词曰:人失职欤。”注:“《公羊传·威五年》曰:‘大雩者何?旱祭也。’何休注云:‘君亲之南郊,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⑧以‘民’为‘人’,避太宗讳。”⑨宋朱熹《楚辞辩证》卷上《离骚经》写道:“洪氏曰:李善本以世为时、为代,以民为人,皆以避唐讳尔。今当正之。”⑩宋马永卿《懒真子》言“《晋史》乃唐时文人所为”,《天文志》即“以‘民’为‘人’”。  元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也说:“避唐太宗名,以民为人。”  明人朱明镐在“陶潜传”条也写道,“李氏”“以世为代,以民为人”  。清人缪荃孙《艺风藏书续记·诸子第三》“鬼谷子陶弘景注三卷”条也指出:“注中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30《平准书》,第1442-1443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1《耿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6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87《李斯列传》,第2539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第3013页。
⑤王子今:《两汉人的生活节奏》,《秦汉史论丛》第5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2页;王子今:《缓急之间:〈史记〉论历史节奏和文化节奏》,《月读》,2022年第4期。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⑦如《晋书》卷26《食货志》记载:“(晋武帝泰始四年正月)庚寅,诏曰:‘使四海之内,弃末反本,竞农务功,能奉宣朕志,令百姓劝事乐业者,其唯郡县长吏乎。先之劳之,在于不倦。每念其经营职事,亦为勤矣。其以中左典牧种草马,赐县令长相及郡国丞各一匹。’”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6页。
⑧今按:见《公羊传·桓公五年》,《春秋公羊传注疏》,(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1980年影印版,第2216页。
⑨(唐)韩愈:《昌黎先生集》,宋咸淳廖氏世采堂刻本,第1929页。
⑩(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版,第142页。
楚辞简介(宋)马永卿:《懒真子》,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版,第44页。
(元)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清乾隆翰林院辑《永乐大典》钞本,第61-62页。
(明)朱明镐:《史纠》卷6《书史同异》,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金山钱氏据《借月山房汇钞》残版重编增刻《指海》本,第246页。
50
论司马迁言“使人不倦”“使民不倦”
多避唐讳,如以‘民’为‘人’,‘世’为‘代’……”①
宋人黄震《黄氏日钞》中释《采菽》“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时介绍了一种说法,言“或以下民无爵禄之可争也,又以民为人之通称”。②这样说来,“使人不倦”“使民不倦”,原本“人”与“民”就是相通的。
司马迁说刘邦“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和汤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虽皆颂扬,但语气并不完全相同,然而二者都是新王朝的创建者,都是开启政治史新时代的历史英雄,这一点却是一致的。
体会太史公文意,大概有作为的政治领袖应当是能够利用“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的各种因素,全面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能动作用,成功实现“使人不倦”“使民不倦”这种行政效应。此“事势之流,相激使然”的“激”,与低能政治领导者出自主观设想,简单生硬的人为“刺激”显然不同,而是基于“事势”分析,高明政治智慧的表现。
四、“变”与“不倦”,“不倦”与“变” 
以“不倦”二字称颂社会创造之生力蓬勃的语例,又见于《汉书·武帝纪》:“《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③《汉书·食货志上》也写道:“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颜师古注:“李奇曰:‘器币有不便于时,则变更通利之,使民乐其业而不倦也。’”④可见,“使民不倦”之说自有儒学经典以为依据。“不倦”与“变”的关联提供了历史启示。而“通其变,使民不倦”,是可以与前引“事势之流,相激使然”进行对照理解的。⑤
所谓“通其变,使民不倦”,是与前引“承敝易变,使人不倦”,“承弊易变,使民不倦”彼此相一致的,都强调了“变”的意义。后世又有“使人不倦,其在变通”的说法。⑥而所谓“通变不倦”⑦,也涉及“变”与“不倦”的历史逻辑关系。
理解“变”与“不倦”,或者说“不倦”与“变”的关系,关于所谓“变”,可以参考赵翼“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天意已另换新局”,“天之变局,至是始定”的论点。⑧
历史进程中的“变”,呈示政治格局的“变局”,推演出社会结构的“新局”。这种“变”和“变局”实现的对社会发展动力的唤醒、鼓动与激发,往往促成具有积极意义的发展和进步。
当然,所谓“使人不倦,其在变通”,又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政策和策略的意思。
“变”与“不倦”,是积极时代、积极社会的特征。使得较多的参与者能够投入历史的“变局”“新局”动态进程之中,分别实现积极的人生意义,也是政治家的业绩。
五、秦汉人所说的多种“不倦” 
读《史记》可知,司马迁其他言及“不倦”的文句,大都言其积极性的强力持续,其意志力的长期
①(清)缪荃孙:《缪荃孙全集目录》,南京:凤凰出版社,2013年版,第171页。
②(宋)黄震:《黄氏日抄》卷4《读毛诗·鱼藻之什》,郑州:大象出版社,2019年版,第87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第169页。
