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本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 《蜀道难》节选教学设计
课题
《蜀道难》(节选)
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习
目标
1、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通大意,把握全诗的行文脉络。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
3、感受本诗的宏大气势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品味诗歌精彩的语言。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重视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够根据诗歌的情感格调做到抑扬顿挫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背写。
重点
鉴赏诗歌的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难点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鉴赏诗歌的美,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重点字读音
检查重点字注音
噫吁嚱  yī  xū  xī      秦塞  sài                            鱼凫  fú                猿猱 náo                              扪参历井mén    shēn    咨嗟zī  jiē 
膺 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崖pīng                万壑hè               
峥嵘zhēng    róng        崔嵬 cuī  wéi
萦岩峦yíng                吮血 shǔn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结合本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检查,进而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新旧知识整合的能力,学生能尽快走进情境,走进本课。
讲授新课
二、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国家励志奖学金范文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小孩食谱>葡萄英语单词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在各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明确: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对比手法,一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二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三叹蜀道战祸之惨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
一叹蜀道之难
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险峻?
第二部分:叹自然环境险
二叹蜀道之险
蜀道如此险峻,为何远道之人还要来这里? 
第三部分:叹社会环境险
三叹蜀道战祸之惨烈
三、合作探究
全 诗 结 构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难——蜀道高峻
二叹险:可畏——景物凄清,山水险恶
—以“何时还”起,主旨句二见
以“早还家”结
三叹战祸之烈:告诫——剑阁险要,杀人惨景
结尾:主旨句三见
四、新知讲解
关 键 句 解 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从手法方面分析)
1、历史、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
2、虚写映衬(想象):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3、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4、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5、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诗歌艺术特:
一、大胆的夸张
雄伟奇险、强烈深刻
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
二、奇特的想象
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
三、强烈的感情
赞叹惊异、震撼人心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至尊散户
四、变幻的语言
长短不齐、纵横崛崎
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
五、合作探究
“李白《蜀道难》之作,……歌蜀地山川,即事成篇,别无他意。”                       
                          ——顾炎武《日知录》
你同意顾炎武的观点吗?你可以自主解析蜀道之难的深刻内涵吗?
关于蜀道难主旨的四种说法
1、此诗系为房(王官)、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2、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3、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4、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主题: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表达了对友人入蜀的惜别和担忧之情,希望友人尽快回还。同时借送友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借蜀道难述说自己仕途之难。
学  习  迁  移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词诗为天宝二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君平,西汉人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分析一下颔联中“起”“生”的表达效果?
“起”字写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 把本来是静态的岩崖写成动态;“生”字“是出现,长出的意思,写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腾翻滚,像是腾云驾雾一般,既写出云雾之飘动,又见栈道之高危。该联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形象地表现出入蜀道路之险,写得气韵飞动。
尾联中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有何用意?
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寄寓作者本人在长安政治上遭人排挤的深深感慨。
四、课堂练习
指出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
1、猿猱欲度愁攀援
2、使人听此凋朱颜
3、砯崖转石万壑雷
4、侧身西望长咨嗟
答案:
愁---发愁,为动用法
使---凋谢,使动用法
使---滚动,使动用法
向西,名作状
理解性默写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3、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带上浓郁的主观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五、拓展提高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形容老年人的词语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六、作业布置
仿照《蜀道难》,歌咏家乡的山水风物。
学生在课本上标画,并大声朗读,识记重点文言文词语。
学生识记、整理、归纳。
整句话翻译,有助于学生理解鉴赏诗文内容。
学生积累。
PPT展示相关内容。
学生概括信息。
学生先说内容,教师再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本诗的艺术特鉴赏。
教师针对相应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训练。
以抢答等的形式进行当堂检测有助于检查本节课所学内容,又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氛围。
拓展《蜀道难》的语写作背景及目的。
夯实基础
积累相关知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适时复习。
朗读时通过对语气、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鼓励。
梳理鉴赏思路。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识需要巩固,能力需要迁移。在比较阅读中增强诗歌的鉴赏能力。
针对课堂内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检测本节课所学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拓展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本文,增强其文化认同感、自豪感。
课堂小结
你能分享这节课你的收获与感悟吗?
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
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了解李白的情感。
板书
蜀道难
    李白
艺术      大胆的夸张
特      奇特的想象
变幻的语言
强烈的感情
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重在理解本诗的艺术特。
及时总结,要点提示。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