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三)
中华传统文化
1.(2022北京师达中学期中)如图,这是一位同学到的几幅抒写家国情怀的书法作品,下列对书体及其特点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甲] [乙] [丙] [丁]
[注] [丁]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A.[甲]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严谨。
B.[乙]是篆书,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丙]是行书,行云流水,潇洒有致。
D.[丁]是草书,用笔狂放,笔势连绵。
中秋对联
2.(2021浙江金华中考节选)探索汉字奥秘
汉字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许多奥秘,从下面“大”和“天”的字形演变过程中可以推测,“大”原本表示一个正面站立的大人形,借成人的形象表示“大”的意思。由此你可以推测,“天”原本表示
3.(2021甘肃武威中考节选)◆中秋团圆
(1)中秋节到了,小明要通过给远方的姑姑发一张祝福图片,请选择并说明理由。
A.  B.
C.  D.
我选图,理由:
(2)依据下图,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中秋节放假安排。
答:
4.【学科素养·文化自信】(2022江苏扬州中考)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孝”,小篆写作“”,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国家、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力量。
语言实践活动
活动一: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
对联1:人活古稀非为易福在心田实乃安
对联2:诗文馨香漫乡里桃李天下绽芬芳
选,理由:
活动二: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有关吗?结合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图1(注:妈妈和小孩各拿一部手机)
图2(注:爸爸拿着手机)
答:
活动三:班会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
义不大。结合材料
....
答:
5.【学科素养·文化自信】(2022湖北恩施中考)二十四节气是有关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规律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开展以“天地有节,风雅中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2月4日,立春,北京2022年冬奥会拉开帷幕。“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盛况空前的开幕式当晚,与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卷一同展现在世界面前的,还有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古老的中国文化迸发生机与活力,为今年的立春增添更多时代印记。
材料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一些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雪不怕小,扫到田里都是宝”。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最应当柔软植入青少年的心灵。
(1)任务一:阅读材料一,展开联想,当“冬奥”遇上“立春”寄寓了人们怎样的美好愿望?
答:
(2)任务二:阅读材料二,探究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
答:
(3)任务三:结合三则材料,将节气文化的种子植入心灵,联系实际,我们青少年能够做些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