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博士毕业要求物理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坐落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云山珠水之秀,沐岭南开明之风。中山大学物理学科始建于1924年创校之初,物理系是最早创建的五个理科院系之一,也是国家最早的一批国家理科基础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84年创建了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重点大学2015年物理学科经整合成立物理学院,在物理学一级学科下设有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四个方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高能物理、量子物理、生物物理、软物质物理、能源物理等多个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学院现有教授46人,副教授61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研究所/中心4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进入新时代,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统筹推进“三大”建设,重点发展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三个二级传统学科,能源物理、软物质物理两个新兴学科,粒子与核物理、中子散射物理、超快强激光物理三个大科学平台,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科研成果屡获硕果,现承担多个重大、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入选“
教育部青年科学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等。当前,物理学科在国内外各大排行中稳居全国前十,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并列第7、获评A-。
学院全面推进“三全育人”“五个融合”机制,有丰富的开题报告海报日等活动,严谨的预答辩制度。同时设有芙兰奖学金、钟盛标奖学金、杨振宁奖学金等丰富的奖助学金来支持和鼓励同学们进行科学研究。学院还通过举办郭硕鸿讲座、高兆兰讲座、芙兰物理节、誉侃计划等一系列丰富的学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
物理学院2022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实行以综合素质能力考核为基础的“申请-考核”制招生方式。申请人须按照中山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和物理学院的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