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是师范生培养中的三个重要环节。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校、学生、教师、课堂、班队和教研;教育实习的主要任务是备课与教学设计,说课与磨课,试讲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班队工作实习,教育调查研究与成果表达;教育研习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见习、实习经验交流,教材分析与文本研习,教学设计文本研修,课堂教学观察评议,主题班会评议。它们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为了发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的整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必须建构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
一、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重要性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极其重要,是师范生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三个阶段,我们必须重视。
教育见习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教育见习,熟悉教育教学环境,接触教育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其运行机制,了解教师的职业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思想状况。
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以提高师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能力,是师范生提高学习兴趣、内化学习需求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师范生加深对基础教育的理解,促使师范生及早进入职业角状态,丰富其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增强上岗适应性。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管理班级能力及职业情意的重要实践环节,是考察师范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中小学教师而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活动中了解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检验、巩固和提高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教学技能,培养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科研的能力,培养专业认同感,完成由师范生向一名准教师的转变。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完成中小学教育实习后针对教育实习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补缺、补差、再提高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提高心理素质对教育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提高对职业道德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体现现代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区别与联系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区别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生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境进行的观摩、体验活动,一般以教师助手或辅导教师的身份出现,其任务主要是观摩教育教学,参与部分活动,可以协助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学生课业辅导、家校联系等。见习,即实地观察实习,重在观摩、思考、印证、熟悉,进而摹仿。因此,见习的种类也就包括熟知性见习、印证性见习、影视录像见习和摹仿性见习等多种类型。我们这里所讲的见习,应该是进驻实习学校以后的摹仿性实习,它是实习的前奏曲,除了现场摹仿、学习之外,兼有准备的任务。具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熟悉任务、了解情况、制定计划。
教育实习是亲身实践的阶段,其任务是按计划全面开展教学工作实习。实习生往往以实习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同组的实习生要分工负责,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同时也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不可有私心杂念,影响同伴形象和实习工作的开展。实习生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务求严谨周密,做到事前布置、事中精细、事后总结,使实习工作环环紧扣、有条有理。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对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
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师工作。教育研习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其基本原则是“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具体区别是:
见习
实习
师范生见习总结研习
目的
认识了解
实践操作
体验理解
认识
感性—理性
理性—感性—理性
理性—感性
教学工作
基本内容—教育教学
积累经验—磨砺打造
教书育人—教师素养
操作
基本程序—基本方法
独立实施
规范备课—以学定教
班级管理
基本方法
组织调控
班级组织
学校教育
学校环境
课堂内外
学校文化
手段
观摩
行动
思考
观察者
实践者
研究者
(二) 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联系
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教育研习与教育实习作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三种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互为衔接、有序连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进行。
1.教育实习是“三位一体”模式的核心。在“三位一体”模式建构中,教育见习分为感知性见习、理解性见习、体验性见习和研究性见习,可安排6周。教育研习分为分散研习和集中研习,可安排3周。教育实习分为试实习、特实习和综合实习,要安排12周,超过总体时间的一半多。可见实习在构建“三位一体”模式中的重要性。教育见习是初步感知教学,教育研习是对教学进行分析,而教育实习就是连接教育见习和教育研习的纽带,是对教学的实践。
2.教育见习是教育实习的基础与条件。教育见习的目的接触教育实践,为师范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感受教师生活,积累教育经验,为教育实习做准备。通过教育见习,熟悉教育教学环境,接触教育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检验自己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为以后的教育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育研习是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的总结与深化。教育研习首要目的就是要让未来教师从活生生的、亲身经历过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事例中总结和反思教师敬业精神的真谛,体会教育的本质。教育见习和实习是教学的实践,教育研习的推出,强化了教师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研究能力,教育研习是在实践基础上的总结与深化。
4.教育研习贯穿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整个过程。研习是为了将来的运用而进行的有目的的,结合实践的学习活动,它可发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前、也可能发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当然也可能发生在教育见习和实习之后。增设教育研习,将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推动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的开展。也就是说,教育研习是基于见习和实习的研习,同时又反作用于教育见习和实习,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的主要任务
(一)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
1.了解学校、学生和教师。观察学校和教室环境,向学校领导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基本情况,听取指导教师介绍关于教学、班队工作以及教书育人方面的经验。同时要求见习学生至
少3-5位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听课若干节,观摩一次班队课,观摩一次第二课堂活动。
2.了解课堂。使师范生对课堂教学有直观感受,通过对备课、教学设计、听课、试教、评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环节的见习,熟悉和初步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对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规定必须完成的任务量,如:最少听课15节,在得到小学和原任课教师指导下,编写l-2个规范化教案,请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并进行1-2次的现场教学实践等。
3.了解班队。深入一个班级见习班主任工作。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熟悉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学会如何与小学生沟通与交流,了解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初步掌握开展班队工作的基本方式和方法。设置如下任务:了解所在班级学生整体状况;批改学生周记;制订一份班队工作计划;设计并实施一次主题班队活动;深入了解一位学习困难学生的情况,并制定和实施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的方案;访谈一位优秀班主任等等。
4.了解教研。见习教研活动可使见习生初步了解教研活动的基本情况,教研组的任务,教研活动内容、形式以及意义。见习生通过参与教研活动,听一听教师的说课或评课,及教改的新理念、新思路,能对当前的小学教学情况有比较具体的了解,有利于他们把所学的教育
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之中。见习的具体内容如下:(1)见习教研组是如何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的。(2)教习教研组是如何开展教学专题研究活动和经验交流的,如何开展观摩、互相听课、说课和评课活动等(3)见习教研组是如何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
(二)教育实习的主要任务
教学工作是师范生参加教育实习的重要任务,内容包括备课、试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等各个教学环节。这几个环节组成了教学实习的整体,而其中的上课为核心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师范生对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应用,也是对自己平时习得的教学技能进行检验,发现不足后及时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