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翻译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
李⽩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
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王之涣云:‘羌笛何
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门关。’皆⾔《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哀伤的《折杨柳》,
  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呢?
背景:
  这⾸诗是735年(开元⼆⼗三年)李⽩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静之时,听到笛声⽽引起
思乡之情。
  王尧衢《唐诗合解》:“忽然闻笛,不知吹⾃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
⽽吹散,风声以笛声⽽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笛调中
有《折杨柳》⼀曲。闻折柳⽽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不起’,岂⼈
⼈有别情乎?只为‘散⼊春风’,满城听得⽿。”
【赏析】
就整体⽽⾔,全诗紧扣⼀个“闻”字,抒写⾃⼰闻笛的感受。⾸句“谁家⽟笛暗飞声”,⼀个“暗”字,
⼀⽅⾯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痕迹的;另⼀⽅⾯照应
了“谁家”,让⼈产⽣⽆限遐想,这笛声是从谁家飞出来的?那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未曾露⾯
的吹笛⼈⼜是谁?次句“散⼊春风满洛城”着意渲染笛声,运⽤了夸张的⼿法,创设了更为⼴阔的
空间,春风骀荡的夜晚,只有凄清婉转缠绵的曲调在随着春风飞舞,仿佛⽆处不在,⽆处不
闻。之所以能“满洛城”,⼀是寂静的夜晚,笛⼦乐声清越,穿透⼒更强;其次则是作者的主观想
象,通过虚实结合,从⽽突出笛声的悠扬、袅绕,同时还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
境,为读者提供⼴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们的审美趣味。
前两句是铺排,后两句则回扣主题。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是全诗诗眼。“折柳”运⽤了典
故。⼀说是“柳”谐“留”⾳,故折柳送⾏表⽰别情;⼀说是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不定的姿态,成了游
⼦眼中难分难舍的代名词。总之,“折柳”含有惜别怀念之意。此时远离家乡的诗⼈还没⼊睡,倚
窗独⽴,眼望明⽉,⽿听笛声,便是《折柳》曲,陷⼊了沉思,点染了诗⼈浓浓的客愁乡思。
末句“何⼈不起故园情”就⾃然⽽然了,诗⼈触景⽣情,在寂寞的洛阳城,⼀个⼈慢慢品尝游⼦思
乡之苦。
此诗短短四句,乍看作者是在闻笛,可实际意义并⾮如此,⽽是侧重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这也正是它感⼈的地⽅。
赏析⼀:
  这⾸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诗因闻笛声⽽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
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难于成寐,忽⽽传来⼏
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刻触动诗⼈的羁旅情怀。诗⼈不说闻笛,⽽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
体。“暗”字为⼀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说:“……‘谁家’、‘暗飞声’,写
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所吹,从何⽽来,所以说是暗中
飞出。”(《唐⼈七绝诗浅释》)为⼀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下
此“暗”字,⼗分恰当。这⾥“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种难于为怀的⼼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春风”,“满洛城”,仿佛⽆处不在,⽆处不闻。这⾃然是有⼼⼈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东⽆西,⽆南⽆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出,⼆者密合⽆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送别时折柳,盼望亲⼈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故折柳送⾏表⽰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的杨柳为送⾏⼈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折杨柳》歌,有“兵⾰苦⾟”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客⼉。”⼤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听到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般说,久居他乡的⼈,⽩天还没有什么,可是⼀到⽇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的情怀,却从他⼈反说。强调“此夜”,是⾯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讲话,为结句“何⼈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七⾔绝句,颇能显现李⽩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种崇⾼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的故乡是他从⼩⽣于此,长于此的地⽅,作为祖国的⼀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难以忘怀。李⽩这⾸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的地⽅。
  全诗扣紧⼀个“闻”字,抒写⾃⼰闻笛的感受。诗的第⼀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的吹笛⼈只管⾃吹⾃听,却不期然⽽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
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到渠成⽽戛然⽽⽌,因⽽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间,令⼈回味⽆穷。
  李⽩的⽼家在四川,⼆⼗⼏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弦,千百年来在旅⼈游⼦⼼中引发强烈的共鸣。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这是⼀⾸七⾔绝句,⼤约作于开元⼆⼗⼆年(734)。当时李⽩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概正在客栈⾥,因偶然听到笛声⽽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笛暗飞声”,谁家的⽟笛,在静夜⾥悄悄地响起?诗⼈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静,笛声清远⽽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哪⾥。“⽟笛”,指⽟制的笛,或笛⼦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想
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究
竟吹的是什么曲⼦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客⼉。”历代⽂⼈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留”。古⼈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种习俗,也代表⼀个场景、⼀种情绪。古⼈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早归的意思。
  “何⼈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句看,这种游⼦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何处,何⼈在吹,是和⾃⼰⼀般的游⼦?是乐⼯?是歌妓?这些都让诗⼈和读者去猜测。⽽这些⼜都⽆须⼀⼀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头,抹不去化不开。“何⼈”⼀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思乡之情尤重。(前部分简析⽂字载⾃“潼江⼩屋”,有删改)
  热爱故乡历来是⼀种崇⾼的感情,它同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相通的。⾃⼰从⼩⽣长的故乡,作为祖国的⼀部分,他的形象尤其令⼈难以忘怀。李⽩这⾸诗写的虽然是闻笛,
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诗感⼈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