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做出的贡献,明白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全体中国人的努力。
2.学习祖国大好河山的地理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3.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成语,能够正确使用“人杰地灵”一词并理解其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4.“人杰地灵”一词的含义及正确理解、运用。
5.如何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内容与祖国美景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5分钟)
在开始课堂教学前,可以事先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在教学前,让学生先指出中国各个省份的名称,大致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教师可提前准备好一些中国著名景点的图片和视频,用以激发学生对于中华名山大川的向往。
2. 学习新课(20分钟)
首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诱导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址,通过感性认知了解祖国各个地方的美景。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中国名山大川”一节,帮助学生通过文字的形式了解更多的中国山川美景,结合自己的感性认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3. 进一步认识祖国(15分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祖国有更深的认识,可以通过一些数字和数据的方式,告诉学生祖国的实力和成就。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中国的GDP排名,或者展示一些中国科技成就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和强大。
4. 学习成语:人杰地灵(10分钟)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学习成语“人杰地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先尝试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然后,教师可以解释一下成语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思考来理解这个成语。
5. 运用成语,坚定中国心(10分钟)
为了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人杰地灵”这个成语,可以设置小组讨论或课堂演讲等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祖国美景、人物事迹、文化传承等方面,运用所学成语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6. 课堂小结及反思(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坚定学生的爱国之心。最后,教师可以对课堂中的不足点进行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教学评估
6.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7.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对祖国美景、历史人物、成语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8.课后布置作业,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课后拓展
9.教师可以提供更多与祖国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文献资料,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实地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10.热爱祖国的成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好词好句,借助其它教材或读物进行积累。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美丽和伟大,启发学生积极爱国的思想,同时也较好地解释了成语“人杰地灵”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不过,本节课稍微有些依赖文字和图片,如能合理运用调查访谈、游览等教学手段,则能使本节课的教学更加生动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