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因和流变
作者:宫瑱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9
        【提 要】西方现代朦胧的意象结合传统诗词隽雅的意境催生了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从早期直接源自法国象征主义象征诗派,到揉和传统诗歌美学的现代诗派,再到融会英美现代主义、甚至现实主义思考的九叶诗派,最后到直面历史的朦胧诗派,中国诗歌的现代主义完成了它由舶来品到真正于中华落地生根的本土化蜕变。现代主义诗体流变在艺术手法上可以看成是诗意语汇和意象运用的逐渐成熟以及对格律、韵调等束缚的一步步革命;在主旨上则可视为由关爱小我到博爱大我的升华。在长久的大胆接受、消化和创新后,现代主义成为了中国诗坛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鼎足而立的最年轻也最眩目的重要流派。
        【关键词】现代主义 詩歌成因和流派 探究
        世界文学史上的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出现的一系列文学流派的统称,主要包括法国象征主义、英国唯美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等。它们各异又互通,共同的哲学基础——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尼采的超人意志——产生了同一的思想内涵,即宣告一切价值的相
对性,肯定个人非理性的特征。而在东方几千年前的诗人就懂得了依微以拟意的重要。现代主义传入后,周作人曾指出意象是外国的新潮流,中国的旧手法,黑格尔也说过象征主要起源于东方外国现代诗歌。虽然将传统诗的起兴与现代诗的意象等同起来有失偏颇,但二者间的契合共通是显见的。西方现代朦胧的意象结合传统诗词隽雅的意境,便这样催生了中国的现代主义。
        二十年代中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转向落潮,进步青年与知识分子在高涨的热情平息后,发现现实未有分毫改观,这对希望执著追求的个体开始陷入迷惘,强调孤独、惆怅、苦闷、彷徨的现代主义恰合他们此时的心境。于是深刻的现实与热烈的浪漫后,隐晦的现代潮流开始汹涌,可以说这正是时代人生观的体现。而同时自由诗拙劣、世俗的倾向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反对。早期白话诗对诗艺的刻意颠覆使其几令人不忍卒读,讲究手法、形式与韵致的现代主义诗歌承诗坛对抑制粗糙之风、推进艺术进步的迫切要求,弥补了这种创作上的不足。所以现代主义的发生,还是社会现实与人们普遍思想情绪、心理状态的反映,是社会发展与文艺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现代主义的正式确立,是以1925年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出版为标志的。留法学
习雕塑的李金发为国人开启了向外效法诗艺的门。而同期创造社的穆末天、王独清更是根据外国现代主义思潮,第一次从总体上提出了具有象征主义特征的诗论。这一批诗人被称为象征诗派象征诗派强调个人灵感,在文体方面作出尝试,贡献了交响、通感、暗示等现代诗写作手法。
        到了繁荣纷杂的30年代诗坛,现代主义再次结出成果,1932年施蜇存主编的《现代》在上海创刊标志着现代诗派成立。现代诗派承袭了象征诗派的效法西方,但也努力从中国古典诗词中寻能为新诗接受和融汇的因素。卞之琳等人的加入又把前期新月诗派对美的追求与领悟成果带了进来,一改象征诗派晦涩的诗风而使用口语,并从传统汲取了比兴与赋陈的手法,发展了意象的运用,同时提出诗的情绪为中心的诗体理论。这些是现代诗派象征诗派扬弃和发展的结果。现代诗派的诗体意识如此之强标志着现代主义诗歌趋于成熟。
        抗战爆发后,严酷的环境非但没有压抑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反而间接促成了现代主义真正的高峰——“九叶诗派的成立。由辛笛、穆旦等九位诗人组成的九叶诗派由于身处乱世而表现出更强烈的现实感;同时,继承前辈诗人探索成果的他们也向更深层的心理去挖掘,
从而形成了沉思的风格;而奥登等人的来华访问讲学及爱略特、里尔克等人作品的译介有带来了不同于法国象征主义的英国现代派、美国意象派。凡上三种原因,使九叶诗派具备了综合视角知觉思想,呈现出空前的融合性九叶诗派除了贡献出戏剧化诗体理论及纯熟的诗意语汇外,最重要的是博采众家所长,使内在情绪和外在世界在诗歌里得到交叠,真正在现实与艺术间到了平衡。
        1949年后由于文艺政策的引导,现代主义于无形中趋于解体。情况一直持续到1979年以舒婷、顾城为代表的朦胧派诗人集体走上诗坛。作为现代主义恢复与重建的朦胧诗派,事实上是一个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忧患意识的诗歌流派,但由于他们在艺术上的西化和多采用象征的手法,所以一般被视为现代主义的回归。不过朦胧诗派与之前的现代主义诗歌在文化上是割裂的,前者的创作多来自潜文本的影响,并且其对现实忧患、对历史反思的态度也与相比更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的前期诸诗派大相径庭。不过二者在弘扬主体意识的倾向上却是契合的。
        从早期直接源自法国象征主义的象征诗派,到揉和传统诗歌美学的现代诗派,再到融会英美现代主义、甚至现实主义思考的九叶诗派,最后到直面历史的朦胧诗派,中国诗
歌的现代主义完成了它由舶来品到真正于中华落地生根的本土化蜕变及与狭隘、虚无、远离现实的告别。
        参考文献
        吴晓东2000《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冯光廉1999《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尹康庄1998《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通信地址:25137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文学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