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思想教育4篇

  【后进生的思想教育第1篇】
  掌握心理,积极引导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心理状态是十分矛盾复杂的。他们常常表现粗野、骄横,但内心深处却有自卑心理;他们对于犯错误常常表现得满不在乎,但内心深处有一种期待心理;他们对好学生常常表现出鄙视和瞧不起,少数人还存在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谁管得严,就对谁反感,想寻机会报复或发泄怨恨。有鉴于此,班主任在教育后进学生时,必须到积极的因素。总之,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唤起后进生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激情,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后进生虽然有缺点,但他们并不是不可救药,“动之以情”,就是班主任老师对后进生要从思想上引导,从生活上关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使他们从内心为之感动,愿意接受你,信任你,听你的话。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是也。“晓之以理”就是要向他们讲道理,要从具体的、明白的和与学生有直接关联的小道理,逐渐引申出有关人生哲学的大道理。讲道理时要注意深入浅
出,循循善诱,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培养兴趣,开发智力
  一般来说,后进生往往是“双差生”,思想品德差,学习差。因此,班主任在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之外,还应当用文化科学知识来哺育他们,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能听懂课,会做习题,逐步赶上学习好的同学。
  联系家长,共同教育
  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家庭是教育的基础,父母是第一位的,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积极沟通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后进生在家的表现状况,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脱节。在向家长介绍情况时,应坚持“多引导、少告状”的原则,把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告诉家长,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
  集体发力,促进转化
  班主任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注意运用班集体的力量,发挥“同化”的功能,使后进生不得不约束自己,以适应班集体的良好氛围。班主任要教育优生不歧视后进生,要引导后进生
热爱学校,爱护班级荣誉。要有意识地把后进生组织到班集体的运转机制中去进行教育转化,争取为后进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为他们创设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更多地动脑、动口、动手。
  【后进生的思想教育第2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占总人口的28%。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现阶段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且关系到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学习阶段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合格的“四有”新人和接班人,是学校面临的一项艰巨课题。特别是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后进生作为一个特殊体,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更应被关心和重视。本人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要做好后进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转化工作,教师应该坚持做到“五心”,用心之真诚去启发、教育后进生,使他们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碍,树立信心,奋起直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一、有信心。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应把转化后进生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后进生的“差”有一定的原因:一是行为上的放任。贪玩好动,上课不专心,不会克制自己。二是心理上的障碍。认为自己先天不足、智力低人一等,对学习缺乏信心。三是学习方法不对头。这类学生是学得最苦的,他们肯花时间,常因抓不住重点、不准关键、不得要领,尽管苦用功,但成绩仍无起。对此,老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他们表现自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顾虑,使其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赶上学习进程。要多给予学习方法上的点拨和引导,使他们能迅速掌握正确的方法,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二、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不良习惯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有长期做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思想准备。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自我约束力不强。因此,教师在那些后进生教育上应该更深入细致、锲而不舍,不能速战速决和要求立竿见影。要注重教育的针对性、经常性,平时多加引导,对他们不仅要扶上马,而且还要送一程。
  三、有真心。学生渴望与老师形成一种默契、信任的朋友关系,互相理解、相互尊重,以真心换真心。后进生更是需要教师用对待其他优秀生的心态来帮助自己,关心自己。对后进生,教师要时时处处给予关心、帮助、指导,使他们在真心诚意中感受到温暖,缩短教师与
同学、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距离,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真心诚意为了教育自己,才能使后进生真正接受你,愿意与你交朋友。
  四、有爱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教师的热爱是学生进步向上的动力,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后进生很容易被教师忽视、冷落,这往往使他们失望,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以自己赤诚的爱去温暖后进生的心,才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让他们从教师的关怀中获得信息,认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学得更好。
  五、有童心。天真活泼、童心稚嫩,是小学生的本性。教师要善于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进行正确地引导,切忌“成人化教育”,否则,就会抹杀他们的“天性”和幼小稚嫩的智慧。对那些基础差、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的后进生,单靠补课、布置额外作业、甚至机械重复抄写是不行的。这样做只会使他们负担更重,以致产生逆反心理。要设法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根据小学生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的特点,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块闪光点,经常采用鼓励表扬等方式,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转变。实践证明,真诚的赞赏所起的教育效果比起反复的说教和批语要好得多。
  教育是一种高超的艺术。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后进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有很多的工作去做。
我们应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更多、更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后进生的思想教育第3篇】
  一、后进生的定义
  “后进生”或待进生,习惯上指那些在师生眼中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德修养等方面比较差的学生。如果转化不到位,有的可能会出现较大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加强转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去努力转化“后进生”,使他们不断进步,健康成长,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二、后进生思想问题表现
