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1。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要素,即事物、数字和法则。
2。数字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二、则量要素
(一)参照点
1.要确定事物的量,必须有一个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做参照点。
2.参照点有两种:一是绝对零点。二是人为确定的参照点,即相对零点。
3。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零点,但在心理测量中很难到绝对零点,多采用人为标定的测量零点。
(二)单位:具备两个条件
1.有确定的意义。
2。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
(一)命名量表
1。命名量表是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量表形式,只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
2.这种量表分为两种:
(1)代号-—用数字来代表个别事物.
(2)类别-—用数字来代表具有某一属性的事物的全体。
3.在命名量表中,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而不能作数量化分析,既不能比大小,也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二)顺序量表
1。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也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
2.数字包含有数量关系,代表符号是“>”,如A>B>C等,主要用于分等或排出顺序。
3。顺序量表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三)等距量表
1.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做加、减运算,但因为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做乘、除运算。
2.等距量表的数值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或者用一个常数去乘或除,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等距关系.
(四)等比量表
1。等比量表是最高水平的量表,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2.长度、重量、时间等都是等比量表,其数值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可以把顺序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进行统计。
第二单元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一)智力测验:智力测验的功能是测量人的一般智力水平.
(二)特殊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偏重测量个人的特殊潜在能力.
(三)人格测验: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情绪、动机、信念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二、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一)文字测验
(二)操作测验:又称非文字测验.
三、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
(一)客观测验:绝大多数心理测验都属这类测验。
(二)投射测验:代表性有罗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自由联想测验和句子完成测验。
四、按测验的方式分类
(一)个别测验
(二)团体测验:团体测验材料,也可以个别方式实施,但个别测验材料不能以团体方式进行。
五、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一)最高行为测验
(二)典型行为测验:各种人格测验均属典型行为测验.
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一、错误的测验观
(一)测验万能论
(二)测验无用论
(三)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二、正确的测验观
(一)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
(二)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一、智力测验
二、人格测验
三、心理评定量表
第六单元  心理测量的发展史
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1.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
2.高尔顿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便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
3.高尔顿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4.皮尔逊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判定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5。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心理测验如果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则其科学的与实用的价值都可以增加。
6.比内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一)操作测验的发展
(二)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三)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测智商的题目
(四)人格测验的发展
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
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
1。掌柜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体,或者是该体的一个样本。
2。在确定常模团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村总体,最后确定样本.
二、常模团体的条件
(一)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二)常模团体体必须是所测体的代表性样本
(三)样本的大小要适当
1.取样误差与样本大小成反比。
2.应从经济的或实用的可能性和减少误差这两方面来综合考虑样本的大小。
3.如果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则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4.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四)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三、取样的方法
    取样即是从目标人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一)简单随机抽样
(二)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要求目标总体无等级结构存在,无内部循环规律存在。
(三)分组抽样:可以先将体进行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
(四)分层抽样:分为两种方法:即分层比例抽样和分层非比例抽样。
四、常模与常模分数
(一)常模:
1。常模是一种供比较的标准量数,由标准化样本测试结果计算而来,它是心理测验时用于比较和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分数标准。
2。按照样本的大小和来源,通常有全国常模、区域常模和特殊常模.
3。根据具体应用标准和分数特征,则有百分位常模和标准分常模等。
(二)常模分数
1.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后,将受测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2.导出分数的特性包括等单位、带参照点的有意义的导出分数.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
一、发展常模
个人的成绩与各种发展水平的人的平均表现相比较。根据这种平均表现所制成的量表就是发展常模,亦称年龄量表。在此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一)发展顺序量表
1.最直观的发展常模是发展顺序量表,说明儿童发育情况:发育正常、发育超前和发育滞后。
2。葛塞尔发展程序表,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
3.婴儿的感觉运动发展是4周眼睛;16周头;28周手;40周躯干、坐、爬;52周腿脚、站、行走.
4.皮亚杰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守恒概念的研究。儿童5岁时理解质量守恒,6岁掌握重量守恒,7岁有容量守恒概念。
(二)智力年龄
1.比内-—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2.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智力年龄,简称智龄。
3.年级当量: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也得35分,那么,就有“该儿童的算术能力是6年级水平”的表述。
二、百分位常模
(一)百分等级: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二)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
1.在分数量表上,相对于某一百分等级的分数点就叫百分点或百分位数。
2。由原始分数计算百分等级,又可以由百分等级确定原始分数。通过这样的双向方式编制的原始分数与百分等级对照表,就是百分位常模。
(三)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
1。百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100份,而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份,相当于百分等级的25%、50%、75%对应的三个百分点分成的四段.
2。十分位数也可以依此类推,1%~10%为第一段,91%~100%为第十段。
三、标准分常模
    标准分常模是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的量表.基本单位是标准差,所以叫标准分数.
(一)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Z分数为最典型的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
X为任一原始分数,X为样本平均数,SD为样本标准差。
转换形式为:Z=A+B  Z为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负值,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T分数是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的。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标准十分是以5.5为平均数,以1.5为标准差.标准二十分是以10为平均数,以3为标准差。离差智商是以100为平均数,一般是以15为标准差。
(二)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通过非线性转换使之常态化。常态化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为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标准分数。
四、智商及其意义
若心理年龄高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
般儿童低.但在使用中发现,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年龄儿童间的可比性,提出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来表示智力的高低。
(一)比率智商: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A之比。
由于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受测者。
(二)离差智商: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100,标准差定为15.离差智商建立在统计学的基础之上,它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因而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从不同测验获得的离差智商只有当标准差相同或相近时才可以比较,标准差不同,其分数的意义便不同。
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
一、转换表法
1.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转换表,也叫常模表。
2。一个转换表显示出一个特定的标准化样组的原始分数与其相对应的等值分数——百分位数、标准分数、T分数或者其他任何分数。
3。测验的使用者利用转换表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的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的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