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鉴赏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诗词曲鉴赏
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一人。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
3.选择:“山东”是指(  )
A.太行山以东,现在的山东省    B.华山以东
4.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________,古人在这一天有________、佩戴茱萸的习俗。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________、________。请写两句连续的有关传统节日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绝句》,回答问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
7.古诗的前两句中___这几个表示颜的字描绘出明丽的彩,写出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8.对诗中画线句子解释正确的是(   
A.门外江面上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B.家门口停泊着能行驶一万里的来自东吴的船只。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两个黄鹂鸣翠柳全诗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9.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出游的天气——______(A.小雨 B.晴天),以及出游的路线——从______(A.山路 B.水路)到______(A.山路 B.水路)。其中,“却”是__________的意思,表现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10.诗的后两句写了游玩归途中的所见所闻。“绿阴不减来时路”是______(A.所见 B.所闻),“添得黄鹂四五声”是______(A.所见 B.所闻),动静结合,以有声衬无声,更加表现出了深山的______ (A.喧闹 B.寂静)。
11.读了后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天气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1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
1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大林寺桃花
        芳菲尽,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5.补充诗句。
16.这首诗的作者是(     
A.[宋]李白    B.[唐]贺知章    C.[唐]白居易
17.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8.补充诗句。
19.解释下面的词语。
独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1.说一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2.“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哪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
23.诗中哪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
__________________
24.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①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心②聊代醉。
[注释]①帝里:京都。②茗:茶。
25.诗中没有写到的景物是(   
A.翠柳    B.花    C.草    D.飞燕
2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的时候写的
B.诗的三、四句通过马车声和城外的柳,写出了人们清明踏青出游的情景
C.诗的五、六句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舒心、畅快的感觉
D.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在京城内真实看到的景象
27.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孟浩然此时的心情是(    )的。
A.兴奋    B.激动    C.愉悦    D.沉郁
28.对比杜牧的《清明》一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2.    唐    王维    3.B    4.    重阳节    登高祈福    中秋节    端午节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思乡怀亲
【解析】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诗词歌赋默写。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诗词歌赋默写相关方面的知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内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常识。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文学常识相关方面的知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3.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字词解释。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字词解释相关方面的知识。
“山东”指的是华山的东边。这首诗是王维在十七岁时所作,他是蒲州人,而蒲州在华山的东面,当时他独自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漂泊,所以称还在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4.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化常识及诗词歌赋默写。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文化常识及诗词歌赋默写相关方面的知识。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对于有关传统节日的诗,示例:
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诗文理解。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诗文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
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6.杜甫    7.黄 翠 白 青    8.A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作者的记忆,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阅读可知,诗歌出自杜甫的《绝句》中的第三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注意认真阅读。
阅读古诗的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知,“黄、翠、白、青”这几个表示颜的字描绘出明丽的彩,写出了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
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注意结合重点字词和前文分析。
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结合句子可知,“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是门外江面上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的船只。
故选A。
9.    B    B    A    再、又    10.    A    B    B    11.山路上绿树成荫,不亚于来时的路,树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
【分析】9.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和字词解释。
第一句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小溪泛尽却山行”翻译: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却:再、又。
10.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翻译: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绿阴不减来时路”是所见,添得黄鹂四五声”是所闻。以黄鹂的叫声衬托山里的寂静。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11.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理解。
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如:山路上古树苍翠、绿树成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唤鸣声。
12.    清明节    下雨天    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    13.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    14.哪里有酒店。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分析】1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意思是在这江南的清明时节里,漫天都是纷纷的细雨,那绵绵的细雨飘洒在了来来往往的行人身上,这些羁旅的行人一个个都是神情凄迷,伤感极深的样子,仿佛魂魄都要飘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