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古典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谈到中国文学,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到明清时的小说,其间还有诗、词、散文、赋等各种文体,都体现着中国的古典美。对于古典文学之美,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古典文学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律和谐,句式简练、整齐; 二、意境朦胧,表达含蓄,余味无穷;三、乐观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下面就实例来分析一下上述的几点美。
                        一、音律和谐,句式整齐
  句式整齐,就说诗歌吧,一般近体诗有绝句和律诗,其形式都是对称的。对于音律,诗词的押韵以及汉字的平仄音使诗词有了韵味,有了鲜明的节奏感,抑扬顿挫,读起来才朗朗上口,并且鲜明的节奏感总能和诗的内在感情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如杜甫的绝句四首
(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押韵的字为雪和船。而诗中的平仄也是相对的(两句均为: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音调错落有致,富有乐感。
                        二、含蓄朦胧
古代文学作品往往会避免平铺直叙,运用各种抽象的手法,留给读者遐想品味的余地,从而取得一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意境。而且在一篇作品里,字数必定是有限的篇幅,容纳更多的内容,以表现更丰富,更复杂的人生体验。这些表达方法,如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运用典故等等,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含蓄美具体体现。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容易理解的托物言志诗。诗人表面上是写石灰,实际上石灰仅仅是个象征体,其目的在于写人。“清白”不仅是石灰的特征,也是对自身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处处以石灰自喻,象征着诗人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品质,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高洁的人格。再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反衬出他的愁苦,写出了作者此时悲凉无助的心境。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中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显直率。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流传千古,正是由于以富有象征性的比喻,寓情于景,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全诗抒发的是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丰富,余味无穷。
                        三、积极乐观的态度
中国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有着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志向。因而无论是处在何种困境里,广大文人都会怀着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下面选择两个例子说明一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二十三年”,叙述作者久遭弃置的悲哀,接着感叹世事,以及对自己坎坷遭遇的达见。下来的第三联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有惆怅之感,同时也体现出
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再如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描写了自己政治上的坎坷,虽有雄心壮志,但终究无法实现的彷徨。但是诗人接着写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深感实现人生理想道路的艰难。不过,尽管前路障碍重重,自己依然要坚持,总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彼岸,显然这也是一种自信、乐观的体现。再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及苏轼的“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些都是古代文学中诗人乐观态度的体现。
以上是中国古代文学古典美的具体表现。随着我们对古代文学了解的日益深入,我们也慢慢地感悟到古代文学更多的美。诚然,古代文学之美是无尽的,需要我们慢慢去读,去品。这些,对我们的现代文学创作也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