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和评估的主要指标和内容、评估方法、标准分设置、评估得分的计算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建设企业(包括勘测设计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评估工作,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639 -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 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L/T 5274-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
DL/T 5314-201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应急能力评估导则
DL/T 1352-2014 电力应急指挥中心技术导则
AQ/T 9009-2015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
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2011年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2007年第493号令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2003年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发〔2005〕11号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办发〔2009〕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办发〔2007〕5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7〕13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6〕24号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家发改委2015年第21号令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2015年第28号令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国务院国资委2013年第31号令中央企业应急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安监总局2015年第74号令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2015年第80号令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2016年第88号令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厅应急〔2014〕95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
国能安全〔2014〕508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能综安全〔2014〕953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评审与备案细则
电监安全〔2009〕60号关于加强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电监安全〔2009〕22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文件的通知
国务院安委办〔2015〕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3.1应急管理
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取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行为。
3.2 应急体系
电力行业各单位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在建立和完善本单位“一案三制”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应急重要环节的建设,包括:监测预警、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培训演练、科技支撑、恢复重建等。
3.2电建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以电力建设企业为评估主体,以应急能力建设和提升为目标,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评估为手段,以全面应急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估模型和完善评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评估,明确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体系,提高企业应急能力。
4主要内容
4.1一般要求
4.1.1电力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完善应急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以电力建设工程项目为重点,全面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4.1.2电力建设企业应根据业务特点开展应急能力建设工作。
1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测设计单位应开展安全风险、地质灾害和涉及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的重大问题分析和评估,提出安全防护措施,为施工单位应急能力建设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2电力建设工程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建设单位对工程应急管理的责任。
3施工单位应根据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范围,制定应急预案,对施工现场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分包单位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应急要求,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应急能力建设自查自评,建立与地方政府、上级单位及建设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
4.2建设内容
电力建设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应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方面开展。
4.2.1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建设应包括法规制度、应急规划与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与演练、应急队伍、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内容如下:
1应识别、获取和更新适用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要求,及时修订本企业应急管理制度,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宣传、培训和落实。
2应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安全发展规划,并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3应建立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职责,定期开展考核。
4应结合企业风险分析情况,根据有关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开展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工作。
5应急管理制度应含有应急教育培训的内容,制定并实施应急教育培训计划,建立教育培训档案。
6应制定并实施应急演练计划,对演练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
7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与社会救援、医疗、消防等专业应急队伍及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联系。
8应保证应急所需资金,配置应急装备和物资,与应急协作单位建立装备和物资互助机制。
9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明确本单位与联动单位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与联动部门配合协调。
10应建立应急值守制度,明确值守方式、值班人员职责等。
4.2.2监测与预警能力建设包括监测预警能力、事件监测、预警管理等方面,内容如下:
1应建立分级负责的常态监测网络,明确各级、各专业部门的监测职责和范围;与上级主管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建立联络机制。
2应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明确预警的具体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程序,根据事态发展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或解除。
4.2.3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建设包括先期处置、应急指挥、应急启动、现场救援、信息报送、信息发布、
调整与结束等方面,内容如下:
1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第一时间进行先期处置,防止事故扩大,重点做好人员的自救和互救工作,及时报送信息。
2应急领导机构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机构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置方案,开展应急救援,做好现场监测,保证现场处置人员安全,防止次生灾害。
3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报送信息。
4按预案规定调整或解除应急响应。
4.2.4事后恢复与重建能力建设包括后期处置、应急处置评估、恢复重建等方面,内容如下:
1应开展突发事件原因调查和分析并统计事件造成的各项损失。
2应对现场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落实应急处置评估报告有关建议和要求,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3应制定临时过渡措施和整改计划,针对设备、设施和施工现场存在的的隐患,及时落实专项治理资金,制定整改措施,合理安排进度,确保安全、高效地实施整改。
4应结合事件调查分析结果,查存在的问题,修改相关工作规划,制定建设方案,实施建设。5评估方法及要求
5.1应急能力评估内容依据应急能力建设内容,按照附录A和附录B中的评分标准打分,各电力建设企业可根据本标准开展自评估。
5.2应急能力评估以静态评估为主,动态评估为辅。
5.3评估范围包括企业及其所承揽的工程项目,项目现场采取抽查方式,抽查个数应不少于2个,且覆盖主要业务范围。
5.4静态评估
5.4.1静态评估的方法包括资料检查、现场勘查等。
5.4.2检查资料应包括应急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以往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演练等相关资料和数据信息;现场勘查对象应包括应急装备、物资、信息系统等。
5.5动态评估
动态评估的方法包括访谈、考问、考试、模拟演练等。
5.5.1访谈
访谈对象为企业应急领导机构负责人,了解其对本岗位应急工作职责、企业综合预案内容、预警、响应流程的熟悉程度等。
5.5.2考问
考问对象为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一线员工,抽选上述人员时应做到覆盖安全生产的重点岗位,主要评估其对本岗位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基本常识、关键的逃生路线、自保自救手段和措施、相关预案等的内容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的了解程度。
5.5.3考试
考试对象为管理人员、一线员工,抽选上述人员时应做到覆盖安全生产的重点岗位,主要评估其对应急管理应知应会内容的掌握程度。
5.5.4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主要针对应急领导机构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分别按相应职责评估其对监测预警、应急启动、应急响应、指挥协调、事件处置、舆论引导和信息发布、现场处置措施等应急响应及处置工作流程、技能的掌握程度。
6标准分设置
6.1静态分值
静态评估总分1000分,其中一级评估指标中预防与应急准备标准分500分(占50%),监测与预警标准分100分(占10%),应急处置与救援标准分300分(占30%),事后恢复与重建标准分100分(占10%)。各级指标分值设置情况详见表1。
表1指标分值设置情况
6.2动态分值
本标准动态评估总分200分,其中访谈部分10分(占5%),考问部分40分(占20%),考试部分50分(占25%),模拟演练100分(占50%)。
7评估得分
7.1综合得分=(实得分/应得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