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
虚弱和强壮是一对矛盾,虚弱的人都想追求强壮,于是想方设法地服用各种补品。尽管中药中的补品十分丰富,可是仍然不能解决虚的问题,原因就在于虚不受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的学问。
    1、虚是什么
    虚不受补,通常是指患有虚证的人,用于补剂以后,不能耐受,出现上火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等,不仅达不到补虚的作用,反而感觉更不舒服。《黄帝内经》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故从理论卜看,只要是虚,就可以补。但是,有太多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虚不受补,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虚”是什么,“实’,是什么。
虚实是互相对立的,也是相对的,最简单明了的解释即《黄帝内经》所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也就是说邪气亢盛的则称之为实证,正气亏缺的则称之为虚证。邪气指的是致病因素,如风寒暑湿燥火等外感病因,可导致发热、头痛、周身疼痛等病证,故称之为外感六淫邪气。而痰饮、食滞、瘀血、水湿等内生病理产物也可引起痰涎壅盛、食积堵塞、瘀血内阳、
水湿泛滥等病证,故可称之为内伤致病邪气。如果邪气强盛,机体亦很健壮,就会出现剧烈的正邪交争表现。如外感病初期所见高热、烦躁、头痛、面赤等,就是典型的实证表现。反之,虚是指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功能虚弱,抗病能力低,正邪斗争不剧烈,临床上难以表现出强烈的反应,而出现亦系列不足、衰弱的表现。如补疲休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良寒肢冷等症状,此种情况多见于素休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疾病中。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很多人说我从来不生病,是不是身体很壮呢?其实不然,有部分不易生病的人是由于休质弱,刘很多事物反应不上来。如感冒发热,体质壮的人通常对病邪的斗争也很剧烈,表现高热明显,症状也重;而体质弱的人往往不爱发热,或者发热也不会很高,对病邪反应很轻,或者根本没有反应。再比如,一些瘦弱女子,成天乏力不舒,却能活到八九十岁;而一些壮汉,力大无比,却寿命未必长久。这说明体质弱的人未必不长寿;而体质壮的人,却更容易得暴病、重病。因为,体质且弱,如果养护得好,气血阴阳得以平衡,虽然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也可以不生病,;甚至由于低耗,反而容易长寿;而体质壮的人,常常不太在意身体,更不会去刻意养护,机体损耗多,遇到邪气或不良因子机体反应强,不易保持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因此,常常爱患一些较重的疾病。
    总之,实证即邪气实,正气也足,症状表现也较剧烈;虚证即正气亏,感受邪气常常也轻,症状表现多不甚剧烈。“非典”期间也是这样,往往能活下来的老人、小儿较多;而青壮年往往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
    2、虚如何补
    明白了什么是实证,什么是虚证,当然也就容易判断究竟是不是虚不受补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会感到困惑,明明像是虚证,为什么还是不能补呢?这就是因为其中还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虚中夹实,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问题;除此,咀还要明确虚是什么虚,气虚还是血虚,心气虚还是肺气虚,肾虚还是脾虚,肾阴虚还是肾阳虚等很多细节问题。只有都摘清楚了,才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进补。比如,虚中夹实者可以补虚为主,兼以去实(指去实邪);实中夹虚者可以去实邪为主,兼以补虚;气虚的以补气为主,配合疏调气血;血虚的以补血为主,配合疏调气血;肾阴虚的补肾阴为主,配合阴阳气血的疏调;肾阳虚的补肾阳为主,配合阴阳气血的疏调。根据不同的虚证采用不同的补法,也就不存在什么虚不受补的问题了。
    为什么在各种补法中,都要提到疏调气血的问题,仍然是为了防止虚不受补。因为,毕竟
