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的春秋〉第三册读后感
(一)成霸业,须经一番寒彻骨。春秋战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侵染的历史,春秋五霸的上位,很多都是子杀其父、臣杀其君、孽杀其宗的模式,阳谋与阴谋共处,争斗与厮杀并存,天上无故不掉馅饼,要想成就霸业,施展所负所图,必须有谋略,有胆识,有魄力,有欲望,心中有方圆,然后去图之,其中的道路杀机四伏坎坷不平,个中甘苦举步维艰唯有自己知之。齐桓公即公子小白为了上位,兄弟之争比时间、比计谋、比人脉,惊险万分的获得君主位置,最后为了消除后患,借鲁国之手,杀死争位失败的兄弟公子纠;宋襄公相对来说,获得一国之君位置,光明磊落,豁达无私,主动让位未果,登位之后拜亲哥哥公子目夷为相国,庶弟公子荡为上大夫,公室子弟孙固为大司马,这是少见的没有血腥争位,只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个案;秦穆公利用一场兵变,以武力登位。楚庄王韬光养晦,在权臣斗椒把持朝政、架空自己的情况下,整天在后宫玩乐,沉迷酒,瞅准洪水泛滥天灾,巧借女巫之口,上朝听政,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晋文公则是多灾多难,晋献公三公子之一,因被追杀,在外漂泊19年,风餐露宿,倍受歧视,甚至刺杀,竟然不知肉味,介子推割股熬汤,一饮而尽,还咂舌称赞味道鲜美,50多岁才以秦穆公的女婿,受助后登上大位,实在是令人叹怜。
(二)做人杰,打铁还需自身硬。居于主位,君临天下,就得有着超凡的驾驭能力,有着天降大任的担当,有着曾益其所不能的坚韧,更要有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睿智。春秋五霸以及战国雄,无一不是出类拔萃、威满四方的人中之龙。齐桓公尊王攘夷,凭借兵威,灭鄣国、谭国、孤竹国,击败山戎,平定鲁难,拯救卫国,齐鲁结盟,葵丘会盟,齐楚联盟,称霸中原。宋襄公虽说逊于齐桓公,但他有一颗称霸的心,有着仁义大道的追求,虽然被楚俘虏,虽然楚宋泓水大战身受重伤,但他矢志不移,有梦想有行动还略有成效。楚庄王冲天之后,也是非凡人能比,诛灭叛臣,问鼎周室,击败晋国,降服陈、郑、宋等中原诸侯,不可等闲视之。晋文公大器晚成,志久弥坚,平定周室之乱,攻鲁伐楚,大财楚军。齐威王也是类似楚庄王,励精图治,开启了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治。春秋时期1800多个诸侯王,到战国中后期仅剩20几个,明君有之,昏君无数,奇葩更是比比皆是,视君位为儿戏。比如说养鹤成癖、视鹤为臣的卫懿公,故意不赐甲鱼汤、导致惹祸杀身的郑贤公,酷爱养牛、把王宫变牛栏的王叔颓,以及昏庸无道、整天用弹弓射人的晋灵公等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身为王侯,立功建业,首要就是看手中有没有金刚钻,能不能揽瓷器活,王侯如此,将相更应如此,伴君如伴虎,没有真才实学,溜须拍马,必将难堪大任。竖刁自宫、易牙煮子等歪门邪道,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也不能站稳脚跟的。
