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1.3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人教部编版
                  《夏日绝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夏日绝句》是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公元1128年发生了著名的靖康之变,靖康知府赵明诚见大势已去,于是携带妻子李清照从北向南逃窜,当他们逃至乌江口时,在这里停顿了下来,也就是在这个项羽拔剑自刎的地方,李清照看到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感慨万千,于是面对着浩浩江水随口吟出这首诗。据说其丈夫读了这首诗,想到自己不抵抗金兵,缀城逃跑的行径,非常羞愧,不久之后抑郁而死。
    整个诗的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还思念项羽,思念他那种死也不肯逃过江东的英雄气概。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表达自己家国爱恨,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目前通过反复的诵读,基本就理解古诗表现的意思和所叙述的事情。但由于其本身的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还是不能深入真切理解诗人的情怀。必须结合诗人当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教师的适当指导品悟才能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诵法:在反复散读、诵读、品读等各种朗读形式下,能让学生对诗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情感上的调动。
  迁移法:通过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在情感。
  比较法:通过分析比较该诗中所处两段历史的相同之处以及历史中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感悟作者的情怀,和文本的风格。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当堂背诵古诗,学会结合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去理解诗词所包含的情感。
  方法与过程:以读促品,通过朗读、品读词句,理解作者情感,了解作者前期和后期作品的风格的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读、品、吟,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听歌曲《心恋》出“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歌词“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假装欣赏欣赏一瓶花”。这首诗写一个在院子里荡秋千的少女看到一个翩翩少年走进来,满含娇羞的跑开,可是由于好奇,忍不住又偷偷回头去看的一个小举动,出自居“婉约派之首”李清照的《点绛唇》。据说这是她和丈夫初识时写的诗,
2.简介: 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属于婉约派的吗,同学一起读读。
二.初读诗歌:
1.齐读。对于同学们的朗读,我暂时不做评价,等大家理解诗歌后,你们自己看看读得如何,自己来评价,再看看如何朗读。
2.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出你不懂的地方。分红蓝两队比赛,看看哪一边的同学提出的问题对学习这首诗更有价值。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三.合作探究:
形式:红队出题蓝队回答,蓝队出题红队回答,答不出来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到了吗?
“人杰,鬼雄”读出对舍身取义英雄的赞美之情来。
2.诗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了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金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逃到洛阳。南宋君臣苟安偷生,人民生活困苦。
抒发了作者对南宋王朝君臣苟且偷安的谴责之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五.即兴表演:
我们一起来创设一个情境,你们就是南宋统治者和诗人李清照
1.南宋统治者心里想什么,你能说几句吗?
2.诗人李清照会对南宋统治者说什么呢?
六.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诗歌。
七.拓展:同样是写项羽乌江自刎,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吗?课外查资料理解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教学反思: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开头两句是针对那些贪生怕死,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而说的。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意思,举一个历史人物继续发挥。李清照用项羽的骨气来强调自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观点。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课:我采用打印好导学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相互帮忙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初读,感知诗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不懂的问题;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同学们通过初步了解婉约派之首的李清照,但写的这首《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同学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的兴趣,一步步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
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从课前欣赏歌曲《心恋》→引出李清照和丈夫初次相识的美好诗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引出李清照婉约派之首的介绍→引出本节课学习的诗歌《夏日绝句》不是婉约诗→引出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学生点明她丈夫读这首诗不久因羞愧而死去(本来是老师讲,结果有学生懂历史事件的学生提出来),激发孩子们对诗歌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