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5-98页“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与绘制”,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七的第1、2题。
教材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
第一: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了解变化趋势。
第二:引导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本节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今后学习稍复杂的统计知识的基础。而本节的难点在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绘图之前应当思考怎样画,先确定什么,再确定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一部分,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完成绘图后,可让学生互相看一看,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最后组织学生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提出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折线统计图,通过分析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推断,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逐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再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掌握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分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对折线统计图作分析。
    难点
    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如何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数量。正确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直尺、方格纸、笔。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统计表
亮亮一家今年准备到九寨沟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寨沟的情况,他在网上查到了该景区去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教材95页的统计表)
2.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一眼就看出景区去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吗?
学生观察后统计表后,反馈汇报。
3.引入课题。
    从统计表中虽然可以年出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比较麻烦。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种新的表示数据的方法,用它来看天气的变化情况就非常方便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设计意图:从学生旅游话题入手,自然和教材相衔接。在师生的交流谈话过程中,让学生发
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更易于展开教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年九寨沟月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从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能很直接地看出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①、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每个月的月平均气温的数量。②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7月月平均气温最高,1月的月平均气温最低。
归纳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区别:统计表能很快了解到具体数据,而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月平均气温的高与低。
(2)课件出示“××年九寨沟月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仔细观察九寨沟月平均气温折线统计图,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项目?
学生回答:①、折线统计图上有名称、时间。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横向表示日
期,纵向表示人数。
追问:你从折线统计图中还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①折线统计图上还有许多的小点,两个小点之间用线段连接。 点:表示数量多少②两点之间的线段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它们的倾斜程度还不一样。线:表示数量变化趋势(上升、下降、持平)。
(3)下面,请同学们再根据折线统计图,到下面几题的答案:课件出示教材96页的问题。
①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寻问题的答案。
②小组交流寻答案的方法。
③反馈汇报。
(4)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①折线统计图很容易看出事情的变化情况。②它还能够看出一件事情的变化趋势。
(5)出示“试一试”,师生共同小结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联系:
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相比,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比较数量的多与少,而折线统计图中每条线段的上升或下降趋势以及它们的倾斜程度,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幅度或变化趋势。特别是在有很多数据的时候,折线统计图更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