(三)聚贤才,一花独放不是春。管仲、鲍叔牙、隰朋百里奚、公孙枝、东郭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曹刿、孙叔敖、吴起、鬼谷子四弟子、田忌、邹忌、烛子武、张仪、公孙衍、廉颇、蔺相如、苏秦等等,春秋战国人才辈出,满园春景,蔚为壮观。如果说春秋战国乱象纷争,其背后最大的推手就是人才使用,我觉得不是没有道理的。对于人才,谁正确使用,发挥人才的潜在效益,谁就能脱颖而出,称霸一方,而这些人才一开始并没有分外耀眼,之所以被挖掘出来,并光芒四溢,得益于明君。书中有很多具体的事例,晋文公带着一批贤臣东跑西奔,为死后以图大业积蓄力量,楚庄王摒弃成见,亲自迎取孙叔敖,秦穆公网罗贤才,重金赎得百里奚,齐威王厚待身为残疾的孙膑,魏武侯也竭力拉拢吴起。史料证明,敢于放手使用人才者,必定是心胸宽广、襟怀坦荡的有为之君,人才济济,诸侯崛起,人才凋零,国势衰落。一旦人才得不到施展抱负空间,也只能慨叹无力,张仪连横计谋,对秦武王不信任自己,“大王不用吾连横之计,平天下必多费十年之功也”。公孙衍六国连纵抗秦无果,“我不负六国,是六国亡我也!”毕生未尝败绩的吴起,因明主楚庄王驾崩,被谋逆大臣昭忠党羽乱箭射死,而秦国名将白起,拒不出站,最后也被秦昭王赐死,抹剑自杀。
(四)眼向内,治大国如烹小鲜。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智慧方略、阳谋政治,风云变化、你争我夺,治国兴国、各有各道。但共同的特点都是选贤任能,眼光向内,修治国政,
省刑薄敛,收服人心,征集人丁,整顿兵车,待万事俱备,国富兵强,才把扩张和征服的刀口向外,这也是大国崛起和称霸之道。国家的治理,如同烹小鲜,急不得,慢不得,等不得,过犹不及,一步一个脚印改善民生,一步一动发展壮大,用温温小火,细煎慢熬,遵循发展规律,不断打牢基础,以点带面求突破,这才是上上之策。秦国从西部的蛮夷,闭关锁国状态,逐步融入融合中原,并发展强大,挺进中原,一统天下,结束了纷乱的战国。其实,从百里奚治国开始,到秦献公,可以说秦国三代无功,内乱不断,国力削弱,“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秦风歌曲,就是最深刻的写照。直到商鞅变法,从徒木立信开始,两次变法,历经21年,全面进行破旧立新,上学时候历史书中都学过,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罚分明,重农抑商等等,秦国国力在变法的推动下不断提升,为后来大一统打下了基础。而相反,其它的诸侯国甚至有的大国,在取得阶段成果称霸一方后,则是谨言慎行、安于现状,甚至抱残守缺、醉生梦死,不注重持续发展,导致最后内部政权更迭,相互厮杀,内耗叠加,国家衰败,民不聊生,退出历史舞台。
(五)真女子,不要人夸颜好。好的女子,犹如芝兰之香,清香扑鼻,沁人心脾,女子的美,不是颜艳丽,而是美在内心内涵,美在修养修行。齐桓公的晏蛾儿,一个隰朋府上的丫头,齐桓公落难之时,产生情愫,后登君位,喜新厌旧,晏蛾儿一生遭遇悲惨,在大国崛起读后感
齐桓公老至被竖刁和易牙囚禁,将死之时,凄凉之况,是晏蛾儿从水洞钻出来偷偷看望,当齐桓公咽气后,自己也撞柱而死。卫国公主许君夫人,面对卫国被狄人侵犯,国难当头,奋不顾身,以歌言志,寄语帛上,感动齐桓公出手施援,帮助卫国驱除狄人,新建都城。齐桓公宗室之女齐姜嫁给重耳后,甘愿忍受独守空帏,不以儿女私情为重,用酒将重耳灌醉离开齐国,促使重耳完成自己的复国大业。如果说晏蛾儿、许君夫人、齐姜重情义、识大体、明大义、有远见,那么秦穆公女儿怀赢,则是忠贞的典范了,秦穆公故意将晋国太子圉的妻子,转嫁给重耳,对太子圉一往情深的怀赢,只能唯命是从,在重耳当上国君后,从秦国迎娶的路上,怀赢服毒自杀,留书一封,“已嫁晋人,不能言晋君之非;身为秦女,不能怨秦君之昏。”令人肃然起敬。相反的例子也挺多,无外乎私下里苟苟合合的,不堪入目的,设计陷害的,唯恐天下不乱的,如鲁桓公的夫人齐姜、晋献公的宠姬骊姬、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等。
历史纷纭,沧海桑田;沉浮沉降,几盛几衰。作为后人,历史知识,不可不知!历史魅力,不可不悟!历史教训,不可不记!这大概就是我从春秋战国——既辉煌灿烂又悲情笼罩的时代,所思所悟吧。
这也是我迄今为止,写的最长的一篇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