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2分)
1、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树  鸡  B、应  唱
C、心  让  D、患 
2、对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玄秘深奥)
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指声音响亮明朗)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指婴儿生下来)
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了几百年了?
D、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
4、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秋天何其芳
C、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5、对何其芳的《秋天》中的第二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A、这节诗描绘了一幅“霜晨归渔图”。
B、“冷雾”一词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C、“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节诗中的“清晨”相呼应。
D、“游戏”一词暗示了渔人劳而无功的惆怅。
6、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的一项是(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
C、碧玉妆成一树高,千条万条绿丝绦。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非选择题(8分)
7、默写(每空1分,计4分)
(1)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2)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8、朗读下列句子,加上节奏符号(“/”)和重音符号(“·”)(2分)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为下面话语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二、阅读能力(40分)
(一)(10分)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0、依据文段,填写下表。(4分)
比较
刮风比较
看见太阳
北平的冬天
伦敦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结论
11、比较A、B两个句子,你认为哪句更恰当?为什么?(3分)
A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B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
答:            句,因为:
12、模仿本段的句式特点和写作手法来写一段话,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冬天的特点。(150字左右)(3分)
(二)(10分)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
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3、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本文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使许多景物富有人的思想情趣。请你列举一例,并陈述其妙处所在。(3分)
(1)例句:
(2)妙处:
14、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联想到了什么?(2分)
答:
15、春风除了可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外,你觉得还像什么?(2分)
答:
16、有的同学认为,朱自清先生的《春》通过对春事春物的叙写,抒发了对春天挚爱之情,而且在抒写中精妙地抓住了春季六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的特点,使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品析《春》,请你探究其中的奥妙,并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分)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
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夏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虽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淋,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城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又一年四季的轮回。
17、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淡妆素裹:
(2)转瞬即逝:
(3)欲说还休:
18、阅读全文后,补全下面的表(5分)
①南京城四季分明
②银杏是四季分明的风景线
⑧南京四季分明,周而复始,给人无限希望。
19、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4分)
(1)春天:
(2)夏天:
(3)秋天:
(4)冬天:
20、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来比喻“秋的成熟”。(3分)
21、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3分)
答:
22、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使南京四季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请你列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三、口语交际和写作(40分)
(一)口语交际(10分)
23、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把山中的各种景物拟人化。假如你是那山中的某一处景物,如古桥、树林、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30分)
24、文题:人生如季。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春”、“夏”、“秋”或“冬”,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构思作文。
(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