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发展风险与教育难题
夏令营中的较量独生子女、鞭炮和饺子,这是许多外国友人心目中的中国印象。的确,中国是全世界拥有独生子女数量最多的国家,按研究者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执行30多年来,诞生了1.5亿独生子女,相当于1个美国的人口,或者1个法国加1个英国的人口之和。如何教育独生子女,一直是舆论关心的议题。
发展风险
国内外媒体曾先后用“小皇帝”“小太阳”等富有意象性的词语和形象来指代独生子女,在很多人眼中,独生子女都是“问题儿童”“问题青少年”。在美国学者托尼·范尔博看来,这不过是一种“神话”,即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针对独生子女的偏见。还有一些学者也持这种观点。在他们看来,独生子女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存在种种问题,相反,家庭投资集中化,兄弟妹竞争减少,使得独生子女成才的概率更高,比如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就是这样。在中国,独生子女的发展更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除了自身小家庭的投入外,祖辈家庭也能在抚养、教育和婚姻上给予支持,因此发展障碍并不存在。
然而,这种观点传播并不广泛,相反,独生子女发展的“风险论”受到大众认同更多。1983年,第一代中国独生子女刚刚入托,美国《新闻周刊》便率先用“小皇帝”一词来称呼他们;1986年,中国独生子女数量突破3500万,《中国作家》第3期刊登了涵逸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热议。涵逸在文中质疑: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对孩子娇生惯养成为中国家庭的通病,这样培养出来的一代人究竟会为中国缔造什么样的历史?随后,《光明日报》发起了为期半年的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认为独生子女发展存在“问题”,表现为:一是营养过剩,造成发育不良;二是智力投资过度,造成品德教育不足。1993年,孙云晓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更是引起了社会对独生子女成长的高度关注。
基于一项针对1088名中国父母的问卷调查,我发现,在中国父母们心目中,独生子女最令人担忧的五大性格特征依次是依赖、任性、娇惯、自我中心和爱发脾气,它们最能代表独生子女的特点。
依赖 过于依赖,独立性不强,是社会上对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印象。这种特点的形成,和独生子女所处的封闭的家庭环境有关。和多子女家庭不同,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
子承受长辈的全部关心,它们很多需求不需要充分表达,甚至根本不用开口,就能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亲子互动的依赖模式。
任性 教育专家们认为,传统大家庭中,容易立规矩,让孩子们遵守这些规矩也相对简单。独生子女家庭不同,虽然家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规矩,比如不能和大人顶嘴,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玩玩具后要及时收好,但孩子真的出现越界行为了,大人往往并不计较,甚至会纵容。比如不少家长将孩子顶嘴视为平等或者朋友式亲子关系的表现,常常加以鼓励。
娇惯 一位母亲在谈到独生儿子时说:“明明在学校住不惯,常想回家吃我做的菜。每周回来,他都会把衣服带回来让我洗,走时再带上一打干净袜子。”言语之中颇多骄傲和炫耀:骄傲的是孩子喜欢自己做的菜,炫耀的是孩子这么大了还和母亲这么亲近。父母重视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照料,大包大揽,帮助孩子把一切事务打理好,客观上延迟了孩子向成人期的正常过渡。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心理阶段,因为婴儿在抚育过程中被父母作为关注的重心,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以相同的方式看待自己,以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别人都应该这样对待自己。普通家庭的孩子在进入童年期后,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逐渐
改变自我中心的认知方式,成为社会化的人。而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个别人在青春期甚至成年期容易继续保持这种认知习惯,从而出现人际适应不良现象。
爱发脾气 独生子女比较情绪化,这也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印象。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唯一性,使得他们成为最高权力的化身。他们不再需要谨小慎微,有技巧地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平衡种种关系,这非常容易养成坏脾气。
独生子女“问题”之所以会引起社会的持续关注,正因为其击中了集体心理的痛楚点,或者说整个社会对下一代人的焦虑—性格存在缺陷的独生子女一代该怎么办?这代人是否能承担起建设繁荣富强国家的责任?
教育难题
中国独生子女是个庞大的体。要让这一代人健康成长,必须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这其中,家庭和学校有针对性的教育,是培养好这一代人必不可少的。
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存在诸多难题,这里我主要谈两点。
首先是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如果你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有一个孩子的话,我建议你应该到孤儿院去再领养一个孩子,把他和你的孩子一起养大。”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马氏之所以反对独生子女家庭模式,是因为在他看来,这种家庭模式不利于培养下一代大公无私、集体高于个人的品质。而日常生活中,人们也注意到小家庭模式,使得孩子特别容易形成自我中心和过度个体化的特点。西方社会中,这些问题不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因为西方社会本身就是个体化的社会,很多制度设计都是有利于个体表现和竞争的。而中国社会目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期,教育方式在发生改变,老师对孩子的行为也更为包容,这一方面使独生子女的个性更为彰扬,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更不容易与他人合作。这使得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变得困难重重。
在针对独生子女体教育上,家庭和学校必须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一味追求个体化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有利。
其次是教育价值的冲突问题。德国学者巴肯曾撰文指出中国独生子女成长存在“一个鸡蛋”意象。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媒体常用“每天吃一个鸡蛋”来形容独生子女,反映他们的生活条件过于优裕或者过于挑食。关于为什么吃鸡蛋会受到批评,巴肯分析了几点原因:第一,
每天吃鸡蛋有违中国提倡的艰苦朴素精神,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过于浪费。第二,人们认为,每天吃鸡蛋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一位受访者告诉巴肯:“大家都知道,鸡蛋会让人懒惰、软弱、缺乏意志。”第三,鸡蛋和意识形态及民俗心理存在负面的联系。汉语里的“蛋”往往和愚蠢的含义有关,比如笨蛋。还有人提到,地主的儿子有每天吃鸡蛋的习惯,所以很愚蠢。
今天,“一个鸡蛋”的意象已经消失了,人们不再认为每天吃一个鸡蛋是一种缺点。但新的观念冲突在代与代间仍旧广泛存在,比如消费方式的差异,比如对个人价值的看法,比如对学业价值的认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