补剂是壅滞的,稍多就会影响气血的疏通。如果补的同时配合疏调气血,既可以防止补品的壅滞,又可以更好地发挥补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应用补品时,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千万不要一味地纯补,一定要注意用调补的方法。人们也许还会说这些掌握起来可并不容易,就连有些医生都判断不准及用药不准,更何况我们患者呢?的确是这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获得一些简单的知识,保证我们不犯原则性的错误。如果我们多懂一点,就可能在仃理自己的生活、饮食、起居中获得很多益处,长此以往,对我们的生命乃至寿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何为虚不受补
    这么多人都说是虚不受补,难道真是虚不受补吗?实际上并不是虚不受补,而是有着种种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早有提示,清代名医吴瑭就说过:“俗传虚不受补,便束手无策,以为可告无愧。盖曰非我之不会补,彼不受也。不知虚不受补之症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而然。湿热者,宣其湿而即受补;肝木横者,宣肝络,使不克土即受补;误伤胃气者,先和胃气。和胃有阴阳之别、寒热之分:胃阳受伤,和以桔、半(指中药橘红、半夏)之类;胃阴受伤,和以鲜果汁、甘凉之类。”
此段话指出虚不受补是由于三个千原因,一是因为有湿热阻塞,经宣化湿热后就可以接受补药了;二是因为肝郁克脾,经疏通肝络后,使脾胃功能不被肝气克制,也就可以进补丁;三是因为应用呆滞腻胃的药物使得胃气不通,经和胃消滞之后,就容易进补了。当然,临床上所遇到的可引起虚不受补的情况还很多,下而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阴虚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人的体质有着很大的不同,所采用的防病治病的手段就应具不同的针对性。十医首先把人分成了不同的体质类型,其十有一种偏于阴虚体质的人最容易虚不受补。因为,阴虚的人是由于体内阴精缺少,相对来讲阳气就显得偏多,阳属热。因此,这种类型的人很容易上火,稍微用点补药,就会上火,所以称之为虚不受补。
    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概念摘错了,通常人们所说的补是指的用温补的方法,所用的药也常常是温性的补药。正确的补应包括补阴、补阳、补气、补爪等分别不同情况的不同补法,用药山有凉补、温补等不同。同时即使是补阴,或者即使是补阳,仍然有个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问题。所以,《黄帝内经》曰:“不别阴阳,开口动手便错。”
    比如,临床上遇到一些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服些中药就容易上火,被认为是虚不受补,症状迟迟未能改善。其以往所服方剂用药常常偏于温补,而此类患者脉证巾都有——些阴虚的信号,比如体型偏瘦,脉搏较细,口干,眼干,睡眠差等。经仔细辨证后采用和阴兼疏通的中药汤剂,病情就会较伙奸轱。
    但是,另有——种治法,非常可取,即卢祟汉先生侣行的扶阳理路,按照阳主阴从的关系,阴虚证实际上也存在本质上的阳不足,采川扶阳的方法.只要配伍得当,用法合理,不仅疗效高,还可以引火归元,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这种治法,疾病去除得会更快。
    ●体弱之人容易虚不受朴
    体质虚弱之人,往往也易虚不受补。因为体虚之人身体各种机能常常偏弱,整体代谢能力也是低水平状态,补药稍多即不耐受。日常人们所用的补品,容易偏多偏热,体弱之人非常脆弱,也非常敏感,用药稍过则不能耐受,出现胸闷、胃堵、头晕、心悸等现象。古人云:王道之药无近功,便是针对此种情况。王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柔和的药(霸道之药通常指的是作用猛烈的药),娇弱之人用药也务必柔和体贴,虽然眼下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坚持服用必有很好的功效。
    另外,体弱之人,多是指先天之本——肾虚,后天之本——脾虚。尤其是后天之本更加重要,因为先天不足之人,后天可以补充,如后天之本——脾胃虚弱,那么,后天补充先天的机会就大打折扣了。况且,如果存在脾胃虚弱,很容易出现脾胃呆滞,进食、进补均会出现巾焦堵塞现象,中焦枢纽不通,上下左右气机均会受阻,故虚不受补就很容易发生了。因此,脾胃虚弱之人,无论食补药补都要和缓进行,有时对于医师所开的又有效又容易上火的中药汤剂,不妨试试一剂药分二三日或多日服下;如果有条件可以配成丸剂或者膏滋剂等剂型,使得药物缓慢发挥作用,这样就容易达到目的了。    何为阴阳
