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数对》教学反思
商州区李庙初中高超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以很浓,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生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工具,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
能用有序数对表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例认识有序数对,感受它在确定点的位置中的作用;
2. 通过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研究,发展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意识。
3. 通过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实际背景,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 通过有序数对的深入研究,为下节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做好铺垫。
情感态度:
1. 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
2. 通过游戏学习有序数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3. 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结合以上目标,我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发展的宗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
难点: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理解。
为了更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座位、路线等活动,探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合理设疑、启发引导、解疑点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我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元素.教师的教是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之下进行的.数学研究性活动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插图合理设疑、巧妙点拨.适情设计梯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将采用以下方法:1.引导发现法:在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所给图片,带着问题思考、探究知识,体悟有序数对的作用,感触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调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适当梯度,合理设疑法: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我结合目标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3.合作交流,协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我的引导下,采用学生个体探究、小组内交流的学习形式交叉进行,以逐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合作意识,树立学习信心.
4.练习巩固法:合理选配习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检测是否达标.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
学生是否学会、会学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在本节课中我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因此我注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观察分析法: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个体研究和小组交流协作进行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从中领悟知识的产生,归纳规律.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3.练习巩固法:让学生树立数学重在应用的意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出差距,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