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出土文献校读《楚辞·九章》四则
作者:徐广才
来源:《北方论丛》2020年第02期
楚辞简介        [摘 要]根据出土文献用字情况,“憎愠惀之脩美兮”中的“脩”古本当作“攸”“”或“卣”,今本作“脩”或“修”乃是后人改动所致;“愿荪美之可完”中的“完”不必从一本作“光”,古代元阳二部关系较近;“蹇吾願兮”中的“願”当读为“前”,前行之义;“易初本迪”之“本”当为“不”字之误,“不”读为“背”。
        [关键词]出土文献 《楚辞》 校读
        [作者简介]徐广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哈尔滨 150025)
        [中图分类号]I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541(2020)02-0115-07
        《楚辞》中的疑难问题,经过历代学者的不断努力,能用传世文献解决的问题,前人基本上都已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新材料的发现,也难以有实质性的进展。近年来,随着出土古文字材料的不断发现公布,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材料的不断发现,我们看到了与屈原
生活时代大致相同的文字材料,这些新材料为我们解决《楚辞》疑难问题提供了基础。
        一、《哀郢》:憎愠惀之脩美兮
        脩,洪兴祖引一本作修。
        “脩”“修”多形成异文,如《离骚》“夫唯灵脩之故也”,黄省曾本、朱多煃本、庄允益本“脩”作“修”;《天问》“东西南北,其修孰多”,朱熹本、黄省曾本、明翻宋本、朱多煃本、庄允益本、毛晋本“修”作“脩”。关于“脩”与“修”的关系,洪兴祖在“恐脩名之不立”下曰:“脩与修同,古书通用。”[1]12姜亮夫在《楚辞通故》脩、修条下说:
        《楚辞》脩字,皆修字借,无用脯修一义者。脩字凡四十余见,在屈、宋赋中, 皆作脩,无作修者,汉人赋中则多作修,惟《天问》“东西南北,其修孰多”作修。
        依屈、宋用字例之,则亦脩之误。其义大抵不出修长、修美、修饰三义……《楚辞》修字凡十余见,皆在汉人赋中。《楚辞》修字多训修饰,此字之本义也。然屈、宋赋,皆以脩脯字为之,惟汉人赋乃作修……则吾人谓修乃汉人字法,而脩则屈宋字法也。[2]420-421
        今按:脩、修二字在《楚辞》中共出现46次。脩,出现35次。《离骚》出现18次,《 天问》出现1次,《九章》出现4次,《九辩》出现2次,《大招》出现1次;汉人作品中出现8次,其中《七谏》出现3次,《哀时命》出现1次,《九怀》出现1次,《九叹》出现3次。修,出现11次,屈宋作品中出现5次,其中《天问》《远游》各出现1次、《招魂》出现3次;汉人作品中出现6次,其中《七谏》《九怀》各出现2次,《九叹》《九思》各出现1次。
        姜先生对《楚辞》中“脩”“修”的意义总结得较为全面,但这段话还有一些问题。第一,根据上面的统计,“脩”字在《楚辞》中共出现三十五次,而不是“四十余见”。第二,屈、宋赋中,除了《天问》以外,《远游》有一处、《招魂》有三处作“修”。“屈、宋赋中,皆作脩,无作修者”之说不确。第三,《楚辞》“脩”“修”皆用,并无严格区别,《天问》中的“修”字不一定是“脩”字之误。第四,《楚辞》中“修”字共出现十一次,汉人赋中只有六处。“《楚辞》修字凡十余见,皆在汉人赋中”之说不确。第五,屈、宋赋及汉人赋除了用“脩”以外,还用“修”,“吾人谓修乃汉人字法,而脩则屈、宋字法也”的结论与《楚辞》实际用字情况不符。姜先生这段话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仅仅是根据《楚辞》用字情况分析得出的,如果结合出土战国秦汉古文字材料,姜先生的说法中还有可修正的地方。
