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1篇)范文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第一篇:
  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
  一、提出猜想, 引入新知
  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 能被3整除的数会什么特征呢?
  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可能被3整除, 如30、21、12
  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 如11、13、14(沉默片刻后, 学生纷纷表示反对, 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
  师:那么, 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
  生:想!(跃跃欲试)
  二、实验操作, 初识新知
  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 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 理解新知
  师:透过操作,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5:教师, 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 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 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
  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 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价值!再观察一下, 你们必须会新的发现。(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
  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 运用新知(略)
  五、回顾梳理, 内化新知(略)
  本节课中, 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 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没一味地套用教材, 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 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关。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所感悟后, 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于是, 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 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 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交流的问题并非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 而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需求,
是他们在感悟后急于表达而自然产生的想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去讨论、去体验、去感受, 相互纠正和补充自我的片面认识, 最终使新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步一步浮出水面。
  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学生感悟和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 他们还不断体验数学的魅力, 感受成功的喜悦, 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逐步构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第二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
  谈话:看教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 你能出它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一, 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一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到角吗?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 能用自我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样做到的?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 构成了大小不一样的角, 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教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 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关吗?
  三、固应用, 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来了一些图形, 想考考小朋友, 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 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 图中各几个角, 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 最终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 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教师对大家很满意, 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