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月亮、月相与诗词
和儿子聊天谈端午的典故,不知不觉就跑题了,说起了元宵节,说起了月亮,说起了“月上柳梢头”、月亮与诗词的瓜葛以及月相什么的,就借题发挥,敷衍成文,贴到空间里。
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浪漫的日子。在古代,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元宵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对象,有意中人的也可趁这天与情人相会。所以连稼轩居士都忍不住咏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谓月下看书生,灯下观佳人,那天不知要促成多少佳偶呢。
而在少男少女、以及曾经历过那段旖旎岁月的人心目中,更著名的则是那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大家知道这时候的月亮是满月吗?
大家试试模拟诗中的场景: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方位自然是东方了。“黄昏”表明太阳从西边下山。月亮、太阳一东一西遥遥相对,正是望月初升的时候,月亮是圆的,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月相自然是满月!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十分强悍的老师别出心裁,居然考学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什么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是偶的网名哦^o^);“月黑雁飞高”又是什么月?这题目能做出来吗?不急,答案在后面。
月出的时间果然复杂,有时是中午,有时却在傍晚,有的时候却只在黎明露一下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月亮不像太阳是每天东升西落的。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而月亮本身不发光,靠太阳光反射发光。这三者转来转去的,就导致月出时间的复杂了——简单说呢,在农历的前半个月,月亮会在日落前就出现在空中了;过了满月之后,月亮升起较迟,有时候日出时月亮还留在天上
有关月亮的诗词
正因为月相变化繁多,神秘复杂,古人描写月亮的诗词从来不少。像上面题目的答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上弦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下弦月;“月黑雁飞高”是新月;“黄昏月亮挂树梢”是农历初二或初三;“黄昏月亮挂西方”是农历初五;“黎明月亮落西方”是农历廿三;“黄昏月亮挂在上中天”是农历初七。
所谓上弦月什么的,还是上高中时在地理课中学的。上弦月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90°,故日落时,月亮出现于正南方天空(上中天),按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时计(月球在天空背景上每日向东运动的角度很小,以日为单位,人眼很难觉察),日落后6小时才落入地平线以下,因此,上弦月的出没时间可以概括为“中午月出,半夜月落”。同理,满月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180°或以西180°,故日落时,月亮刚好要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日出时,月亮正好要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去,其出没时间可以概括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
从月相上来说,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
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像个大写的D
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四的月相,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C形。
残月或月末的蛾眉月是农历廿五、六的月相,日出前出现于东方、东南方低空,仅在黎明前2—3小时内可见,形状象C
附带欣赏欣赏这阙小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读起这首小词,心中就充满了温情。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楚云深》、《陌上郎》、《绿罗裙》等。此词亦见朱淑真集,南宋曾慥《乐府雅词》以为欧阳修作。曾氏曾将欧词中诸多可疑者尽予删芟,而不疑此词,其著作权当归于欧阳修。
词以灵光独运的艺术构思,使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映照,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灯火辉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张灯、观灯的习俗,至宋而其风益盛。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灯市景象云“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可知,“花市灯如昼”乃状其实况,略无夸饰。但描写灯市不过是为了展示欢会的时空背景,因而一笔带过,不多着力。“月上柳梢头”二句含“宾”就“主”,再现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黄昏后”,交待主人公与其情侣相会的时间。“月上柳梢头”,既是对“黄昏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示现,也是对男女主人公约会的环境的补充描绘——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样富于诗情画意!“人约”,点出男女主人公并非邂逅灯市,
而是早有密约。这表明他们即便尚未私订终身,至少也彼此倾心。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没有正面涉笔他们相会前的心驰神往,见面后的欢声笑语以及分手后时的意乱情迷,而仅用一句“人约黄昏后”提示,深得艺术三昧。
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不见伊人的感伤。“月与灯依旧”,说明景物与去年一般无二,照样月光普照,华灯齐放。但风景无殊,人事全异。“不见去年人”二句情绪一落千丈:去年莺俦燕侣,对诉衷肠,今年孤身支影,徒忆前盟,主人公怎能不抚今思昔,泪下如注。因何“不见”,一字不及,或话有难言之隐,或许故意留下悬念。全词的艺术构思近似于唐人崔护的《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