④(汉)班固:《汉书》卷24上《食货志上》,第1117页。
⑤(唐)魏征等:《隋书》卷3《炀帝杨广上》:“《易》不云乎:‘通其变,使民不倦’。”北京:中华书
局,1973年版,第60页;《北史》卷12《炀帝杨广》:“《易》不云乎,通其变,使民不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0页。
⑥(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1《代宗李豫》,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2页。
⑦(宋)宋祁等:《新唐书》卷52《食货志二》载户部尚书杨于陵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60、1357页。
⑧(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6页。
51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坚持,如《史记·楚世家》所谓“施惠不倦”“好学不倦”①,《史记·孔子世家》所谓“学道不倦”②,以及《史记·游侠列传》:“季次、原宪终身空室蓬户,褐衣疏食不厌。死而已四百余年,而弟子志之不倦。”③
我们还看到其他文献所见“清谈不倦”“待士不倦”之说。④《后汉书·逸民传·高凤》:“凤年老,执志不倦,
名声著闻。”⑤此“执志不倦”,可以看作文化意志坚定不移的表现。另外,儒学学者强调“不倦”的理念亦多见诸文献记录,体现了坚持其文化原则之意念的执着。这可能就是所谓“执志不倦”。如《后汉书·张衡列传》李贤注:“《孟子》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⑥又如《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李贤注:“于是祁奚闻之,见范宣子曰:‘夫谋而鲜过,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代宥之,今一不免其身,不亦惑乎?’”⑦
不过,这些“不倦”,大都只是影响有限的个体意念和行为。在有限的条件下,或许也因友关系可能扩大了文化作用的社会场域和空间幅度,但是毕竟与汤武“使民不倦”及刘邦“使人不倦”形成普遍的社会能动性的全面激发完全不同。
当然,史籍所见人物言行也有非正面意义的“不倦”。如《三国志·吴书·诸葛融》:“每会辄历问宾客,各言其能,乃合榻促席,量敌选对,或有博弈,或有摴蒱,投壶弓弹,部别类分,于是甘果继进,清酒徐行,融周流观览,终日不倦。”⑧
六、对“倦”和“卷”以及孔子提倡的“邦无道”“可卷”的理解 
怎样理解《史记》“使民不倦”“使人不倦”所谓“倦”的意义呢?
①(汉)司马迁:《史记》卷40《楚世家》,第1710页。《后汉书》卷25《鲁丕传》:“性沉深好学,
孳孳不倦。”第883页。与此近义。类似赞誉又见于《后汉书》卷27《承宫传》:“执苦数年,勤学不倦。”第844页。又《后汉书》卷37《桓荣传》:“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第1249页。(西晋)陈寿:《三国志》卷41《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10页。《三国志》卷44《蜀书·姜维传》:“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第1068页。《三国志》卷54《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第1275页。《三国志》卷63《吴书·赵达传》:“滕他日赍酒具,候颜,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第1424页。《三国志》卷65《吴书·韦曜传》:“曜自少勤学,虽老不倦,探综坟典,温故知新……”第1463页。《三国志》卷11《魏书·胡昭传》裴松之注:“外同乎俗,内秉纯絜,心非其好,王公不能屈,年八十而不倦于书籍者,吾于胡征君见之矣。”第36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47《孔子世家》,第1928页。《后汉书》卷7下《儒林传下·楼望》:“教授不倦,世称儒宗,诸生著录九千余人。”第2580页。《三国志》卷57《吴书·虞翻传》:“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第1321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卷124《游侠列传》,第3181页。《汉书》卷85《谷永传》“乐善不倦。”《汉书》卷99上《王莽传上》“克己不倦。”也都是类同语例。
④(西晋)陈寿:《三国志》卷38《蜀书·许靖传》:“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第967页。《三国志》卷41《蜀书·霍弋传》裴松之注:“宪方亮严正,待士不倦,轻财好施,不治产业。”第1009页。
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3《高凤传》,第2769页。
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59《张衡列传》,第1901页。
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67《范滂传》,第2206页。《后汉书》卷70《荀彧传》李贤注:“《左传》曰:‘谋而鲜过,惠训不倦。’”第2290页。《三国志》卷11《魏书·王修传》裴松之注:“修重辞,融答曰:‘掾清身絜己,历试诸难,谋而鲜过,惠训不倦。余嘉乃勋,应乃懿德,用升尔于王庭,其可辞乎。’”第345页。《三国志》卷23《魏书·杨俊传》:“时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秉纯粹之茂质,履忠肃之弘量,体仁足以育物,笃实足以动众,克长后进,惠训不倦,外宽内直,仁而有断。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殊邻异党,襁负而至。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第663页。
⑧(西晋)陈寿:《三国志》卷52《吴书·诸葛融》,第1235页。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