  1、后进生学习习惯差。他们往往不重视学习,或者缺少明确的学习目的,抓不住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科学运用学过的旧有的相关知识去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被动读书,阅读漫无目的,易被各种事物干扰和诱惑,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
  2、学习成绩不佳。后进生最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学习没有兴趣,他们当中有的智力较差,理解力不强;有的反应迟钝;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甚至“破罐子破摔”;有的学习无目
后进生转化标,态度不端正,无心读书,导致学习成绩极差,更加落后。
  基本表现:
  (1)合作意识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倡导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新生。然而个别后进生往往不喜欢和大家合作交流讨论,喜欢以学生个体为主的单打独斗。其他同学也就不愿意帮助他成长了。
  (2)课堂缺乏积极性: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和布置的练习不积极主动去完成,无所事事。遇到问题不肯动脑筋,缺乏勇气而表现为漫不经心或得过且过、应差了事。
  (3)缺乏竞争意识。对平时的上课、作业和考试等不认真对待,缺少竞争意识,考试前不认真复习、马虎应差,对考试缺乏足够的自信,只能在考场上“临时发挥”。
  3、逆反心理较强。在疑惧和防御心理的作用下,后进生常常封闭孤僻不合,有时常感到不被人理解和尊重。因此,对老师、家长的管教和批评抱有较强的逆反对立心理,甚至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由于长期缺少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对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减,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教师经常批评甚至惩罚,同学也瞧不起。教师的批评、同学的鄙视、家长的放纵或体罚等,导致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也加重,甚至敢于和老师、家长或同学们对着干。长此以往,他们就
不再追求学业,而是采取消极的手段,严重影响班级风貌,以致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1、情感教育法。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上进不可缺少的动力,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和角,学会倾听,与学生交朋友,从心底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和他们真诚相待,这样才能唤起后进生的自尊,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才不会是苦口婆心换来冰冷的面孔。感化后进生,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循循善诱法。加强对后进生的正面教育,积极诱导,帮助他们明确是非观念,提高辨别能力,使这些后进生学会用自己掌握的道德准则来评价自己和别人,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来矫正学生个人的某些不良品德,从而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唤醒感恩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利用文本内容和身边的教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的多方面内容,如唤醒生命,敬畏生命,学会感恩等,让学生能够懂得与他人友好相处,并进一步感悟“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等深远意义,因此,在教育的内容上要重构孝敬父母、尊敬恩师、报效母校、回报社会等做人道理的相关内容,准教育的切入点。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多采用赏识性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到唤醒感恩激励的作用,从而获得相互的尊重,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4、友爱互助法。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冬日阳光。多关爱呵护尊重启发引导后进生,要以朋友之谊、父母之爱,给予后进生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感染。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课后多和后进生讨论、交换意见或带他们来老师讨论、交流。环境感染对后进生的转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针对不同后进生的情况,适当调节一下座位。后进生与品学兼优学生相搭配,采取结对子形式互帮互学。以品学兼优学生的好形象潜移默化感染后进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因此,后进生的教育是班集体教育的重点,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以一颗仁爱之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后进生的思想教育第4篇】
  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按类型划分,小学后进生主要有四类: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准后进生。后进生人数虽少,而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如果不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
  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后进生也是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对象。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转化后进生,首先要了解后进生。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看,主要有家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有学校教育的失误。从内因看,小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等,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针对这一点,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要注意三点。
  第一,以爱动其心。无数转化后进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只有用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去对待后进生,与其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感化后进生。后进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排斥、被讽刺、遭冷眼的体验较多,他们内心更需要温暖,需要爱。班主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悟到教师的爱心和期待,从而点燃起希望之火,自觉将教师的爱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
  第二,以理服其人。后进生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外,还有许多特殊之处,如自尊心特别强,思想、行为的情绪性彩明显,意志和毅力薄弱,是非观念模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作为后进生,他们自己也知道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他们不一定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性质和危害,更难独自到摆脱这种处境的方法。做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时,决不能一概地因事论事作简单处理,要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去明察问题,分析根源,清楚性质,明白危害,改过自新。
  第三,以智导其行。后进生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可以说,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工作,它要求教师既要注重科学性,又要注重艺术性。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渐进的教育过程,其中难免会有反复和冲突。对此,教师在转化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教育机智,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过错反复现象,要耐心说明,持之以恒,善于在反复中抓教育,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增强与诱因作斗争的抵抗力。
  后进生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应当具有的重要品质之一是真正对于后进学生工作的耐心与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