        “脩”字,已见于战国文字[3]263,在战国秦汉时代,其用法主要有以下五种:第一,用为本义,如包山简255、257中的两个“脩”字;第二,用为地名,如魏玺“脩武”;第三,读为修,如青川木牍“更脩为田律”“以秋八月脩封埒”、“脩波(陂)堤”;云梦睡虎地秦简《语书》简4“故腾为是而脩法律令”、《为吏之道》简5“正行脩身”“地脩城固”;第四,读为滫,如睡虎地秦简《日书》甲《诘咎》“以脩康(糠)寺(待)其成也”;第五,读为涤,马王堆帛书《老子》甲本《道经》:“脩除玄蓝(鉴),能毋疵乎?”乙本:“脩除玄监,能毋有疵乎?”北大汉简《老子》简145:“脩除玄鉴,能毋有疵虖?”简帛本中的“脩”,传世本皆作“涤”。又帛书《老子》卷前古佚书《称》:“诸侯不报仇,不脩佴(耻),唯乂所在。”整理者疑“脩”读为“涤”。
        “修”字战国文字中未见,“修”字所记录的意思,战国楚文字材料多借“攸”等字表示,如:
        1.攸(修)之身,其悳乃贞(真)。攸(修)之家,其悳又(有)舍(余)。攸(修)之向(乡),其悳乃长。攸(修)之邦,其德乃奉(丰);攸(修)之天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郭店《老子乙》简16-17
        2.昏(闻)道反己,攸(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衆近从正(政),攸(修)身近至仁。 郭店《性自命出》简56-57
        3.人民少者,以攸(修)其身。 郭店《六德》简47
        4.昏(闻)道反己,攸(修)身者也。上交近事君,下交得衆近从正(政),攸(修)身近至仁。上博一《性情論》简25
        5.天地四时之事不攸(修)。 上博二《容成氏》简36
        6.孔子曰:攸(修)身以尤,则民莫不从矣。上博八《颜渊问于孔子》简6
        7.共王使王子辰聘于晋,或(又)攸(修)成。 清华贰《系年》简087-088
        8.母(毋)攸(修)长城,母(毋)伐廪丘。 清华贰《系年》简123-124
        除了以“攸”表“修”以外,还以“”“卣”表“修”,如:
        1.备(修)庶戒,方(旁)时安(焉)作。 上博八《兰赋》简2
        2.我亦隹(唯)又(有)若且(祖)祭公,(修)和周邦,保乂王家。 清华
        壹《祭公之顾命》简7
        3.不坠卣(修)。 清华叁《周公之琴舞》简16
        “修”字,已见于出土汉代古文字材料,且用为本字,如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简247:“十月为桥,修波(陂)堤,利津梁。”虽然“修”字已出现,但表“修”义时,秦汉简帛仍多用“脩”字,如今本《老子》第54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这段文字亦见于郭店竹简本、马王堆帛书本、北大汉简本《老子》,其中五个“修”字,郭店本皆作“攸”;帛书甲本此段文字多残,只存一“脩”字;帛书乙本、北大汉简本皆作“脩”。《银雀山汉简文字编》收有“脩”字,凡十二见,编者注曰:“脩通修。”[4]148秦汉简帛文献中,还有很多以“脩”字表“修”义的例子,可参看白于蓝编著的《战国秦汉简帛古书通假字汇纂》。
        从目前掌握的出土战国秦汉简帛文献用字情况看,战国时期,在表示“修”义时,楚国多用“攸”,偶尔用“”“卣”表示,秦国用“脩”表示,三晋文字用“攸”表示[5]142。汉代在表“修”义时,
除了偶尔用“修”以外,绝大多数用“脩”字。根据出土文献反映的用字情况,我们认为,《离骚》《九歌》《天问》等战国时期作品中的“修”“脩”原本应该多写作“攸”,偶尔写作“”或“卣”。《七谏》《哀时命》等汉人作品中的“修”“脩”原本应该多写作“脩”,偶尔写作“修”。
