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花少年》解说文案_《壁花少年》:走出悲剧,体会无限
我的性感小阿姨.
美国剧情/爱情电影《壁花少年》,于2012年上映,由斯蒂芬·卓博斯基导演,斯蒂芬·卓博斯基编剧,影片讲述了查理是一名高中生。他唯一的朋友迈克尔某一天突然自杀身亡。这深深地打击了查理。但他无法向自己的父母或者兄长诉苦,因为他们根本不理解查理。最所有的亲人当中,查理最喜欢的是婶婶海伦,但不幸的是海伦在查理十七岁生日那天出车祸去世了。查理后来交上了两个朋友。一位是美丽而古怪的女孩萨姆,另一位是萨姆异父异母的哥哥帕特里克,后者从不掩饰自己是一名同性恋。在萨姆、帕特里克以及查理的英文老师比尔的帮助下,查理渐渐从自己灰暗的青春期中走了出来。比尔给查理介绍了很多书去读,其中包括《在路上》和《彼得潘》,这些改变了查理看待生活的方式。。
有时就是这样,活泼开朗性格外向的人总是那么能说会道,而羞涩敏感性格内向的人
总是那么不善言辞。后者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大多时候只能和自己交流。这时候,书写成了他们最好的自我交流方式。男主角查理就是这么一个内向的男孩,被称为“wallflower”,直译为壁花。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聚会中坐在角落里无人问津的女孩子的,但拿来形容不招人喜爱的男孩儿更具比喻意义。大概是因为阿雅的那首《壁花小》,所以我对“壁花少年”这名儿更感兴趣,就这样我又遇上了一部好片儿,一部非常回味的青春电影。你看同样是拍青春,《壁花少年》就内在多了。虽然只讲述了一名普通高中生
一年的经历,但透过他与高年级朋友圈的交往细致展现了一段自愈的、动人的、贲张的青春。影片背景为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美国小青年的文艺范儿是交流音乐,你的品位高低时尚与否都体现在你听的音乐里面。他们总是把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连同对人对音乐的想法用卡带录制成合辑分享给喜欢的人,就好像过去爱情片里常有借书情节一样。总之因为
音乐,查理结识了狂放不羁的帕特里克和姗姆兄妹。很多人都喜欢帕特里克这个基佬,喜欢他敢爱敢当、真实,搞怪和英伦范儿,他不像其它人那样喜欢欺负新生,反而为了活跃气氛喜欢在课上搞恶作剧,让你觉得有趣、好相处。而看似放荡的姗姆实则是一个感性而善良的女孩儿,因为自己年幼受到侵害的经历,她对查理说:“为了保证第一个吻你的人是爱你的”,然后两个人吻在一起,人生中第一个吻能被心目中的女神索取,哪怕带有玩票性质也绝对吻有所值,足以让查理心境荡漾了。这一吻纯粹而动人,不愧为MTV最佳吻戏。影片在叙述中伴随着一首首风格迥异的摇滚乐,很能照应青春的节奏,迷茫、忧伤
而张狂。我以为对某段摇滚乐的感觉总是要配合环境和心情的。就好像他们三个人第一次兜风,车里响起了英国歌手大卫.鲍伊的《英雄》时,他们特意选择穿越隧道来配合这段
摇滚。于是我们看到了姗姆站在敞口车厢,在风中张开双臂沉醉在迎风呼啸的旋律里,整个人连同她的衣裙一起在风中飞扬起来。这个画面的影调美极了,汽车穿越隧道时,路过的灯光接连打在她的脸上,
把她映衬像个女王格外性感又格外高贵。歌里面有一句:“我们能成为英雄,只有一天也好”,此刻让她到了归属感。盯着这个让人心醉的画面,查理说:我感觉到了无限!这种美妙不可言传,但如果你是查理,你也会为这个画面着迷,为“飞翔”的姗姆着迷。但性格使然,被唤醒的爱总是那么被动那么含蓄,而性情奔放的姗姆则换了一个又一个的男友。“为什么好女孩儿总喜欢和坏人交往?”他带着不解去问老师,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只接受自己认为配得上的爱”。这话初听起来让人不解,难道爱不是自由自在想怎么爱就怎么爱的吗?但仔细想确实很有道理,不管是身份地位品貌,普通人的思维里都是寻和肯定自己相近相搭的人,像姗姆这种自认为堕落自卑的女孩儿总是凭感觉交一些随意的男人,而善良的查理则把姗姆看成和自己一类的好姑娘,觉得自己和她更配才对。暗恋在小清新的电影里总是被描绘的非常美妙,可最后要是没有修成正果,这美妙也会大打折扣。当姗姆明显感觉到查理的爱时,姗姆说,你只是默默为别人着想,不为自己考虑,虽然很动人,可是我感觉不到你的爱,我更希望你爱的是一个真实的我。这话说的太好了,不要以为你默默的爱了就一厢情愿的以为对方感觉到了,不要以为这很唯美,很多时候人们就在这种被动下错失机会。所以,遇到姗姆这样的女孩儿,查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