    ●肝郁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肝郁之人虚不受补的情况最为多见。肝郁通俗讲就是情绪不畅。中医认为肝主情志,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就会出现肝郁气滞,表现为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等。同时由于心主神志,情绪也常与心有关,故心火与肝火常常是互相影响互为作用的,以致山现心肝火旺等表现。这些人由于体内蕴藏着郁火,所以,稍用补品,就会使得郁火燃烧,而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
往往身体不好的人,容易有心烦及不良情绪的存在。所以,如果只注意到体弱的一面,而未
注意到情绪郁滞的一面,只是一味地应用补品,就一定不会起到好的效果。通常是刚服药时感觉不错有精神了,再服下去就会不舒服,出现胸闷、腹胀、不愿进食以及一些上火症状。因此中医用补剂时非常强调要兼用疏通的药物,才会使得补而不滞,补而不腻,达到应有的效果。
●痰湿阻滞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同样的道理,只要体内有郁滞的人都容易虚不受补。痰湿之人,体内痰浊胶着,阻气伤阳,也很容易小现虚的情况。这时候如果不先清理痰浊郁滞,单纯地应用补品,就会加重痰浊的郁滞,不会起到好的效果,也会出现越补越不舒服。常看到有的患者用了很大量的党参黄芪,却感觉更加乏力。一看舌象只见舌苔厚腻无比,这样再补下去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导致原有病变加重等,这样的例子常能见到。故一定要先将体内痰浊充分清理干净,之后才好谈补;况且,很多人将体内痰浊湿气清理干净之后,会感觉身体轻快,体力增强,也就达到补的目的了。故一定要学会抓主要矛盾,分清状况,予以针对性。一味盲目进补,只能加深病患,使得今后的恢复都更加困难。
●瘀血阻滞之人容易虚不受补
瘀血阻滞之人电易虚不受补。瘀血日久,血中郁热日深,如果进补,有的就会有出血的情况。如果出血在小血管,如牙齿、皮肤尚无大碍;但是当大的血管,如肾脏、脑血管,出现尿血、脑山血等问题就严重了。尤其是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血管功能薄弱,尤易出现问题。必须平日注意应用疏通血管、改善血管机能的药物,包括中药或西药,使得血液浓黏凝聚状态获得改善。如果需要用中药补剂一定要同时加用疏通气血的药物,方可达到好的效果。
临床上,如果不是什么重症,义没有其他原因,在服用中药的同时,没有其他原因身体仍然不断小现状况,比如一在出现心脏症状发作或者脑血管意外发生,就有可能与应用补药过多有关。应该重新仔细调整方剂,防止问题恶化,因为补药很容易加重壅堵现象。补和通是两种截然不问的法则,  自古以来,就有医者爱用补药,以为稳妥;有的是投病人所好,没有认真体察患的脉证,结果导致弊端甚多。因此,刚通用补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以通为主还是以补为主,几分通几分补一定权衡清楚,方能做到不误病情,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4.病后初愈不可以虚概之
《一得集》曰:“若外邪正盛,或病初愈而邪未尽,误投补剂,必致邪与正为互,如油人面,
莫能去之,致成终身之疾。鉴于此,宁使五谷调养,即可省费,亦无弊窦也。”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及了大病瘥(指病愈)后余热、遗寒、水气及正虚气逆等证治,均不宜用补。认为大病之后不可以虚概之,若在病势初退之时,不问虚实,不察寒热,一味予以温补,则难免出现疾病反复和加重。例如:一位老人反复发热,连续住院多次。原因是回家后子女念其病后体虚,每以甲鱼、鸡汤等大量补品及各类营养物品让老人进服。在质量、数量上均超过了其所承受的能力,则由饮食积滞逐渐化生毒热,到了一定程度,于是发生热病。中医所讲“食复”——饮食不节致疾病反复,就是这个道理。
中医非常强调病后慎养之法,以防疾病复发。其中“食复”现象尤其要注意。张仲景说:“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损谷则愈。”意思是疾病初愈,脾胃功能薄弱,加强仙进食,则不能正常消化吸收,反而会囚饮食不当出现疾病反复,这时给予消食导滞药物就能好转。故病后应该节食,可吃容易消化的稀粥等进行调养,待脾胃功能渐渐恢复,方可逐渐增加饮食,这样,身体康复就会比较顺利了。既然进食都加以限制,址补就更不合适了。因为前面已经提到,病后仍会有余邪未尽,比如余热、余寒、水湿邪气等未能完全清除,如若盲目进补,反而会贻误病情,或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只有等病邪慢慢清除干净后,才可逐渐缓慢施补。