        现在看到的楚辞文本“脩”“修”杂用,除了二字可通用以外,后人的改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时代为战国时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修”义本写作“攸”或“”“卣”,到汉代楚辞重新兴起时,汉人根据当时的用字习惯将“攸”等改为“脩”或“修”。时代为汉代的《惜誓》《招隐士》等作品,原文即当写作“脩”或“修”。即就“脩”“修”二字而言,在汉代对楚辞进行改写或汉人自己创作过程中,似乎应该是根据当时的用字习惯先写作“脩”,而后才逐渐改写成本字“修”。如果我们的推断不误,则姜亮夫所谓的“修乃汉人字法,而脩则屈、宋字法也”的结论不但不合楚辞用字习惯,亦不合战国秦汉用字习惯。如果借用姜先生的话,“脩乃汉人字法,而攸则屈、宋字法也”更合用字习惯。
        二、《抽思》:愿荪美之可完
        完,洪兴祖引一本作光。马其昶、陆侃如、徐英、闻一多、姜亮夫、刘永济、沈祖緜、苏雪林、胡念贻等皆以为当从一本作光[6]1515-1516。
        今按:完当与上文亡押韵,然完为元部,亡为阳部,学者以为元、阳二部不能相押,故上述楚辞学者皆认为当从一本作光。实际上,元部与阳部读音有关,二部可押。《国语·鲁语上》“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礼记·祭法》与此相当的文字“单”作“赏”。“单”属元部,“赏”属阳部。《荀子·非相》“谈说之术……欣驩芬芗以送之”,《韩诗外传》卷五第二十二章、《说苑·善说》第一章与此相当的文字,“芬芗”分别作“芬芳”“愤满”,“芗”“芳”属阳部,“满”属元部。《说文》石部“矿”字古文作“卝”,“卝”与“丱”“卵”古本一字,属元部,“矿”属阳部。《周易·夬》九五爻辞“萈陆夬夬”,孔颖达疏:“马融、郑玄、王肃皆云:‘萈陆,一名商陆。’”萈,元部,商,阳部。郭店《五行》简39—40有“东<柬>之为言犹练也”之语,马王堆帛书《五行》与此相当的文字,“练”字经文部分作“贺”,说文部分作“衡”,“练”属元部,“贺”属歌部,“衡”属阳部。楚国早期都城之一“丹阳”,李家浩先生认为,即秦汉时期的“当阳”[7]254。当属阳部,丹属元部。元、阳二部相押,古书中有其例。《诗经·大雅·抑》:“告之话言,顺德之行。”王力《诗经韵读》指出言、行押韵[8]368。言,元部,行,阳部。《管子·正》:“如四时之不貣,如星辰之不变,如宵如昼,如阴如阳,如日月之明”,变、阳、明押韵,变,元部,阳、明,阳部。《淮南子》中亦多见阳元押韵之例,张双棣《淮南子用韵考》多有揭示。如《览冥》:“若夫以火能焦木也,因使销金,则道行矣。若以磁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
矣。”行、难押韵,行,阳部,难,元部。《主术》:“奸不能枉,谗不能乱,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枉、乱、藏押韵,枉、藏,阳部,乱,元部。
        三、《抽思》:轸石崴嵬,蹇吾願兮
       
        王逸注:“轸,方也。故曰:轸之方也,以象地。崴嵬,崔巍,高貌也。言虽放弃,执履忠信,志如方石,终不可转,行度益高,我常願之也。”王逸未释“願”义,当以常义解之。后世学者多从之。然有学者认为“願”义不可解,且与下文“进”字不韵,故有异说。沈祖緜认为,“蹇吾願兮”义不可解。当作“蹇吾轸兮”方允。“轸石”之“轸”,涉下而讹入。“轸石”疑作“方石”,或作“磐石”。磐石,即大石也。这样“轸”“进”乃韵。何剑熏认为,“轸”“ 願”二字当互换,“轸”与“进”乃得协韵。“轸”于此处代表车。“願石”即大石[9]230。郭沫若亦认为“願”“进”不韵,但他从“行隐進兮”入手,认为“进”当为“难”字之误[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